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蔡維謀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秘書長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外傷預防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高級心臟救命術聯合委員會委員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碩士 教育部部定講師.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根據衛生署歷年死亡原因統計,兒童事故傷害死亡率已連續多年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民國 89 年, 1-14 歲因事故傷害而死亡的人數有 476 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0.73 人 1-4 歲每十萬人口死亡率高達 15.45 人,而 5-9 歲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 8.15 人.

ron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蔡維謀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秘書長 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外傷預防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監事 中華民國高級心臟救命術聯合委員會委員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碩士 教育部部定講師

  2. 兒童意外事故傷害 • 根據衛生署歷年死亡原因統計,兒童事故傷害死亡率已連續多年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 民國89年,1-14歲因事故傷害而死亡的人數有476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0.73人 • 1-4歲每十萬人口死亡率高達15.45人,而5-9歲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8.15人

  3. 外傷性意外傷害 • 跌落傷 不當跳躍, 模仿動作 • 碰撞傷 擦傷,裂傷 • 燒燙傷 住宅火災,玩火,洗澡,熱水熱湯,電熱器 • 頭部外傷 • 骨折

  4. 非外傷性意外傷害 • 中毒 清潔劑、殺蟲劑、蟑腦丸、化妝品、藥物 • 誤食 硬幣、玩具、 鈕釦、訂書針、戒指、別針、 水銀電池 • 溺水 海邊、游泳池、池塘、施工工地、浴盆

  5. 處理原則 • 無生命徵象時立即開始CPR • 注意自己安全 • 趕快求救 • 如有外傷,先包紮止血並蓋住傷口 • 併有骨折時先固定,搬運時需特別小心 • 燒燙傷:沖、脫、泡、蓋、送 • 緊急急救後立刻送醫

  6. 處理原則 • 將引起中毒物移開 • 若為氣體中毒應注意通風 • 小心氣爆 • 沾到毒物時用大量清水沖洗 • 化學物勿嘗試以酸鹼物質中和 • 儘量辨別毒物或將殘留物送檢

  7. 運動傷害 • 因運動而導致身體使用過度,累積疲勞,疼痛難以排除的狀態 • 過度使用症候群 • 反覆相同的動作,使得集中接受剌激的部位產生疼痛的症狀 • 一般性疲勞至多二天左右即可改善 • 兒童休息時仍有強烈疼痛,無法進行平常的活動時,應視為警訊

  8. 跌撞傷 • 基本急救處置 (R.I.C.E.) • Rest – 休息 • Icing – 冷敷 • Compression – 壓迫 • Elevation – 抬高 • 如外表變形,有強烈疼痛、紅腫,可能是骨折、脫臼安韌帶受傷等,應儘早送醫 • 應先包紮及固定 • 若傷口髒污應先沖洗,用乾淨手帕或紗布覆蓋傷口

  9. 跌撞傷 • 冰敷方式:以膠袋裝冰塊,外包毛巾,在受傷疼痛部位敷約十五分鐘,如仍疼痛可反覆冰敷 • 過度冰敷可能會引起凍傷 • 可使用冷卻噴霧劑 • 急性期避免泡熱水澡 • 紅腫消失後可改為熱敷

  10. 肌肉扭傷 • R.I.C.E.原則 • Rest 休息 • Ice packing 冰敷,24-36小時內,每隔5-10分鐘冷敷10-15分鐘,最多不超過20分鐘 • Compression 加壓,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 • Elevation 抬高患處

  11. 肌肉酸痛 • 乳酸堆積造成肌肉酸痛 • 熱敷最有效,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將乳酸帶走,增加氧氣供應,減少疼痛 • 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或按摩

  12. 扭傷與抽筋 • 扭傷乃指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或滑液膜因外力之直接或間接作用而受損,產生疼痛、腫脹、瘀血 • 抽筋乃指肌肉的疼痛性痙攣,肌肉強力收縮而致變硬、疼痛

  13. 眼睛撞傷 • 無強烈自覺症狀,初期很難由外表察覺 • 外傷,眼窩骨折 • 視網膜震盪症 • 視網膜剝離 • 前房出血

  14. 眼睛受傷 • 眼睛劇烈疼痛 • 可能看見傷口或眼睛充血 • 部份或全部視力喪失 • 流出血或清澈液體 • 切忌碰觸眼睛或隱形眼鏡或揉眼睛 • 以眼罩覆蓋患眼 • 儘速送醫

  15. 眼睛異物 • 不要搓揉眼睛 • 切忌碰觸任何已剌穿或嵌於眼球的異物 • 用手指輕撥開眼瞼檢查每一部份 • 用水沖洗眼睛將異物沖出 • 避免進一步傷害

  16. 鼻部撞傷 • 鼻骨骨折 • 流鼻血

  17. 流鼻血 • 小孩鼻出血主要是鼻孔癢引起打噴嚏,強勁氣流傷害血管叢造成鼻出血 • 挖鼻孔易傷害脆弱的鼻粘膜而導致出血 • 年老者可能因降血壓藥物引起微血管末梢擴張,易發生鼻腔內出血 • 外傷 • 過敏反應

  18. 流鼻血 • 頭部後仰,血液倒流入喉部使患者感到噁心,可能引起嘔吐 • 可能吸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 局部施壓,捏緊鼻翼 • 在上唇及牙齦處放置10X10平方公分的紗布,身體呈坐姿頭微向前傾 • 用冰敷

  19. 骨折 • 發生骨折時應先固定再送醫 • 骨折時沒有夾板,可使用硬紙板,報紙,雜誌,樹枝,拐杖,直木條,門板等代用品 • 可用軀體或健側當固定板

  20. 閉鎖式骨折 • 保持病患靜止,不隨便移動 • 固定受傷部位 • 可將受傷肢與健康肢綁在一起 • 馬上送醫 • 每十分鐘檢查繃帶外圍循環,必要時稍放鬆

  21. 開放性骨折 • 以乾淨敷料覆蓋傷口,施壓控制出血 • 不要在骨骼突出處施壓 • 傷口周圍以敷料墊高 • 小心以繃帶包紮及固定 • 運送時小心支撐患部

  22. 踝關節脫臼 • 脫臼的遠端和近端都必須固定 • 可用毛毯、枕頭或厚衣物包裹小腿下段至整個腳掌以達固定效果 • 絕不可再走路 • 儘快送醫

  23. 出血 • 大動脈出血超過體內血量40%會造成死亡 • 取決於出血速度 • 休克症狀 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冒冷汗,心跳加速,意識不清

  24. 出血之處置 • 壓迫及抬高止血法 • 夾板固定法 • 近端動脈壓迫法 • 充氣式抗休克褲 • 止血帶

  25. 出血之處置 • 一般軀幹上傷口出血,可使用直接加壓止血法止血 • 不鼓勵一般民眾使用止血帶止血法,不當使用易造成嚴重的組織、神經及血管之損傷,而致肢體壞死 • 當其他方法無法控制,四肢大出血時方採用 • 未受訓練者不宜使用

  26. 出血之處置 • 使用止血帶止血,可能使末梢組織壓碎傷害及缺血壞死,減低截肢再植入存活機會 • 勿用於關節上 • 儘快送醫以免末端肢體缺血壞死 • 部位須外露,並標示清楚

  27. 傷口處理 • 大量出血則先止血 • 輕微創傷,傷口外周圍皮膚用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以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清洗 • 傷口很大很深則避免清洗時污染,應儘速送醫

  28. 開放性傷口 • 勿嘗試將外露之腹部器官推回腹腔內,因會導致感染和損傷 • 勿以手接觸器官,應以潮濕乾淨之紗布覆蓋 • 儘速送醫

  29. 斷肢 • 將斷肢部份和其他異物分開,用生理食鹽水清洗 • 不要浸泡 • 用無菌紗布吸乾 • 不當清洗易致感染及組織水腫

  30. 斷肢 • 先控制出血 • 截肢端用敷料包紮直接加壓 • 斷肢用生理食鹽水潤濕的敷料包裹,置於清潔塑膠袋中密封,放入有冰水及冰塊的容器中 • 儘速送至有做顯微手術的醫院

  31. 燒燙傷 • 沖、脫、泡、蓋、送 • 一、二度灼傷應以冷水沖泡,能阻止組織內灼傷的進行,減少灼傷的深度,減輕疼痛程度 • 絕不可以嘗試用任何化學藥品來中和處理 • 酸鹼中和會產生熱,導致更多的傷害

  32. 燒燙傷 • 不可以塗抹醬油或油膏,易感染而發炎,送醫治療時必須清除,會造成進一步疼痛 • 意識清醒時可給予水或飲料 • 已意識不清或昏迷時不可給予任何飲料

  33. 指甲剝落 • 不要強拔下來 • 用紗布覆蓋傷口 • 送醫

  34. 釘子剌入 • 傷口流血不多時不必止血 • 流血可將帶入之細菌及污物排出 • 送醫消毒並施打破傷風預防針

  35. 刀、木片剌傷 • 不要嘗試將刀拔除,因為會導致出血及空氣進入,也可能傷及附近的組織 • 用無菌的厚紗布覆蓋於刀的四周,在刀口邊緣直接加壓予以止血 • 將環形墊放在傷口周圍,以膠布固定剌穿物

  36.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校園環境 • 排除危險物 門上玻璃 遊樂設備 遊樂場上破洞或突起物 • 設備維護 保護裝置 遊樂設施定期良好維修 有效之煙霧偵測器 校園設備維護小組

  37.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校園環境 • 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及設備 水泥運動場地加軟墊 運動時加戴頭盔 門窗加鎖 金屬探測器 加強燈光照明 建築物死角

  38. 校園意外預防 政策及規範 • 成立小組定期回顧及檢討意外傷害事件 • 建立校園安全稽核機制 • 以傷害事故報告為參考建立傷害防治政策 • 設定傷害事故反應及處置指引以供教職員參考 • 加強條例規範,特別是運動及休閒方面 • 每月針對校園設施作例行檢查

  39. 校園意外預防 改變行為模式 • 針對教職員施以傷害防治教育 • 教導教職員如何完成傷害事故報告,並評估其效率 • 教導體育老師、教練及其他教職員急救及CPR • 在學生下課及休息時間加強監督 • 訓練學生如何排解紛爭 • 為學生安排校圍安全及傷害防治之課程

  40.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