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项目 9 燃油供给系统

项目 9 燃油供给系统. 学习目的: 能够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习要求: 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方法。 学习内容: 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2.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项目 9 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用电动汽油泵向喷油器提供足够压力的汽油,喷油器根据来自 ECU 的控制信号,向进气歧管内进气门上方喷射定量的汽油。. 项目 9 燃油供给系统. 9.1 电动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

rose-ta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项目 9 燃油供给系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9 燃油供给系统 • 学习目的: • 能够掌握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 学习要求: • 1.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方法。 • 学习内容: • 1.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 2.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2. 项目9 燃油供给系统 •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用电动汽油泵向喷油器提供足够压力的汽油,喷油器根据来自ECU的控制信号,向进气歧管内进气门上方喷射定量的汽油。

  3. 项目9 燃油供给系统

  4. 9.1 电动燃油泵 • 电动燃油泵 • 电动燃油泵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基本部件之一。它一般由小型直流电动机驱动,其作用是把燃油从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管路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合适的系统压力。 • 电动燃油泵按安装形式可分为两种:油箱外置型和油箱内置型。。 • 无论是油箱内置式还是油箱外置式电动燃油泵,其结构基本上都是由泵体、电动机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5. 9.1 电动燃油泵

  6. 9.1 电动燃油泵 • 燃油泵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滚柱泵、齿轮泵、涡轮泵。 • 滚柱泵 • 如图所示,滚柱泵由转子、滚柱和泵套组成。转子偏心地置于泵套内,燃油泵的电动机带动转子运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滚柱向外侧移动而与泵套内壁接触,这样,由转子、滚柱和泵套围成的腔室将随转子的转动而产生容积大小变化,在容积由小变大一侧燃油被吸入,在容积由大变小的一侧燃油被压出。

  7. 9.1 电动燃油泵 • 齿轮泵 •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与滚柱泵相似。它由带外齿的主动齿轮、带内齿的从动齿轮和泵套组成,如图所示,后者与主动齿轮偏心。主动齿轮被燃油泵电动机带动旋转,由于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一起旋转。在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内外齿啮合的过程中,由内外齿所围合的腔室将发生容积大小的变化,这样,若合理地设置进出油口的位置,即可利用这种容积的变化将燃油以一定的压力泵出。

  8. 9.1 电动燃油泵 • 涡轮泵。 • 涡轮泵的方式工作完全不同于其他两种泵,泵的燃油输送和压力升高完全是由液体分子之间动量转换实现的。涡轮泵的特点是燃油输出脉动小,结构简单。当叶轮与电动机一起转动时,由于转子的外圆有很多齿槽,在其前后利用摩擦而产生压力差,重复运转则泵内产生涡流而使压力上升,由泵室输出。这种泵由于使用薄型叶轮,所需转矩较小,可靠性高,因此这种燃油泵被广泛用于多种车型上。

  9. 9.1 电动燃油泵 • 燃油泵的控制 • 燃油泵的控制分为:燃油泵转动的控制和燃油泵转速控制 • 燃油泵转动控制 • 现代轿车燃油泵的工作是由发动机控制模块ECU来控制的。 • 电动燃油泵只有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时才工作。有些车型在打开点火开关时,为建立系统油压,电动燃油泵会先运行2~6s后停止,以便发动机能顺利起动。而在其他情况下,即使点火开关接通,只要发动机没有转动,油泵就不工作。油泵工作的控制,通常是指对油泵电路开路继电器的控制。即继电器触点闭合,油泵通电工作;继电器触点断开,油泵停止工作。 • 发动机起动时,点火开关的ST(起动)端接通,开路继电器线圈L2通电,其触点闭合,油泵通电工作。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转速信号(Ne)输入,ECU使晶体管VT导通,开路继电器线圈L1通电。因此,只要发动机运转,开路继电器触点总是闭合的。ECU通过发动机转速信号,来检测发动机运转状态。如发动机停止转动,此时没有转速信号(Ne)输入ECU,晶体管VT截止,开路继电器线圈L1断电,其触点断开,燃油泵停止工作。

  10. 9.1 电动燃油泵

  11. 9.1 电动燃油泵 • 燃油泵转速的控制 • 燃油泵在发动机低速或中小负荷下工作时,需要的供油量相对较小,此时油泵也应低速运转,这样可减少油泵的磨损、噪声以及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而在发动机高转速或大负荷下工作时,需要供油量相对较大,此时油泵应高速运转,以增加油泵的泵油量。一般油泵转速控制分低速和高速两级。 • 目前常见到的油泵转速控制方式有以下两种:利用串联电阻器控制油泵的转速;利用油泵控制模块(油泵ECU)控制油泵的转速。

  12. 9.1 电动燃油泵 • 利用串联电阻器控制油泵的转速

  13. 9.1 电动燃油泵 • 利用油泵控制模块(ECU)控制油泵的转速

  14. 9.2 燃油管 • 燃油管 • 汽车一般有三条燃油管。 • 供油管:其作用是将燃油从燃油箱输送到发动机; • 回油管:其作用是使多余的燃油返回燃油箱; • 燃油蒸气排放管(仅某些车型有):其作用是将HC气体(即挥发的燃油蒸气)从燃油排出。

  15. 9.3 燃油滤清器 • 燃油滤清器 • 燃油滤清器串联在供油管路上。它的作用是在燃油进入燃油导轨之前把含在油中的水分和氧化铁、粉尘等杂物除去,防止燃油系统堵塞,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提高可靠性。 • 燃油滤清器为一次性使用零件,燃油滤清器阻塞会导致供油压力和供油不足,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一般每行驶3~4万km,或每两个二级维护作业周期更换一次燃油滤清器。若使用的燃油含杂质较多时应缩短更换周期。

  16. 9.4 燃油导轨 • 燃油导轨 • 燃油导轨安装在进气歧管或气缸盖上,它的作用是安装喷油器并将高压燃油输送给各个喷油器。燃油导轨与喷油器之间用0形圈和卡环密封,0形圈可防止燃油渗漏,并具有隔热和隔振的作用。卡环将喷油器固定在燃油导轨上。 • 大多数燃油导轨上都有燃油压力测试口,可用于检查和释放油压。另外,燃油压力调节器一般也安装在燃油导轨上。

  17. 9.5 燃油压力调节器 • 燃油压力调节器 •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主要功用是使系统油压(即供油总管内油压)与进气歧管内压力之差保持为恒定值,一般为0.25MPa~0.3MPa。这样,从喷油器喷出的燃油量便唯一地取决于喷油器的开启时间。因为发动机所要求的燃油喷射量,是根据ECU加给喷油器的通电时间长短来控制的,随着节气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进气歧管内压力即喷射环境压力肯定发生变化,如果不控制燃油压力,即使加给喷油器的通电时间相同,当进气歧管内压力高时,燃油喷射量也会减少;进气歧管内压力低时,燃油喷射量会增加。为了使系统油压与进气歧管压力差保持稳定,燃油压力调节器所控制的系统油压应能随进气歧管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18. 9.5 燃油压力调节器

  19.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燃油供给系统检修的注意事项 • 1.燃油供给系统中存有高压汽油,因此任何涉及燃油管路拆卸的工作都应首先卸压并准备好消防设备,作业区应通风良好、断绝火源,作业时要格外仔细小心,避免泄漏的汽油引发火灾。 • 2.在拆卸油管时,油管内有还会有少量燃油泄出,所以在断开油管前,用抹布将拆卸处罩住,以吸附泄漏的燃油,将吸附燃油的抹布收集到准许的容器中。 • 3. 燃油管多用钢、橡胶或尼龙制造,不得渗漏、裂纹、扭结、变形、刮伤、软化或老化,否则应立即予以更换。 • 4.所有密封元件、油管卡箍为均一次性零件,维修时应予以更换。

  20.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5.油管接头不得松动,否则应立即予以紧固;钢制油管端部的喇叭口应密封良好无渗漏,否则应重新制作。有些轿车采用特制的油管快速接头,拆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 6.连接螺母或接头螺栓与高压油管接头连接时必须使用新垫片并涂上一薄层机油,先用手拧上接头螺栓,再用工具拧紧到规定力矩。喇叭口的连接也一样。 • 7.安装喷油器时可先用汽油润滑其密封元件,以利于顺利安装,不可使用机油、齿轮油或制动油。喷油器安装后应可在其位置上转动,否则说明密封圈扭曲,应重新装配。

  21.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8.不能通过燃油箱加油管放出油箱中的燃油,会损坏燃油箱加油管定位部件,正确方法是首先释放系统油压,卸下油箱,然后用手动泵油装置从燃油箱上的维修孔抽出燃油。不得将燃油放入开口容器中,否则会导致失火或爆炸。 • 9.燃油系统维修后不能立即起动发动机运行,应仔细检查有无漏油处。可接通点火开关2s,再关闭点火开关10S,这样反复几次看有无漏油,还可夹住回油管,使系统油压上升,在这种状态下检查和观察燃油系统是否有部位漏油,确认无漏油部位后才能正式起动发动机运行,发动机起动后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再仔细检查有无部位漏油,此后才能关上发动机罩正常运行。

  22.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卸除 • 汽油喷射发动机为便于再次起动,在发动机熄火后,燃油系统内仍保持有较高的残余压力。在燃拆卸油系统内任何元件时,都必须首先释放燃油系统压力,以免系统内压力油喷出,造成人身伤害或火灾。燃油系统压力卸除的方法如下: • 1.松开油箱上的加油盖,释放油箱中的蒸气压力。 • 2.起动发动机,维持怠速运转,在运转中拔去燃油泵继电器或熔断丝,也可拔下燃油泵导线插头,直至发动机自行熄火。 • 3.再次起动发动机3~5次,利用起动喷射卸除油管中残余压力。 • 4.关闭点火开关,装上油泵继电器或熔断丝或电动油泵导线插头。

  23.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预置 • 在拆开燃油系统进行维修之后,为避免首次起动发动机时,因系统内无压力而导致起动时间过长,应预置燃油系统残余压力。燃油系统压力预置可通过反复打开和关闭点火开关来完成。

  24.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检测 • 通过检测燃油系统压力,可诊断燃油系统是否有故障,进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故障性质和部位。检测时需用专用油压表和管接头,检测方法如下: • 拆下蓄电池负极搭铁线,安装汽车专用汽油压力表,压力表一般安装于汽油滤清器的出油口或燃油分配管的进油口处,带测压口的车辆可将燃油压力表连接至测压口处,重新装复蓄电池负极搭铁线、电动燃油泵继电器和电动燃油泵导线插头。

  25.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检测静态油压。 • 拔下电动燃油泵继电器,用导线将电动燃油泵继电器供电端子短接;打开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使电动燃油泵运转,此时的燃油压力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应在0.3MPa左右摆动。 • 静态油压偏高多是由于回油管变形或油压调节器损坏造成的。 • 静态油压偏低多是由于油泵进油滤网脏堵、电动燃油泵内部磨损、电动燃油泵限压阀损坏、汽油滤清器脏堵、油压调节器调压弹簧过软或喷油器喷孔卡滞常喷油造成的。

  26.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检测油泵最大供油压力 • 用包有软布的钳子将回油软管夹住,此时油压表读数即为油泵最大供油压力,其值应符合车型技术要求,一般为工作油压的2~3倍,即0.5~0.75MPa。 • 油泵最大供油压力偏高是由于油泵限压阀卡滞造成的,应更换电动燃油泵。 • 油泵最大供油压力偏低是由于燃油滤清器堵塞、油泵进油滤网脏堵、电动燃油泵内部磨损、油泵限压阀关闭不严或调压弹簧过软造成的。

  27.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检测燃油供给系统保持压力 • 松开油管夹钳,恢复静态油压,取下油泵继电器跨接线使油泵停止运转,并等待30min,此时油压表读数即为燃油供给系统保持压力,应符合车型技术规定。 • 保持压力过低是由于电动燃油泵止回阀关闭不严、油压调节器回油口关闭不严或喷油器滴漏造成的。 • 保持压力检测完毕后再次复查静态压力,如果静态压力仍然偏低应更换油压调节器。

  28.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检测怠速工作压力 •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油压表读数即为燃油供给系统的怠速工作压力,一般为0.25MPa或符合车型技术规定。怠速工作油压偏高多是由于油压调节器真空管错装、漏装或漏气造成的,此时应先检视真空管安装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气部位,必要时予以更换。 • 检测怠速工作压力时,拔下真空管时油压应上升至0.3MPa,否则应更换油压调节器。

  29.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检测急加速压力 • 急加速至节气门全开时油压表读数即为燃油供给系统的急加速油压,一般急加速时油压应迅速由怠速工作时的0.25MPa上升至0.3MPa ,或符合车型技术规定。若急加速油压无变化,则可能是真空管插在了有单向阀的真空储气罐上(如刹车真空系统),应予以恢复。 • 若急加速油压与怠速油压差值小于0.05MPa,则说明在节气门全开时进气系统仍存在真空节流(例如节气门无法开至最大角度),应予以检修。

  30.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电动燃油泵的检修 • 电动燃油泵电阻的检测 • 测量电动燃油泵电源端子和搭铁端子间的电阻,即为电动燃油泵直流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其阻值应为0.2~3Ω,否则应更换电动燃油泵。 • 电动燃油泵工作状态检查 • 将电动燃油泵与蓄电池相连(正负极不得反接),并使燃油泵尽量远离蓄电池,每次通电时间不得超过10s(时间过长会烧坏电动燃油泵电动机的线圈)。如果电动燃油泵不转动,则应予以更换。

  31.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电动燃油泵供油量的检查 • 按安全操作规程拆除燃油分配管上的进油管; • 把拆开的进油管放入一个大号量杯中; • 用跨接线将电动燃油泵与蓄电池相连,此时电动燃油泵工作,泵送出高压汽油; • 记录电动燃油泵工作时间和供油体积,供油量应符合车型技术要求。一般经汽油滤清器过滤后的供油量为0.6~1L/30s。 • 检测电动燃油泵供油量时,应充分认识此项操作的危险性,操作现场应通风良好、断绝火源并准备好灭火器材。

  32. 9.6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 电动燃油泵进油滤网的维护 • 电动燃油泵在进油口处有一个进油滤网,用来过滤汽油中直径较大的杂质和胶质,保护油泵电动机。杂质和胶质较多时会影响电动燃油泵的泵油量,严重时会导致电动燃油泵无法吸油,此时需清洗油泵滤网和汽油箱。电动燃油泵滤网破损后应更换电动燃油泵总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