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44 Views
衝動小孩的自我控制訓練 --- 台北市立博嘉國小 ---. 黃奕偉 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 黃奕偉 臨床心理師 信箱: ywhuang@gandau.gov.tw. 主要業務 早期療育 特殊兒童 / 青少年心理情緒行為問題的處理 兒童青少年心理評估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 家長衛教 / 親職教育 台北各區駐校心理師. 衝動小孩的自我控制訓練. 關於孩子的「衝動性」. 大腦的自我控制功能失調 個性衝動,包括情緒、慾求等待,有可能是先天本性使然,也有可能是後天逐漸造成。 心智發展較慢.
E N D
衝動小孩的自我控制訓練---台北市立博嘉國小---衝動小孩的自我控制訓練---台北市立博嘉國小--- 黃奕偉 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
黃奕偉 臨床心理師信箱:ywhuang@gandau.gov.tw 主要業務 • 早期療育 • 特殊兒童/青少年心理情緒行為問題的處理 • 兒童青少年心理評估 •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 • 家長衛教/親職教育 • 台北各區駐校心理師
關於孩子的「衝動性」 • 大腦的自我控制功能失調 • 個性衝動,包括情緒、慾求等待,有可能是先天本性使然,也有可能是後天逐漸造成。 • 心智發展較慢
「自我控制功能不好」、「個性較衝動」、「心智發展較慢」,就會使得孩子在專注學習的表現、行為控制力、時間控制感、人事控制感、情緒控制能力、延宕滿足的能力受到影響….「自我控制功能不好」、「個性較衝動」、「心智發展較慢」,就會使得孩子在專注學習的表現、行為控制力、時間控制感、人事控制感、情緒控制能力、延宕滿足的能力受到影響….
(A)大腦的自我控制功能失調---ADHD自我控制功能失調的成因?---(A)大腦的自我控制功能失調---ADHD自我控制功能失調的成因?---
大腦神經生理的異常 ↓ 自我控制能力異常 ↓ 外顯症狀(難以專注、過動、衝動)
ADHD常常分成三類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陷型(發呆型) 過動/衝動型(跳跳虎型) 混合型(會發呆的跳跳虎)
(B)如何了解小孩的性情特質 活動量—指孩子一天活動中,所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與活動頻率多寡。 規律性—指孩子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機能的規律性。 趨避性—指孩子首次接觸的人、事、物、環境與情況等新刺激時,所表現的接受或退縮的態度。 適應性—指孩子對新的人、物或環境適應的難易或所需要時間的長短。 堅持度—指一個人正在做或者正想做某做事,卻遭到外來的阻礙時,克服這阻礙而持續下去的程度。 注意力分散度—因另一刺激而分散對原來活動的注意力之程度。 情緒本質—正面情緒(快樂、友善、和悅)和負面情緒(不快樂、不友善、不和悅)之間的比例。 反應閾—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反應強度—對外界或內在刺激的反應程度,亦即喜、怒、哀、樂、需求和意思表達的強 度。
讓人感覺脾氣很衝的孩子… • 挫折忍受度差 • 情緒反應大,包括焦慮、生氣等 • 缺乏耐性,無法等待 • 會罵人 • 會打人
(C)心智發展慢 • 智力發展落後 • 語言發展遲緩 • 社會認知發展遲緩
認知---行為治療 • 認知 • 常用問句/自我叮嚀語 • 如果別人對你…,你會怎麼樣? • 如果你老是對別人…,別人會怎樣? • 你那個樣子好可怕/討厭,別人會不喜歡… • 你想要做什麼?怎麼做比較好? • 我可以做得到… • 在說/做以前,我必須好好聽/想/做 • 正向思考 • 問題解決策略 • 行為 • 古典制約 • 刺激---反應 • 操作制約 • 正增強 • 負增強 • 剝奪 • 處罰
A、正增強 B.處罰 C.剝奪 D.負增強
操作制約的基本觀念 此次(包括先前)的行為結果 會影響下次行為出現的可能性
古典制約 原始刺激 → 反應 類似刺激+原始刺激 → 反應 類似刺激 → 反應
是「認知」影響行為?還是「行為」影響認知?是「認知」影響行為?還是「行為」影響認知? • 輕微ADHD,或者還能講的孩子? • 較嚴重的ADHD,或者講不懂的孩子?
自我控制訓練 • 從外控到內控 • 從六大主題著手
自我控制訓練的六大主題 • 注意力缺失篇 • 行為控制篇 • 慾求等待篇 • 情緒控制篇 • 同心協力篇 • 職能活動篇
行為控制篇 方法/遊戲 • 調整「喚起」的程度,過低過度都不好。 • 培養控制感,包括大肢體、手部、時間等,一旦配合「競爭」情境,難度將會更高,但成效相對的也會提升﹗ • 磨耐性 • 讓「行為」接受「認知」的指揮 • 動作抑制法 • 自我警示法 • 危險行為的控制
時間控制感 時間控制感不僅影響到生活作息的規劃能力,也影響到一個人行為穩定性的品質,例如會不會毛毛噪噪、虎頭蛇尾、拖拖拉拉等…
時間控制感的訓練 • 穩定的生活作息 • 訓練基本時間概念
作息概念的培養 • 牽涉到時間概念 • 牽涉到時間控制感 • 牽涉到分類組織與計畫能力
還有一種控制感,是關於對周遭人事的控制感 • 管教態度是否一致? • 生活作息是否穩定? 生活是否夠穩定,會影響孩子時間控制感、人事控制感的發展﹗
培養工作耐性 • 串珠 • 分豆子 • 拼圖 ……………….配合增強或剝奪概念
讓「行為」受「認知」指揮 • 手指謠、一二三木頭人 • 自我叮嚀法:「上課眼睛看老師」、「嘴巴閉閉」、「小手放膝蓋」、「我有沒有做我應該做的事」、「我不碰不該碰的東西」、「停看聽→行動」…。
危險行為的控制 以危險物品為例,「我不碰不該碰的東西」 1.腦力激盪,想想家中或教室的東西,哪些東西不該碰?包括「危險物品」、「老師的東西」 2.危險距離的訊號→任何形式,包括叉叉、哨聲、拍板聲、老師可怕的聲音、可怕的臉… 3.右手抓左手、雙手插口袋、小手揹揹 4.當雙手不聽使喚?再想想可怕的臉﹗可怕的事﹗
慾求等待篇 方法/遊戲 • 災難法 • 輪流等待法 • 付出代價法 • 媒介控制法 • 自我叮嚀法 • 轉移注意力 • 創造性思考 • 示範法
災難法 • 你再一直吵,我就把給你的踢踏貼紙都收回來… • 你再一直吵,我就把遊戲機送給隔壁的玩… • 你再一直吵,等會連去逛街吃冰都不要… • 你再一直吵,我等會連代幣都不給你… 主要原理:剝奪、反應代價、隔離
付出代價法 • 請你拿○○來換﹗ • 如果你不能等到週六,非得要現在換,那請你拿兩倍代幣來換﹗ • 你一直吵要這個水壺,那我也請你讓哥哥跟你交換…東西
媒介控制法 媒介:藉助外在事物的過程,提醒個案等待的過程 • 聽完一首歌、二手歌…。 • 等一件事完成,例如「等我洗完碗」、「你去拼圖」、「你去拼圖」。 • 給予代幣滿足,「我現在沒辦法帶你去,但我可以給你五個代幣(暫時性滿足)。如果你再吵,我連五個代幣都不給你﹗(災難法)」 • 分段給予:「你只要能等10分鐘,我就給你一個代幣。」
自我叮嚀法 將災難法化成內在語言,並配合正向語言 • 「我可以再等一下,不然我就沒得吃」 • 「我不能全部吃完,否則會拉肚子」 • 「等會爸爸要是不高興,事情會更麻煩」 • 「我可以學習等待,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可以配合乖寶寶圖卡+文字提醒
轉移注意力 借助其他人事物 • 玩其他東西、百寶袋。 • 幫忙做事,簡單代工。 • 請某人打電話進來聊聊天、講故事、分享個案正向的經驗。
創造性思考 先假想慾求內容,如何計畫與滿足? • 「我等會想要吃…」上網去查吧,時間可以拖得更久。 • 「我等會想要做的房子…造型、顏色、家具」 • 「我等會要選哪一台車?我選哪種武器?」
示範法 • 藉助說故事來教育 • 扮家家酒
無法等待的孩子,常會讓人覺得很番很吵,請大人不要先被小孩子很番很吵的樣子激怒了。如果這樣的話,你一定想不出好方法﹗無法等待的孩子,常會讓人覺得很番很吵,請大人不要先被小孩子很番很吵的樣子激怒了。如果這樣的話,你一定想不出好方法﹗
情緒控制篇 方法/遊戲: • 音量微調控制器 • 生氣事件排行版 • 我是風度達人 • 提示法 • 與緊張焦慮和平共處 • 系統減敏感 • 貴賓區 • 轉移注意力 • 替代法 • 同理心訓練 • 問題解決、自我肯定法
音量微調控制器 • 手勢高低法 • 手勢噓聲法 • 收音機法
生氣事件排行榜 對於容易動怒的孩子,好像對什麼事情都很容易生氣。因此,讓他練習覺察對不同事件的生氣強度(哪件事比較大條?),讓他瞭解「氣死了、很生氣、生氣、有點生氣」的差別…從有點生氣的事情,開始學習原諒對方…。
我是風度達人 • 讓他連戰連敗…等待他的風度出現 • 生氣控制激怒法(小心倫理的問題) 1.「我是不小心的」 2.事先協調好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