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66 Views
企业纳税筹划. 一、纳税人的选择. 增值率法. 购销比率法. 抵扣比率法. 选择纳税人. 实例:. 300 x 17% - 300 x 17% x10%=45.9 (万) 160x4%=6.4 (万) 140x4%=5.6 (万) 节税: 33.9 万 企业如何选择哪种纳税人对自己有利呢 ? 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 销售收入 x6%. f(a/b) 增值税率 =. =35.3%. 销售收入 x17%. f(a/b)= 35.5% 两者税负相同; f(a/b)< 35.5%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轻; f(a/b)〉35.5%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
E N D
一、纳税人的选择 增值率法 购销比率法 抵扣比率法
选择纳税人 实例: 300 x17% - 300 x17% x10%=45.9(万) 160x4%=6.4(万) 140x4%=5.6(万) 节税:33.9万 企业如何选择哪种纳税人对自己有利呢?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销售收入x6% f(a/b)增值税率= =35.3% 销售收入x17% f(a/b)= 35.5%两者税负相同; f(a/b)< 35.5%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轻; f(a/b)〉35.5%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 • 选择纳税人 • 1、增殖率判别法: • 销售收入x17%x增值税率=销售收入x6%
可抵扣的购进项目 f(a/b)= 销售额 • 选择纳税人 2、抵扣进项物资占销售额比重判别法 (17%于6%小纳税人) • f(a/b)= 64.7%时,两种纳税人税负完全相同。 • f(a/b)>64.7%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 • f(a/b)<64.7%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选择纳税人 3.含税销售额与含税购货额比较法 含税购货额 f(a/b)= 同期销售额 • f(a/b) =61%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完全相同。 • f(a/b) >61%时,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 • f(a/b) <61%时,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 这样,企业在设立时,纳税人便可通过税务筹划,根据所经营货物的总体增值率水平,选择不同的纳税人身份。当然,小规模纳税人转换成一般纳税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扣税方法的筹划 协商法 购进扣税法 均衡扣税法
三、利用定价自主权筹划 正常市价 转移市价
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筹划 属于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 免增值税原则 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 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得货物 现金流 的原则
五、利用折扣销售和折让筹划 1、同票 2、价格 3、折让 销售折扣 折扣销售
税率分离 税种分离 六、利用兼营行为筹划
七、利用混合销售行为筹划 3 50% 1 非应税项目 应说项目 2
十、利用增值税的减免规定筹划 免增项目 兼营业务减免 起征点的规定
十一、利用分设机构筹划 1 2 3 4 所得税 增值税 非法人公司 法人公司
十二、合作经营筹划 增值税17% 营业税3%
十三、利用不同的促销方式筹划 返还现金 赠送促销 打折销售法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十四、改变经营方式筹划
十五、利用办事处的灵活性筹划 1、作为办事处机构缴纳 2、按分支机构缴纳 3、按独立机构核算缴纳
控制力 资金引力 需求力 支撑力 十六、利用供货单位筹划
利用供货单位筹划 • 根据我国增值税税法规定,纳税人在什么情况下向什么企业进货更有利,可以从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 方案一: • A>B>C,税费总额是依次递增 • 方案二 • 售货方的价格折让临界点分别为:10.2%,12.04%和15.7%。
利用供货单位筹划 (1)索取17%专用发票情况下的 现金净流量为: Q-{A+(Q÷1.17×0.17-A÷1.17×0.17)+(Q÷1.17×0.17-A÷1.17×0.17)×0.08+[Q÷1.17-A÷1.17-(Q÷1.17×0.17-A÷1.17×0.17)×0.08]×0.33}=0.5648Q-0.5648A
利用供货单位筹划 (1)索取17%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 0.5648Q-0.5648A (2) 索取6%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流量为: 0. 5648Q-0.62904B (3)索取4%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 0.5648Q-0.64217C (4)不能索取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 0.5648Q-0.67D
利用供货单位筹划 • 现在,采购企业以(1)式购销双方互不吃亏状态下的现金净流量为标准,若令(2)式等于(1)式,即索取6%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限(1)式这个标准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可求出(2)式中的B与(1)式中的A之比为89.8%,也就是说,当采购企业索取6%的专用发票购货时,只要供货方给予含税价10.2%的价格折让,采购企业就不会吃亏。 • 同样的方法,能够计算出采购企业索取4%专用发票和不能索取专用发票情况下,售货方的价格折让临界点分别为12.04%和15.7%。
十七、利用汇率选择筹划 税收政策规定,纳税人运用外汇结算营业额,必须把外汇按市场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纳税人的营业额或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业务发生当天或当月1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进行折算,而这种折合率应当事先确定并且在一年之内不得变更。因此,选择恰当、适用的人民币折合率是税务筹划的内容之一。
十八、利用外贸出口筹划 一般说来,企业出口退税可以采用两种形式:即采用自营出口,自行办理出口退税的形式和把货物销售给外贸企业出口,由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因为在退税方面采用不同的退税方式,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从税务筹划角度来说,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呢?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看一下。
十九、利用改变出口货物收购方式筹划 一般地,对退税率小于征税率的货物,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货比一般纳税人进货所实现的出口盈利高。这是因为,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货,征税率为6%,退税率也是6%,不会因征退税率不同而产生的增值税差额增大出口成本;而从一般纳税人进货,货物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其产生的增值税差额要计入出口成本中,两者相比,前者进货方式下出口成本较低,盈利高。
二十、利用改变贸易方式筹划 一般说来,对于外贸出口企业,在加工复出口货物耗用的国产料件少且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税率的情况下,应选择来料加工方式。
二十一、利用改变货物出口方式筹划 作为外贸企业,采购的货物是自己出口还是委托他人出口抑或是再调拨销售给他人由他人出口,需作如下进一步分析:
二十二、利用不同的退税方式筹划 • 影响企业选择“免税”、“先征后退”或“免、抵、退”政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人方面: • 出口企业经营的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 • 出口企业经营的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 • 出口企业自己加工的出口货物本环节的增 • 值额(即其形成的应纳税额的部分); • 出口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的程度(即其形 • 成的进项税额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