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981 Views
第五章 投 资.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 了解 投资的分类; 2 、 掌握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和后续计量 3 、 掌握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发生的交易费用、从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及期末计价的处理; 4 、 掌握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发生的交易费用及溢价、折价的摊销和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 5 、 掌握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账务处理 6 、熟悉各项投资期末计价. 重点及难点. 1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E N D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投资的分类; 2、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和后续计量 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从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及期末计价的处理; 4、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及溢价、折价的摊销和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 5、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账务处理 6、熟悉各项投资期末计价
重点及难点 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实际利率法)及有关账务处理; 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4、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 课时安排:16课时
注意 本章有一定难度,可按下列四个步骤学习: 第一步:投资时( 初始投资成本、新投资成本确定) 第二步:持有期间(投资收益确认) 第三步:处置时(投资收益确认) 第四步:期末计价
第一节 投资概述 一、概念 1、含义——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仅指对外投资 注意:从经济学或理财的角度看: ——包括对内和对外投资 2、特征 (1)让渡企业已有的资产 (2)是一种特殊的资产 (3)有一定的风险性
(二)分类 1、按投资的性质分:权益性投资 债权性投资 混合性投资 2、按投资对象的变现能力分:易于变现 不易于变现 3、按投资目的分:交易性投资 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涵义 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其以公允价 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 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 基金、权证等。 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价值计量 1、初始成本——公允价值 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买价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2、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科目设置 (1)“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2)“投资收益”科目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二)实例 【例1】某企业于20×7年1月14日购入M公司发行的三年期分年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准备以交易为目的而短期持有。该债券面值1 000 000元,票面利率为3%,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 030 000(含已到期未领取的利息30 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0 000元。20×7年末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 100 000元。20×8年4月,企业以1 200 000元的价格将该债券出售,交易费用25 000元直接从售价款中扣除。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例1解答: 2007年1月14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债券 (成本)1 000 000 应收利息——乙公司 3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50 000 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利息30 000元时: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应收利息——M公司 30 000 2007年应收利息=1 000 000×3%=30 000(元) 借:应收利息——M公司 30 000 贷:投资收益 30 000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2007年末,按债券公允价值计量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1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 次年收到上年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应收利息——M公司债券 30 000 2008年4月处置该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 175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债券(成本)1 000 000 —M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100 000 投资收益 75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概念 1、含义:是投资者以债权人的身份所进行的、不准备随时变现或提前收回的债权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 2、特点: (1)有确定的到期日; (2)将来回收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3)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4)有活跃市场。
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价值计量 1、初始投资成本——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注意: (1)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支付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2)相关费用——数额小的可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2、后续计量 (1)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2)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摊余成本计量 (3)期末计价:应按各该项投资的成本与预计可收回金额孰低进行价值计量
三、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的购入价格 1、债券的购买价格 ——取决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 (1)平价(即面值)——票面利率=市场利率 (2)溢价(高于面值)——票面利率>市场利率 (3)折价(低于面值)——票面利率<市场利率 2、溢、折价的计算 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 =(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相关费用-应收利息)-债券面值 3、溢、折价摊销: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应设置的总帐及明细帐 1、“持有至到期投资” 下设三个明细科目 “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二)取得投资的账务处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该投资的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的差额:溢价) 应收利息(买价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借贷方的差额:折价)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三)持有期间的利息处理 1.利息收入与应计利息的计算: 应收利息(应计利息)=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利息调整=应收(计)利息-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2、实际利率的计算 插值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介绍,本课程中均直接说明)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面值的现值+所收的应计利息的现值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例2:2005年1月1日企业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186680元(其中包括已到支付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80000元,该利息由债券购买企业所有),债券面值为1000000元,票面利率为8%,剩余期限为4年。款项全部以存款支付。其本息的支付为每年分期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测得实际利率为4.992%。
(1)2005年1月1日购买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000 ——利息调整 106 680 应收利息 8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86 680 (2)2005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5 24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4 755 (3)按期收回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80 000 贷:应收利息 80 000
(4)2006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4 01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 990 (5)按期收回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80 000 贷:应收利息 80 000
(6)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2 71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 288 (7)按期收回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80 000 贷:应收利息 80 000
(8)2008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1 35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8 647 (9)按期收回本息时 借:银行存款 1 080 000 贷:应收利息 8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000
例3:2001年3月1日企业购买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以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106680元,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8%,剩余期限为3年10个月。例3:2001年3月1日企业购买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以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106680元,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8%,剩余期限为3年10个月。 测得实际利率 i=4.714%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000 ——利息调整 106 680 贷:银行存款 1 106 680 (1)2001年1月1日购买债券 (2)2001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43 47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6 526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4 2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 782 (3)2002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4)2003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6 77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3 226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80 000 贷:投资收益 58 85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1 146 (5)2004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6)到期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 32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000 ——应计利息 320 000
(三)处置 处置——包括出售、债务重组转出、非货币性交易转出、转换为股份等等。 (1)出售的损益——计入投资收益; (2)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有关损益的处理 ——见后面有关章节; (3)转换为股份——一般不确认转换损益。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借或贷:投资收益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价 • 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
六、持有至到期投资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六、持有至到期投资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 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 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 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 资本公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 值准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第四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界定与说明 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 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主要包括: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权投资等金融 资产。
第四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核算特点 (1)核算范围介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之 间; (2)债权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似持有至到期投资; 股权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似交易性金融资产; (3)减值准备提取要特殊处理。
1、科目设置 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下设四个明细账户: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2.初始投资的计量 股权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债权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持有可供出售债券期间的利息处理:(同持有至到期投资)3、持有可供出售债券期间的利息处理:(同持有至到期投资) 4、.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计价的处理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处理 (1)减值判断的标准 • 公允价值持续下降 • 公允价值下降的幅度较大 • 下降趋势非暂时性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应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借贷方的差额) 价值得以恢复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能超过原来计提的数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性的) 贷:资产减值损失 (2)账务处理
6、出售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收益
2006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丙公司的股票甲公司打2006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丙公司的股票甲公司打 算持有丙公司股票以实现长期增值和收益。2006年12月31 日,对丙公司的股票投资成本超过公允价值,是由于整个 股票市场的股价下跌造成的,且丙公司的财务状况依然很 好,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没有减值,打算继续持有。 2007年12月31日,丙公司丢失了与一个重要制造商的合约, 丙宣布它无法支付2007年的股利、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 发生的非暂时性损失,减值损失为股票投资成本与2007年 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为300 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 (1) 2006年3月31日购买股票时 (2) 2006年12月31日 (3) 2007年12月31日 借:资本公积 5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0 000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 一、概述 (一)性质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 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 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长远利益而影响、 控制其他在经济业务上相关联的企业。 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后,成为被投资 企业的股东,有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决策 的权利。
(二)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按照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 1.控制 2.共同控制 3.重大影响 4.无重大影响
1.控制 控制是指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 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 取利益。 (1)投资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资本,通常认为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权; (2)如果投资企业未持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 表决权资本,但能够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 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能够任免董事会 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中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等, 也视为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 拥有控制权的投资企业一般称为母公司;被母公 司控制的企业,一般称为子公司。
2.共同控制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 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一般来说,具有 共同控制权的各投资方所持有的表决权资本 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被投资企业的重要财 务和经营决策只有在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 致同意时才能通过。被各投资方共同控制的 企业,一般称为投资企业的合营企业
3.重大影响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有参与的权利,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 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决策的制定。一般来说, 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中派有董事, 或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的 制定,则对被投资企业形成重大影响。被投 资企业如果受到投资企业的重大影响,一般 称为投资企业的联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