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634 Views
第六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一个三元一次方程表示一个平面;. 一个三元二次方程表示一个曲面;. 两个曲面的交线表示一空间曲线;. 两个平面的交线表示( )。. 空间直线. 第 八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直线的一般方程 直线的参数方程 两直线的夹角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例题、练习与思考. 一 .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实际上空间直线可以看作两个平面的交线: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平面方程 , 直线外的点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平面上。. L. B. L. C.
E N D
第六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 一个三元一次方程表示一个平面; • 一个三元二次方程表示一个曲面; • 两个曲面的交线表示一空间曲线; 两个平面的交线表示( )。 空间直线
第 八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直线的一般方程 直线的参数方程 两直线的夹角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例题、练习与思考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实际上空间直线可以看作两个平面的交线: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平面方程,直线外的点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平面上。 L B L C A
空间直线一般方程表示式 例如: L
空间直线一般方程表示式 • 通过空间直线L的平面有无数多个,从中任两个方程联立,均表示空间直线L。 L L
z O y x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s •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 (点向式方程) M(x,y,z)
s s L M(x,y,z) 1.对称式方程(点向式) 直线上任一向量都与s平行. • 方向向量: • 如果一个非零向量s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这个向量s就叫做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对称式方程的建立 • 依据: • 过空间一点可以做且只可做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当已知直线上一点M0与一个方向向量s,则直线位置完全可以确定下来。
已知直线L上一点 与一个方向向量s={m,n,p},M(x,y,z)是直线上任一点,则 对称式方程 对称式方程的建立 (1)向量 与方向向量 s={m,n,p}平行; (2)两个向量坐标对应成比例;即有 称之为直线对称式方程.
方向数与方向余弦 • 方向数:直线的任一方向向量的坐标,即 设直线的方向向量 s={m,n,p},则m,n,p为该直线的一组方向数。 • 向量s的方向余弦叫作该直线的方向余弦。即
三.直线的参数方程 由直线的对称式方程可以导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只须设 这就是直线L的 参数方程. 这里t为参数. 则有
s s1 M0 L1 例1 求过点M0 (4,-1,3)且平行于直线L1的直线方程. 解设已知直线L1的方向向量s1={2,1,-5} 所求直线L方向向量为s, 因为s平行s1可取s ={2,1,-5}; 又因为直线L过点M0 (4,-1,3), 故,所求直线方程L为:
例2 解(1)求s, 已知相交于 直线的两个平面法向量分别为n1={3,2,4},n2={2,1,-3},则有 即 s={-10, 17, -1}. 求以下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2)求点M0 , 令方程组中z=0,则由 点的确定方法不唯一. 也可以令y=1等等 得M0 =(-9, 19, 0).故所求直线方程L为:
四.两直线的夹角 两直线夹角的定义:两直线方向向量之间的夹角(锐角)叫作两直线的夹角. s2={m2,n2,p2} φ s1={m1,n1,p1} L2 L1
两直线的夹角的余弦公式 设直线 L1的方向向量s1={m1,n1,p1}, 设直线 L2的方向向量s2={m2,n2,p2}, 则直线 L1与直线L2的夹角的余弦公式为:
两个结论: 1.若直线 L1与直线 L2平行,则有 两直线平行图示 π
图示 2.若直线 L1与直线 L2垂直,则有 两直线垂直图示
例题 已知直线 求两直线的夹角. 解 由所给方程知s1={1,-4,1},s2={2,-2,-1}, 代入夹角公式可得
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 定义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设直线 L的方向向量 s={m,n,p} 设平面π的法线向量n ={A,B,C} 则定义s 与n 的夹角为直线 L与平 面π的夹角.记作φ.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图示) πAx+By+Cz+D=0 这是直线L与其在平面π上投影的交角 这是平面π与直线L的交角 s={m,n,p} L n={A,B,C} φ θ π
n={A,B,C} s={m,n,p θ φ 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m, n, p) 平面π的法向量为(A,B,C),则有 夹角公式:
两个结论: 1.若直线 L与平面π平行,则n⊥s,于是 L // π图示 L: s={m,n,p} πAx+By+Cz+D=0 n={A,B,C} s={m,n,p} π
2.若直线 L与平面π垂直,则则n∥s,于是 L: s={m,n,p} n={A,B,C} π π:Ax+By+Cz+D=0
练习 思考 讨论 平行 确定下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垂直 (1).4x-2y-2z=3,与 (2). 3x-2y+7z=8,与 (3).x+y+z=3,与 直线在平面上
求直线与平面交点 s={m,n,p} L: π:Ax+By+Cz+D=0 n={A,B,C} 怎样才能求出交点M? M(x,y,z) π 图示
例题 已知平面 π2x+y+z-6=0及直线 L 求其交点. 解 令直线方程 得 x=2+t y=3+t z=4+2t (1) 代入平面π方程, 得 2(2+t)+(3+t)+(4+2t)-6=0 整理得5t=-5,即t=-1 将t=-1代回方程组(1)有x=1,y=2,z=2. 即点(1,2,2)为该直线与已知平面的交点 解法2,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与已知平面联立解得.
1. 求点P(0,-1,1)到直线 • y+2=0 • x+2z-7=0的距离. n x=1, y=-2, z=3. P y+2=0 x+2z-7=0 2x-z+1=0 s L Q (3) 即为所求. 解 (方法一) (1)过点P作平面垂直于直线L,则平面法向量n平行于直线方向向量s,即 五.综合例题 n={2,0,-1},P(0,-1,1), 得平面方程 2x-z+1=0. (2)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解方程组 即得 Q(1,-2,3) 图示
1. 求点P(0,-1,1)到直线L的距离. P s L Q 解 (方法二) 以 |PQ|为高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则d=|PQ|= 平行四边形的高。 五.例题 (1)在L上求出一点M0,不妨令已知方程组 z=0 可得 M0(7,-2,0). (2)由上面知 s={2,0.-1},另作向量 于是有 M0 图示
1. 求点P(0,-1,1)到直线 • y+2=0 • x+2z-7=0 的距离. P (3) 即为所求. s L M0 Q 由向量积的几何意义知: 平行四边形面积 续上 d 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的高PQ. 图示
五.综合例题(直线方程形式互化) 解 (1) 求参数方程,令 1.将直线化为参数方程和对称式方程. 此即所要求的参数方程. ? ? ?
解 (2) 求一般方程,由 2.将直线对称式方程L化为一般方程. ? ? ? 即为所要求的一般方程.
解 先求点Mo,不妨令y=0, 则有 x=1,z=-2,即 Mo(1,0,-2); 3.将直线的一般方程L化为标准方程 (即对称式方程). 再求 s, 由 带回标准方程,得结果如左.
1.求过点A(3,-2,1)且垂直于直线 的平面方程. 练习.思考.讨论 2.用参数方程与对称式方程表示直线:
答:共面.可以由前三个平面方程联立解得:x=4, y=5, z=-7, 代入第四个平面方程检验,满足该方程。 3.验证两条直线 L1,L2是否共面.其中 提示 任取三个平面方程联立,解出交点后代入并满足第四个平面方程,则两直线共面
证明:由已知 4.证明两条直线 L1,L2相互垂直.其中 先求出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再由两个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零证得.《提示》
空间直线方程:(用三元一次方程表示) 小结 向量式 一般式 点向式 参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