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5 Views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潘 雷 制作. 第一步:导入新课. 夜幕降临,中学生韩小寒与家人正在看电视剧 《 宰相刘罗锅 》 ,该剧描写清朝大臣刘墉(石庵)与权臣和绅、乾隆皇帝之间斗智的故事。父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韩小寒说: “ 这个电视剧的名称是错的。刘墉没有做过宰相。 ” 但当工人的爸爸说: “ 人家编剧导演都是有学问的人,不可能弄错。 ” 韩小寒说: “ 我们教科书上讲的,清朝根本就没有宰相。 ”
E N D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潘 雷 制作
第一步:导入新课 • 夜幕降临,中学生韩小寒与家人正在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该剧描写清朝大臣刘墉(石庵)与权臣和绅、乾隆皇帝之间斗智的故事。父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 韩小寒说:“这个电视剧的名称是错的。刘墉没有做过宰相。” • 但当工人的爸爸说:“人家编剧导演都是有学问的人,不可能弄错。” • 韩小寒说:“我们教科书上讲的,清朝根本就没有宰相。” • 爸爸反问:“课本上就全是对的吗?当年我们上学时,还学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万万岁呢!现在不是也被完全否定了吗?” • 韩小寒无法说服爸爸,气极。 • 试问:韩小寒的说法对吗?《宰相刘罗锅》这个剧名到底错在那里?为什么?应该怎样说服爸爸?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宰相制度的废除 • 内阁的出现 • 军机处的设立
第二步:知识梳理 阅读教材引言故事及第一目内容,思考: 1、为什么胡惟慵(宰相)的权力 如此之大? 2、明太祖是如何削弱相权的? 3、怎样看待明太祖的措施?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 (1)原因: •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 ③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统辖六部;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宰相制度的废除: • (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 (2)废除宰相制度 • 3、影响: • (1)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 (2)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 (3)内阁制应运而生。 • 思考:根据教材P17学思之窗及所学知识,回答废除宰相制度有何利弊?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奠定基础 正式确立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 发展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 全盛 明神宗:内阁首辅 二、内阁的出现 • 1、原因: • 2、过程: 侍从顾问 参与机务 票拟权 侵夺六部职权
? 内阁大堂 丞相府 内阁首辅==宰相
参考答案: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 意愿决定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学以致用 例题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例题2、(2006·重庆)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 三司 B.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A C
三、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 皇太极 康熙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
三、军机处的设立 • 1、原因: • 2、职能: • 3、意义: • (1)提高了行政效率; • (2)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 (3)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学以致用 例题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例题4、清朝初期,对皇权构成重大威胁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六部 D、南书房 C A
第三步:知识整合 原因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过程 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君主专制的加强 影响 原因 内阁的出现 过程 原因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过程 军机处的设立 意义
第四步:知识运用 C • 1.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 • A、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危社稷” • B、地方上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 • 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 D、宰相之职权可以由六部替代 • 2.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评价,正确的是A 、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制度的划时代的变革 • 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 加强中央权力C、 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 • D 、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减轻了农民负担 B
3.《东华录》记载: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从中判断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应该是 • A.共和国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 C.联邦制度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朝下列机构 • ①南书房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 ③内阁、六部 ④军机处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D D
第五步:拓展探究 探究一: • 夜幕降临,中学生韩小寒与家人正在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该剧描写清朝大臣刘墉(石庵)与权臣和绅、乾隆皇帝之间斗智的故事。父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 韩小寒说:“这个电视剧的名称是错的。刘墉没有做过宰相。” • 但当工人的爸爸说:“人家编剧导演都是有学问的人,不可能弄错。” • 韩小寒说:“我们教科书上讲的,清朝根本就没有宰相。” • 爸爸反问:“课本上就全是对的吗?当年我们上学时,还学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万万岁呢!现在不是也被完全否定了吗?” • 韩小寒无法说服爸爸,气极。 • 试问:韩小寒的说法对吗?《宰相刘罗锅》这个剧名到底错在那里?为什么?应该怎样说服爸爸?
探究二: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表现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处于建立、巩固阶段;隋唐,处于完善阶段;宋元,处于健全阶段;明清,处于强化阶段。探究二: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表现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处于建立、巩固阶段;隋唐,处于完善阶段;宋元,处于健全阶段;明清,处于强化阶段。 据此回答: 1、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威胁来自哪些方面?中央政府如何对待这些威胁? 2、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出现了哪些威胁?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 3、有人认为:中央集权制是古代人民所受压迫深重和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的根源,因而应当否定。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