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56 Views
以行业为纽带 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 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以行业为纽带 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 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靳润成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发 言 提 纲. 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天津“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探索体制创新,加速职教集团建设. 以行业为纽带,统筹中高职人才培养. 改革招考制度,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新机制.
E N D
以行业为纽带 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 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以行业为纽带 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 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靳润成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发 言 提 纲 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天津“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探索体制创新,加速职教集团建设 以行业为纽带,统筹中高职人才培养 改革招考制度,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新机制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特色鲜明,与普通教育互补,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与天津市支柱产业密切结合,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在体系构建中,我市始终坚持以行业发展的方向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行业为纽带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通过统筹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之路。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特色鲜明,与普通教育互补,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与天津市支柱产业密切结合,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在体系构建中,我市始终坚持以行业发展的方向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行业为纽带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通过统筹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之路。
一、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天津“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天津“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中等职业院校 高职教育:我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26所,国家级示范校4所, 骨干校3所,在校生14.5万人,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 中职教育:中等职业学校122所,在校生近2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 生总数的50%,在省部级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已占 70%以上。 学生就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近年来全市企业新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去年召开的天津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见》(津政发〔2010〕46号)。
“十二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以国家职教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海河教育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四个新突破”、形成“一个新体系”,即“十二五”期间,要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有新突破,在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提升上有新突破,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构建上有新突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率和吸引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人才资源需求相衔接,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机制灵活、对外开放、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高标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探索体制创新,加速职教集团建设 • 以行业为纽带,统筹中高职发展已成为天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市在坚持依靠行业企业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以行业为依托,建立了10个中、高职教学相衔接,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相结合的“集约化、规模化”行业职教集团。每个职教集团的在校生规模都达到万人以上。
在市内6区,以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以各区社区学院为核心,在市内6区,以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以各区社区学院为核心, 整合区内中职学校,组建6个以社区教育为主的区域性的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的建立实现了对传统职业教育体制的变革,使单一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化,为中高职有效衔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职教集团的建立实现了对传统职业教育体制的变革,使单一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化,为中高职有效衔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以行业为纽带,统筹中高职人才培养 1.以行业岗位标准需求为依据,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2.依托行业,不断将新工艺、新技术及时充实到课程中 3.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目标,统筹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4.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平台,统筹中高职集约化集团化办学
1.以行业岗位标准需求为依据,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1.以行业岗位标准需求为依据,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几年来,我市坚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职业岗位变化 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中高职专业,调控与优化“3+2”和“五 年一贯制”的布局结构。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中高职教师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共同进行实地调研, 与企业专家一道,针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逐一进行细划、分解,确定专 业的核心能力,开发课程,形成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高度关注中高职教育 在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内涵、教学条件、 就业创业能力等全方面培养的延续与衔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建立以 贯穿专业教学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2.依托行业,不断将新工艺、新技术及时充实到课程中2.依托行业,不断将新工艺、新技术及时充实到课程中 针对现行的中高职专业指导目录口径宽窄不一,我市探索了中高职的专 业衔接按专业群宽口径对接,着力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不断将新工艺、新技术及时充实到课程中, 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同时统筹中高职的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依据行业不同层级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深化中高职教育相关专业实施“双证书”衔接制度,逐步实现证书的衔接管理,尝试了“可晋级”操作。推进中高职“双证书”一体化教学,现在我市90%以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可取得相应的 职业资格证书。
3.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目标,统筹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我们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高尚 的师德、优良的教风、现代企业意识和敬业精神,要求各校实事求是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市、校两级教师培训制度和交流制度。从2006年起,我市具有硕士学位毕业生到校任教,市教委每人补贴5000元,将他们送到企业一线为,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培训,然后再上岗任教。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派遣中职骨干教师到高职院校进行旁观学习与培训,到2015年,天津市“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高等职业院校将达到80%、中等职业学校将达到60%。我们还将聘请2500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职业院 校专职、兼职教师比例逐步达到1:1。
4.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平台,统筹中高职集约化集团化办学4.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平台,统筹中高职集约化集团化办学 现在已有5所高职院校、2所中职院校入驻海河教育园区。在园区后期建设上,将继续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突出体现“主体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功能多重性、后勤社会化、信息网络化、管理法制化、专业集约化、布局人性化”的特点和理念,全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教学链、行业链、利益链的全面融合。 力争在构建中职和高职融通、高职和本科衔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实践中,提供从中职、高职、技术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的完整职业教育路径的成功范例,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模数量、层次结构的需要。
四、改革招考制度,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新机制四、改革招考制度,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新机制 高职院校招考制度改革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选拔模式,从2008年起,我市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实行自主招生,到2011年,共有14所高职院校开展了自主招生改革试验。 自主招生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招生院校依法自主规定报考资格、自主组织专业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选拔不同类型学生到高职院校学习。
四、改革招考制度,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新机制四、改革招考制度,建立技能型人才选拔新机制 我们还实行了对中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高职院校获奖选手免试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职业院校学生学技能、比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中高职教育“3+2”对接、面向“三校生”的春季高考、自主招生、专升本等多种途径,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完整、内涵衔接、外延联系广泛的体系,为下一步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束语 天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继续坚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行业为纽带,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化的衔接,消除中高职衔接的体制性障碍, 建立一体化、连贯化的统筹中高职教育的管理机制, 切实打通中高职发展路径, 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人才资源需求相衔接的高标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