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收成的季節

收成的季節. 王芳香製作. 四季. 秋天植物的果實. 枯里珍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收成的季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收成的季節 王芳香製作

  2. 四季

  3. 秋天植物的果實 • 枯里珍 • 枯里珍,學名 Antidesma pentandrum,英文名 Five-stamen China Laurel,別名五蕊山巴豆、五蕊五月茶。大戟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琉球、菲律賓、台灣。株高可達 5 公尺,幼枝有毛。葉互生,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銳,基部鈍,全緣,深綠色,厚紙質或近革質。雌雄異株,雌花穗狀花序,雄花總狀花序,頂生,單立呈分歧狀,略具毛茸,雄花花序比雌花長。小花密生,黃綠色,花期春季。核果扁球形,熟時由紅轉紫黑色。   枯里珍分布於琉球至菲律賓一帶,台灣原生於東南部、恆春半島及蘭嶼等地。由於枝葉終年青翠,潔淨美觀,耐鹽抗風,不但可作為園景樹、大型盆栽或綠籬植物,也極適合作為濱海地區之綠化樹種。其果實色澤鮮艷,既可觀賞,亦可吸引鳥類覓食。   繁殖可用播種或扦插法,春季為適期,種子發芽期約 45-60 天。栽培土質以石灰質之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每季施肥一次,有機肥料或三要素均可。春季修剪整枝,時常修剪主幹下部側枝,能促其長高。綠籬可隨時修剪,促其枝葉茂密。性強健,喜高溫濕潤,耐熱、耐旱、耐瘠、耐鹽、耐風。

  4. 秋天植物的果實 • 棋盤腳 • 台灣的棋盤腳樹,主要是來自菲律賓,因為它的果實是由纖維質和軟木質所組成的,不但體大質輕,又具有飄浮性,能隨著潮水四處傳播。棋盤腳樹美麗的花朵,是在夜晚才綻放的,到了白天,這種艷麗的棋盤腳樹花朵就凋零了。 • 棋盤腳樹屬玉蕊科(學名:Barringtonia asiatica (L.) Kurz),為常綠大喬木,葉為倒卵形或橢圓形,互生而聚於枝端、革質、深綠而光滑;它粉紅色的花常在傍晚伸展其內折的花絲,花藥也同時開裂,在這段時間內完成自花授粉。花絲大概在下午七點伸直,隨後盛放,隔天清晨雄蕊與花瓣不經枯萎即掉落。蘭嶼的原住民認為,棋盤腳夜裡開花,於是視之為「魔鬼花」。 • 不論是在海岸林或是海潮旁邊的珊瑚礁上,或在恆春半島、蘭嶼海邊我們都可以看見棋盤腳的蹤影,因為它是海岸林裡最高大,也是最醒目的植物。

  5. 秋天植物的果實 • 水黃皮 • 別名:九重吹、水流豆、臭腥仔、烏樹 • 科別:蝶形花科 • 學名:Pongamia pinnata (L.) Pierre ex Merr • 原產地:印度、馬來西亞、澳洲、中國南、琉球 • 簡介:為半落葉喬木,樹高6~12公尺。奇數一回羽狀複葉,小葉3~7片,有柄,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6~12公分。葉面濃綠油亮潔淨,嫩葉成淺紅色。開淡紫色花,腋生,總狀花序,花邊開邊凋落,春、秋兩季開花,一年花期兩次,4~5月、9~11月開花。果實為刀狀扁平的莢果,夏季成熟時黑褐色。抗風、耐鹽性特強,為台灣特有之優良海岸樹種。 

  6. 秋天植物的果實 • 射干 • 科別:鴛尾科 • 莖:莖梗長 • 葉:葉互生,葉片扁平,葉形像劍一般。 • 花:橙色花頂生,花瓣六片呈橘黃色,有深紅色斑點。 • 果: 開花後結蒴果,成熟時果實三裂,內含多顆黑色種子。 • 藥用:球莖具有治療筋骨酸痛的療效。

  7. 秋天植物的果實 • 中文名:恆春黃槿(繖楊)科名:錦葵科習性:常綠小喬木花期:近乎全年分布地點: 大潭, 大埔, 屯門, 南涌, 鹿頸, 大嶼山, 馬灣, 蒲台。恆春黃槿可抗強風、耐旱和耐鹽,在沙灘海岸一帶都可以找到它。恆春黃槿是常綠小喬木,可高達6米。它的小枝粗糙,被有褐色盾形細鱗秕。單葉,互生,葉片卵狀心形,葉基心形,葉尖長尾狀,葉邊無鋸齒,葉面無毛,葉底疏被鱗秕。花大,單生於葉腋,花冠鐘形,花瓣5片,黃色,內面基部有紫斑。蒴果梨形,直徑大約5厘米。恆春黃槿與黃槿常被混淆。果實的分別較明顯,兩者都結蒴果, 黃槿的果實成熟時會裂開, 而恆春黃槿則不裂開。除香港外,本種分布於海南、廣西、廣東、台灣,以及泰國、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熱帶非洲等地。

  8. 秋天植物的果實 • 學名:Hernandia nymphiifolia (Pres1) Kubitzki • 科名:蓮葉桐科 Hernandiaceae • 別名:蠟樹 • 特徵:常綠喬木,樹皮平滑。單葉,互生,無托葉,有光澤,心形,長20-40㎝,全緣,銳頭,葉基近盾形而圓基,具長柄,葉柄與葉身等長。花單性,雌雄同株,腋生聚繖花序成圓錐狀排列(繖房花序),有銀白色絨毛,每聚繖花序由4片綠色披針形之小苞片包被,具3花,雌花於中央,雄花於兩側;總苞片肉質;花白或乳白色,花徑2㎜。雄花被片6枚,鑷狀排列,雄蕊3枚,花藥2室,內向瓣裂,於基部有腺;雌花被片8-10枚,鑷狀排列,花被基部有如臼形之苞,退化雄蕊4或5枚,子房下位。核果包被於增大之總苞內。 • 分布:生長於恆春半島、蘭嶼和澎湖的近海岸地區。 • 用途:觀賞。

  9. 秋天植物的果實 • 台灣欒樹(苦苓舅)Flamegold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無患子科 Sapindaceae or Soapberry Family • 分布:台灣特有,院區種植於新大門與舊大門間的植物所溫室牆內、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後院及四分溪旁。研究院路61巷北端路邊及附近住宅區亦有相當多植株。為常見的行道樹之一。 •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可高至15公尺以上,葉互生,二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9-13對,長橢圓形至卵形,6-9公分長,2.5-3公分寬,葉緣細鋸齒狀,葉基歪斜,葉面及葉背光滑;秋天開花,頂生圓錐花序約25公分長,花黃色,約5公厘寬;蒴果玫瑰紅色,囊狀,膜質,三瓣裂,約4公分長;種子圓形、黑色。 •         本屬植物有6種,分布於東亞、中國及日本。台灣僅特產本種,分布於低海拔闊葉林陽光強處。 • 大約9月秋天來臨時,在台灣低海拔闊葉林及都市中道路旁,常可見此種台灣特產的樹木開著鮮黃的花朵(花序總狀),接著結出囊狀具有三稜的鮮紅色果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