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82 Views
相约春天 相约高考. 安徽省 06 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及 2007 年考纲学习心得. 桐城市第二中学 朱新敏. 一、 06 年安徽卷语文 三大亮点和三大缺憾. 三大亮点: 亮点一 、注重基础,稳中求新 1 、考查覆盖面合理,试题难度适中。 2 、选材时代感强,贴近现实生活。 3 、稳而有变,稳中求新。 亮点二:试题命制兼顾教材 亮点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005 和 2006 年安徽高考语文成绩比较. 2005 年全国卷 : 全省均分 : 93.44 ;最高分: 140 ;难度系 数: 0.623
E N D
相约春天 相约高考
安徽省0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及2007年考纲学习心得安徽省0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及2007年考纲学习心得 桐城市第二中学 朱新敏
一、06年安徽卷语文三大亮点和三大缺憾 三大亮点: 亮点一、注重基础,稳中求新 1、考查覆盖面合理,试题难度适中。 2、选材时代感强,贴近现实生活。 3、稳而有变,稳中求新。 亮点二:试题命制兼顾教材 亮点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005和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成绩比较 2005年全国卷: 全省均分 :93.44 ;最高分:140;难度系 数: 0.623 2006年安徽自行命题试卷: 全省文理科人均分:95.87;作文全省人 均分43.80
三大缺憾 缺憾一、地方特色未能凸显 缺憾二、作文命题宽泛无边 缺憾三: 题型总体缺少变化, 个别题目指向不明。
高考命题导向 一、重视文化传承,促进语言修养。 二、考查思辩能力,培养探究习惯。 三、注重实际运用,提升审美情趣。 四、课内课外结合,关注国情省情。 五、体现课改理念,培养良好个性。
二、2007年安徽高考展望与应对 1.继续保持稳定,难度稍低,分值卷型不变。 2.变化: (A)字音和字形的要求中增加了“常用”二字; (B)“写作”“发展等级”中增加了“论据充实”, 将“文句有意蕴”改为“文句有表现力”。 (C)扩展语句部分,增加了“根据特定情境或要求” 的字眼。 (D)现代文阅读的“分析综合”部分,改为 “理解并阐释文中的重要内容(去年为”概念‘)。 (E)写作部分:“感情真挚”,删去了“明辨是非”眼; “书写”,增加了“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字眼。
3、注意语言实际运用中常见错误 (1)报刊上常见的100个别字。 (2)注意报刊常见语病。(六大类型) (以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4份中央级报纸 和24份省市级报纸的一至八版正文为例, 共挑出逻辑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病例1289个)
4、语言运用题型新老结合A、注意新课程中的“梳理探究”B、 语用新题型要求 ——实用 ——有效 ——综合性强 ——凸显地方特色 ——彰显安徽文化
公益广告类: 近年创新题型: 1、图文转换类 2、公益广告类 3、情境表达类 4、解说评论类 5、续写结论类 6、语言转换类 7、写应用文类 8、劝说推介类 情境表达类 评点归纳类 图文转换类 劝说推介类
——解题策略—— ①明确出题人意图,直奔主题;不要云山雾罩,不着边际。 ②吃透条件限制,在限制中发挥;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③构思最关键,要有“预案”;不要“信手拈来”,离题万里。 ④注意文采,突出简明、连贯和得体;不要追求怪异和叛逆,不用网络语言。
06年湖北卷第21题 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4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看第二个节目《罗米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 班演出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 ·长亭送别》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材料,请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06年安庆模拟考卷) (1)纵向对比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识记规律, 即(20字以内) (2)用“不能……而应该……”的句式,写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即(40字以内)
推介式情境表达题 [改造.·2006年安徽模拟卷] 安徽省旅游局即将组团赴香港宣传安徽。请结合安徽人文、地理特点,为该团拟写一则推介安徽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内容中应包括黄山、九华山和天柱山。(不超过40个字)(5分) ——思路分析—— ①展示安徽人文、地理特点。 ②突出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③朗朗上口,富有文采。 ④不能突破字数限制。
(Ⅰ)一品黄山,江南明珠;二品天柱,奇丽山水;(Ⅰ)一品黄山,江南明珠;二品天柱,奇丽山水; 三品九华,佛教圣地。 ——走进皖山皖水,领略魅力安徽 —排比、对偶(36字) (Ⅱ)黄山太平湖荟萃老徽州自然风光,天下独绝; 九华天柱山浓缩古楚国人文精华,世间无双. —对联式(36字)
语言运用题备考措施 ①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联想、想像能力的训练。 ②增强知识储备,课内课外并重。 ③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省情、国情。 譬如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 ——春晚关于“和谐”话题的强调;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免除。
三、阅读题注意徽州文化,地方特色 桐城派作家、戴震、曹操、包拯、周瑜 胡适、朱光潜、苏雪林 陈所巨、沈天鸿、鲍鹏山 文化类散文
四、特别关注 关注一:新课程教材中的“梳理探究” 必修1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必修2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必修3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敬称、谦称、雅称、俗称、绰号)
关注二:安徽文化 、安徽经济发展 譬如: 为《新安晚报》(澳洲版)推出的“魅力安徽”一周年写广告词、安排版面、庆祝晚会写串台词、为安徽旅游形象大使推介人选 为安徽名人馆拟写对联(06年合肥一模 ) 介绍合肥—北京的航班、列车时刻表,并用得体的语言向旅客介绍。
五、作文 (一)关注生活,鉴往知今。 (二)关注作文的几种命题形式: (开放与限制相结合) 1.话题作文的几种形式 A、单话题 B、多头话题 2.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A、命题作文 B、半命题作文 3.材料作文 06年全国卷‖
(四) 06年作文试题分类 1、“叫什么”——理性定位,规划自我。 2、“读”——体认经验,积累智慧。 3、“想”——点燃希望,雕刻心灵 4、“问”——质疑求真,想象求新 5、“走”——探寻道路,优化人生
(三) 秀出你的风采 • 1.选择最佳角度: • A、突出材料主旨; • B、自己感触最深,材料积累最多; • C、最容易出新,力避第一印象 • 2.大量积累素材——鲜活而有典型意义 • A、课本 • B、 社会生活 • C、传媒 • 3.激活思维,展开联想 • 4.写好细节,以情动人 • 5.妙用修辞,展示你的文采
温总理心仪的六句话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愈是深入思考, 它在我心底的敬畏就愈是神奇强烈, 那就是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规范。
(五) 作文题内容本身应有时代气息 1、凸现人性的关怀, 2、思维要体现思辨要求 3、内涵应体现课改的要求 (1)亲近自然 (2)直面挫折 (3)美的发现 (4)学会宽容 (5)善待生命 (6)爱的奉献 (7)发现幸福 (8)走进经典 4、体现时代精神:和谐
(六) 作文复 习 建 议 1、回归课本 A、作文素材 B、作文话题 2、要建立自己的素材仓库 3.文体入格训练
六、热门话题 话题1、关于“和” (1)和睦、和顺、和美、和谐 譬如 我们应怎样和谐人际关系 诚信—基石 行善—“催化剂” 宽容—加速和谐 平等—“润滑油” 内心—和谐根本 (2)和为贵、和风细雨、和衷共济、和平共处
胡锦涛总书记访美谈”三和”: ——家庭要和睦, ——社会要和谐 ——世界要和平
话题2、学会宽容 (1)孔子教育颜回的故事 (2)耶稣的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 (3)六尺巷的故事 (4)《宽容序言》
话题3、发现幸福、快乐 (1)纽约街头老太太的故事 ——幸福在于心态 (2)苏格拉底与青年人的故事 ——幸福来自工作 (3)天堂与地狱的故事 ——幸福来自互相关心 (4)毕淑敏《提醒幸福》 ——幸福需要提醒
话题4、辨证思维 (1)个性与价值 (2)关于亲情 (3)中国的成绩和问题
话题5、人性的光辉、爱的奉献 (1)圣雄甘地“扔鞋”的故事 (2)教授讲述清洁女工名字的故事 (3)大连公交车司机的故事 (4)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的故事 (5)初中生与女乞丐、路人
07年春晚央视征的关于“和”的获奖对联 和 睦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和 美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和 顺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和 谐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横批:万象更新
话题6:走进经典: 刘心武的红楼新解、 易中天的《品三国》《品人录》 于丹的《〈论语〉心得》 新课本中的名著介绍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