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第 5 項議題 : 建立友善環境社會 ․ 營造生態城鄉 -降低環境負荷之人口政策 報告單位 : 內政部戶政司 報告人 : 謝愛齡司長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 22 日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第 5 項議題 : 建立友善環境社會 ․ 營造生態城鄉 -降低環境負荷之人口政策 報告單位 : 內政部戶政司 報告人 : 謝愛齡司長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 22 日. 1. 目錄. 壹、緒論 貳、議題之現況分析 參、具重大爭議之特定議題 肆、因應對策 伍、結論. 2. 壹、緒論.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第 5 項議題 : 建立友善環境社會 ․ 營造生態城鄉 -降低環境負荷之人口政策 報告單位 : 內政部戶政司 報告人 : 謝愛齡司長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 22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第5項議題:建立友善環境社會․營造生態城鄉 -降低環境負荷之人口政策 報告單位:內政部戶政司 報告人:謝愛齡司長 中華民國95年4月22日 1

  2. 目錄 壹、緒論 貳、議題之現況分析 參、具重大爭議之特定議題 肆、因應對策 伍、結論 2

  3. 壹、緒論 • 在20世紀前半葉,專家們一直擔心人口數量爆炸將造成生態環境被毀壞,自然資源被耗盡。事實上,許多國家的人口總生育率都在替換水準2.1以下,民國94年我國的總生育率預估僅有1.12人,低於南韓、西班牙及義大利的1.2人,日本的1.3人,新加坡的1.4人,法國的1.9人,美國的2.1人,造成了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現象,這也帶來了新的人口問題。 • 人口成長、結構及分布,無疑是環境壓力的重要來源,社會不斷的透過資源的擷取與廢棄物的排放影響自然環境,當自然環境被改變時,它會回過頭來影響人類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究竟應該如何?成為迫切的問題。 3

  4. 貳、議題之現況分析 4

  5. 一、目前人口現況: • 民國40年代平均每一婦女生育高達6個以上子女,政府在民國50、60年代積極推行人口政策及家庭計畫,緩和人口成長,到民國73年降為2個子女。 • 民國40年出生數為38萬5,383人,出生率高達49.97‰,至94年出生數僅有20萬5,854人,出生率為9.06‰。近幾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快速下降,民國94年更降為1.12個子女,不到40年前的4分之1。 5

  6. 表1 歷年人口出生數及粗出生率 單位:人;‰ 說明:資料來源:內政部,歷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註:1.本表按登記日期統計。 2.出生率:每年每千人中出生人口之比率。 3.總生育率:依目前年齡別生育率,每一育齡婦女在生育期間,所生育嬰兒之平均數。 6

  7. 二、未來人口成長趨勢: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估之臺灣地區民國93年至140年資料顯示,未來人口成長趨勢如下(圖1):二、未來人口成長趨勢: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估之臺灣地區民國93年至140年資料顯示,未來人口成長趨勢如下(圖1): 中推計 :我國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假設在民國110年時穩定於1.2人後持續不變至140年。在此情況下, 112年人口自然增加率將轉為負成長,至140年時人口自然增加率為負12.77‰。 中高推計:我國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假設在民國110年時穩定於1.6人後持續不變至140年。在此情況下,117年人口自然增加率將轉為負成長,至140年時人口自然增加率為負8.18‰。 低推計:我國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假設在民國110年時穩定於0.9人後持續不變至140年。在此情況下,105年人口自然增加率將轉為負成長,至140年時人口自然增加率為負16.64‰。 7

  8. 圖1 我國總生育率及出生數推估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3年至140年人口推計,93年7月。 8

  9. 三、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係 • 為了滿足人口不斷成長的需求,有賴工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勢必對於水污染、空氣污染、水源的質與量、廢物處理、噪音、交通、城市環境及森林環境造成顯著的區域性環境影響及生態變化。 • 近年來因人口成長及經濟發展,加以因富裕生活型態而衍生的生產、消費行為,產生大量的污染物質,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地區94年工廠密度2.48家/ km2、機動車輛密度549輛/ km2、能源消費量10,809萬公秉油當量,呈現出污染負荷超越環境涵容及復原能力的現象。 9

  10. 四、人口素質與環境的關係 • 環境衛生對人體健康影響極深,環境髒亂將威脅人類生活及繁衍之空間,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人們很容易產生急躁、焦慮、憤怒行為。 • 另都市人口多、密度高、異質性高,導致了都市居民心理調適困難,都市的人口集中便直接改變了居民的社會生活與人格,而都市的建築形式,也減低與鄰居交往的可能,這些都可能造成對鄰居或陌生人的不信任。 10

  11. 五、人口分布與環境的關係 • 臺灣西部地區人口多、都市多且規模大,逐漸發展出5大都會區(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及高雄),民國94年5大都會區居住人口高達57.77%;另東部地區和離島則人口少、都市少且規模小。 • 人口太過密集,易形成都市熱島現象,且一但有傳染病便很容易會有大規模的爆發產生,而活動時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棄物及噪音等難以妥善處理,必定降低生活品質。例如:目前廢(污)水總量5成以上來自生活污水,係因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偏低,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經妥善處理即予排放,使得自然環境承受極大壓力。 11

  12. 參、具重大爭議之特定議題-合理人口成長之探討 • 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永續經營是擬訂人口政策不可忽視的價值目標,以環境面來看國家永續發展,臺灣地區「最適當的人口數」應是多少,才能建立優質生活環境品質,殊值探討。 • 惟適度人口不僅僅和人口總量有關,其和人口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及人口素質等也都有關聯,面對第2次人口轉型的人口局面與課題,已經截然不同於先前的人口爆炸危機階段,實有必要從不同的思維觀點加以剖析探討。 • 目前台灣的生育水準已處於超低水準,根據穩定人口模型,目前的生育水準如果能夠維持固定且不再下滑,10年之後,出生人數下降至17萬人,40年後,則是每年出生人數低於10萬人,80年後更低至4萬人左右(表2) 。 • 臺灣人口出現負成長的局面,已經是無可避免的,故未來應衡量臺灣經濟及社會發展實際狀況,訂出未來總生育率之走向,防止生育率持續下降,確保合理人口結構,以減緩人口老化的速度。 12

  13. 13

  14. 肆、因應對策(一) • 評估國家人口趨勢與環境之關係:探討人口結構改變對永續發展可能產生的具體影響 。 • 建立國家級資料庫:建立長期間有關人口變動趨勢與環境變化的國家資料庫 。 • 減輕人口變動趨勢之不利影響:推動永續的經濟發展,必須減輕人口變動趨勢之不利影響,避免對環境造成長期破壞 。 • 落實生活、生態、生產之平衡:國土永續經營必須以生態保育為核心,而後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及生產效率的增加,並平衡這些向度之間的複雜張力與衝突。 • 規劃推動生態都市,提升生活品質:推動生態都市促使資源循環再利用、能源節省及綠美化,提高都市的可居性,增進舒適度。 14

  15. 肆、因應對策(二) • 加速污水下水道建設:臺灣地區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截至民國93年底止,僅12.40%,整體污水處理率為27.48%。而歐美先進國家污水處理率多已高達80%以上。 • 落實垃圾回收,愛護環境:持續推動相關具體措施,以逐步達成垃圾全回收、零廢棄之目標。 • 推動永續綠建築政策:漸進推動綠建築發展,建立適合台灣濕熱、海洋型氣候之本土化綠建築技術,創造安全、健康、舒適及環保的居住環境。 • 提升產業界發揮環境保護責任:產業的發展應配合環境有關法令,進行低環境負荷之生產活動,防止對當地的環境造成污染,以求共存共榮。 • 推動人口與環境教育宣導:藉由意識、知識及技能的提升,價值觀的改變,促使國民主動保護環境,達到資源永續利用。 15

  16. 伍、結論 • 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乃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應遵循的原則,未來應著力解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問題。 • 基於國家對社會中各年齡層、性別、族群之人口及自然環境之關照,未來人口政策的規劃,應以合乎人權及人民福利為原則,並追求環境保護之永續發展與萬物共生之願景,建立健康、安全、舒適之生活環境。 • 目前行政院研議之「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修正草案,其重點包括人口結構、素質、福利、分布、永續發展及移民6大面向,俟行政院核定後,各相關部會將據以研議各項具體作法。 1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