350 likes | 465 Views
书名: 《 粮食战争 》 :市场、权力和世界 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作者: ( 英 ) 拉吉 · 帕特尔 (Raj Patel) 郭国玺,程剑峰 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9. 读书报告. 民以食为天。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 —— 基辛格 “这是一个由少数人策划的阴谋,他们正在图谋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供给,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让全世界的人们成为他们猎食的对象 ……”
E N D
书名:《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 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作者:(英)拉吉·帕特尔(Raj Patel) 郭国玺,程剑峰 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 读书报告
民以食为天。 •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基辛格 • “这是一个由少数人策划的阴谋,他们正在图谋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供给,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让全世界的人们成为他们猎食的对象……” —— [美]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
在全球化时代,谁在主宰世界粮食贸易体系?谁在从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牟利?谁在主导世界食物供应?世界食物体系是如何破坏着人们的健康?
时代大矛盾 • 古时有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如今,当人类生产出有史以来最多粮食的时候,地球上仍有超过10%(即8亿)的人处于饥饿状态。与此同时,有10亿人体重处于超重状态,这一对数字的对比是如此鲜明。
全球的粮食生产呈“稳定步”增长的趋势,供应端不是问题,市场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力量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战争。全球的粮食生产呈“稳定步”增长的趋势,供应端不是问题,市场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力量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战争。 • 居于这场战争优势地位的是美国的国家力量和意志、国际金融大鳄、世界粮食巨头、食品工业巨头、超市巨头。 • 数量庞大且处于被动地位的是农民和消费者。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令国人和官员都穿丝绸,花重金向产丝的鲁国和梁国购买,抬起两国丝绸物价,结果两国人舍种田而改种桑养蚕,致使国内粮价飞涨。这时,久候的齐国出招了——一方面停止穿丝绸,不允许从鲁国、梁国购买,另一方面,禁止卖粮给两国,造成饥民无数,鲁、梁从此亡国。齐国未动刀兵而得数国,就是因为发动了诱使他国弃农的“粮食战争”。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令国人和官员都穿丝绸,花重金向产丝的鲁国和梁国购买,抬起两国丝绸物价,结果两国人舍种田而改种桑养蚕,致使国内粮价飞涨。这时,久候的齐国出招了——一方面停止穿丝绸,不允许从鲁国、梁国购买,另一方面,禁止卖粮给两国,造成饥民无数,鲁、梁从此亡国。齐国未动刀兵而得数国,就是因为发动了诱使他国弃农的“粮食战争”。 2000年前的故事,今天依然在重演。
乙醇战略中的“隐形战争” • 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比例。
两手策略 大量买入工业品 各国大力发展轻工业 廉价出口粮食 挤垮他国农业 减少农作物出口 工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跌 乙醇战略大显身手
有利于减少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 减少出口 农产品价格暴涨 成功打击新兴工业国经济
四大粮商:垄断全球粮食80%的交易量 ABCD:百年以上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 • ADM (Archer Daniels Midland) 美国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 邦吉(Bunge) • 嘉吉(Cargill) • 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既是粮食实体价格的定价者,又随时可能参与投机交易。既是粮食实体价格的定价者,又随时可能参与投机交易。 • 或明或暗地与金融大鳄联手或配合,在疯狂地扩大收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其政治影响力。 • 掌握了粮食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等一切领域的主导权与定价权。
全球食物产业链 • 从农民(农业工人)、农场主、农业巨头企业、超市和消费者,形成了一个“沙漏式”的食物体系。
“沙漏式”食物体系 • 上下两端分别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农民)和消费者。 • 中间细细的瓶颈部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通道—即食品企业。 • 决定以什么价格从生产者那里收购原料,经过一番加工后,以什么价格卖给消费者。 • 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慢慢地丧失粮食或者食品的定价权。
观点摘录 • 农产品应该被作为人权而保留。人要活着就必须有吃的。你不能把它商业化。 • 粮食商业化是一种反人类的行为,它不仅仅是反社会,而且还是反人民的行为! • 债务一直是农场规模扩大和农民家庭毁灭的唯一原因。
观点摘录 • “便利”这个字眼麻痹了我们消费者的神经。由于这些商品所谓的“便利”,我们便不再提出刁钻的问题,所以,不仅我们的个人口味和偏好都被牢牢地控制了,而且我们在超市里的选择也决定了农民种植什么作物。 • 换言之,市场全球化已经有效地把种植的控制权从农民手中夺走,转而塞到那些可以决定市场发展方向的人手中。
“粮食问题”吃人? • 一个国家的粮食战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关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 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该如何保护好粮食安全?
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 • 过去37年间亚洲国家的粮食自给率 • 日本 71% 韩国 能自给 • 27% 26% • 中国 除大豆外,小麦、稻谷、玉米自给率在95%以上
一个基本问题: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 我们常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有1%的耕地资源,是通过粮食的净进口从国外借用的。 • 农产品净出口国 农产品需求存在缺口的国家
“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粮食安全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张晓山
2000年 中国 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 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萎缩: • 2006年比2005年减少了25% • 2007年比2005年减少了40% • 最近10多年里,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变成了世界第四(美国、巴西、阿根廷)
四大粮商瞄准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 • 垄断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 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 • 使宏观调控失灵
“粮食安全的关键在加工流通领域 (引自 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总经理 田仁礼) 中储粮 具有较强的实力,却没有粮食加工业务 中粮集团 有加工业务,却不能掌控粮源,销售网 络也不够 华粮集团 虽属国内比较大的企业,实力却不能与跨国公司相提并论
一是通过掌控中国食品工业反过来控制中国粮食生产 • 二是通过勾结中国买办集团,拉高化肥价格,一方面掠夺农业利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挤垮中国粮食生产,为进口粮食开辟市场条件。 • 三是用粮食加工企业的低价收购和进口化肥的高价销售,把农民逼入种粮破产的绝境,然后迫使农民交出土地,用股份合作制的方法实行土地兼并,把中国农业完全控制在外资手中。
中国的应对措施 • 1.继续对像ADM这样粮食超级公司限制出口; • 2培植东南亚粮仓作为我们的后仓; • 3开发自己的东北粮仓; • 4保持最强大的粮食基金,应对世界任何粮食价格风波; • 5守稳中国粮食安全线。
2008年7月国务院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 要求: • 1 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 • 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 • 3 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高峰期,筑路造房都需要用地,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万万突破不得!” • 其实,早在2000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降,2003年总产量已低于全国粮食消费量时,袁隆平就开始疾呼了。
谁能养活中国?我们只有靠自己! • 第一就是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 • 第二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单产; • 第三是做好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土壤性状都要过关。
补贴、保护价政策仍需完善 • 补贴水平仍比较低 • 国家补贴和成本上升之间的差距很大 • 高补贴是必然趋势,实行却很难
输掉了大豆战役,中国应守稳粮食安全底线 • 多位专家建议, • 应对跨国粮商的对策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其进入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门槛,严格小麦、大米等口粮加工产业的外商准入制度,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和规模。 • 同时,应由国家协调,尽快实现央企与央企联合,中央与地方联手,建立粮食加工流通的国家队和大型企业集团。
粮食与你 • 当物价继续高涨而收入保持不变时,老百姓只有减少食物分量或餐次,由3餐降为2餐甚至1餐。这时营养不足便出现了,再继续下去,便是饥饿,死亡。 • 若是没了粮食,饥饿是什么感觉?
粮价上涨,该如何节约? • 点菜要适量 • 吃不了兜着走也挺好的
有健康才有未来 • 清淡饮食,预防疾病 • 学着自己做饭 • 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 • 从现在起学着理财,形成投资理财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