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949 Views
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 ——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理念与政策思考.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胡东升 2004 年 11 月 5 日. 一. 什么是 “ 可持续发展 ” ?. 二. “ 中小企业 ” 及其 “ 发展地位 ” ?. 三. 为什么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潮流? —— 现代中小企业 发展理念及其理论基础. 四. 现代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 ?. 五. 实践科学发展观 是否需要 中小企业 ?. 六. 怎样发展中小企业 ? —— 政策思考. 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命题. 一. 什么是 “ 可持续发展 ” ?.
E N D
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 ——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理念与政策思考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胡东升 2004年11月5日
一. 什么是 “可持续发展” ? 二. “中小企业” 及其 “发展地位” ? 三. 为什么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潮流? ——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理念及其理论基础 四. 现代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五. 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否需要中小企业 ? 六. 怎样发展中小企业 ?—— 政策思考 中小企业与可持续发展命题
一. 什么是 “可持续发展” ?
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内涵 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多种多样。最常见、最普遍的是“环境学派”观点,主要出自人类对自然生态和生存环境破坏与恶化的忧虑和关注。另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是“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忧虑和关注的焦点还包括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动与衰退问题。 然而,这些观点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全面的偏解 。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思想的彻底反省和批判,即“发展”概念必须超越狭窄的经济增长范畴,必须尊重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尊重不同区域群体根深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尊重人类与其生存区域空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人类社会多样化、多维性价值体系的整体实现、谐调和可持续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多重目标(1)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 (1)经济需要:包括能够获得足够的生产及生活资料,拥有可靠的经济安全保障。 (2)社会和健康需要:包括在一个具有自来水、卫生、排水、交通、医疗、教育和儿童培养服务的社区中,拥有一所健康、安全、可靠、可承受得起的住房,并拥有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生态环境,拥有人类自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生活的公正、平等的选择权和管理参与权。 (3)文化需要:包括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的教育权利,以及对多样性文化需求的充分选择空间。 (4)政治需要:包括对人权、政治权利、法律环境与权利、社会生活权利、管理参与权利的广泛尊重。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多重目标(2) …… 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1)最低限度地使用或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将各种矿物燃料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代之以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对稀有资源的浪费(减少使用、再利用、再循环使用和回收),减少对包括文化、历史和自然资产在内的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 (2)对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城市地区以可持续的方式对淡水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对任何获得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开发,都必须保证它们可持续的生态足迹。 (3)工业垃圾、城市废物等应保证限制在当地和全球(废物池)环境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包括可再生废物池、非再生废物池。
2. 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目标与实践要求 (1)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实践要求: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体现人类自身价值,体现社会整体价值,体现可持续原则,体现发展主体性与多样性,体现区域协调性和空间开放性体现人类自身价值,体现社会整体价值,体现可持续原则,体现发展主体性与多样性,体现区域协调性和空间开放性 1、以人为本 就是推动人类社会价值的整体实现和共同进步。 2、多维发展目标 包含政治、社会、人文、文化、资源、环境及空间等多维价值的整体改善与发展。 3、可持续进步 包括经济、社会、人文、文化、资源、环境和空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实践性与多样性“发展”是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广泛而因地制宜的社会实践和多样探索。 5、空间开放性 是现代发展理念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所要求的。
6、社会主体性区域社会群体是发展实践的真正主体,拥有发展的参与权和选择权。6、社会主体性区域社会群体是发展实践的真正主体,拥有发展的参与权和选择权。 7、动力内生性 影响和推动区域发展的最核心动力来于区域社会群体及区域空间环境本身。区域内生动力与区域外部力量相互联系、交融,互为影响和消长。 8、广泛参与机制 现代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相关群体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包括政府、企业、经营者、学者、名流、其他群体和个人,包括协会、社会组织、区域空间组织和其它公共机构。 9、组织与管理创新社会群体组织与管理能力是重要的发展条件之一,它包含对组织和制度不断创新的要求。 10、政府职能转变 新的发展理念强调市场主体性、社会参与性和政府服务性,强调建立“更有效、更负责”的政府管理职能。
观 点: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种应付经济与环境危机的临时方法,也不是一种时髦的商业拼贴画或政治广告,不是一种竞争手段,更不是一种新的“交钥匙”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理念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文明价值观、一种社会生存态度,是关于人类社会活动“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的一种伦理思考。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和起码的能力去思考文明的存在方式和文明的未来道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证明了人类社会的这种思考能力和人类文明的选择方向,证明了我们可以也能够更广泛地尊重他人、尊重文明所依存的环境与空间,能够将人类文明带向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和谐共存、更加持续的明天。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和起码的能力去思考文明的存在方式和文明的未来道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证明了人类社会的这种思考能力和人类文明的选择方向,证明了我们可以也能够更广泛地尊重他人、尊重文明所依存的环境与空间,能够将人类文明带向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和谐共存、更加持续的明天。 在多重内涵和目标措施的可持续发展命题中,“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关键要素和战略选择;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与文明价值,这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
二. “中小企业”及其“发展趋势” ?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1. 国际上没有关于“中小企业”概念的权威、统一定义。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什 么 是 ﹃ 中 小 企 业 ﹄ ? • 至2003年2月之前,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一直沿用1987年颁布的国有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方法,即以生产能力、设备能力或固定资产规模为划分指标,其它行业以此为据。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行业的企业规模划分方法有150多种,极为复杂,也最“以物为本”。 • 2003年2月国家四个部、委、局联合制定颁布了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暂行规定),新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五大类。新标准虽然突出了职工人数,但标准远远高于国外普遍水平。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我国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暂行规定2003.2.29 )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资料来源:根据《欧洲中小企业调查》(荷兰EIM中小企业咨询研究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中小企业融资》 (陈晓红、郭声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等整理。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 世界各国和地区有关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不尽相同,但通行的做法是以从业人员指标为划分核心,一般在 500人以下,辅以资本金或营业额两项指标加以区分。 • 我国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给中小企业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小企业宏观管理 ,特别是开展国际对比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和不便。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忆往昔、峥嵘岁月…… • 在整个资本主义快速扩张的黄金时代,引导世界经济学和企业发展模式的主流思想一直是崇尚与追逐巨型企业、跨国集团、全球公司,以及高度集聚的大型工业化地区。 • 世界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 Schumpeter)认为“中小企业没有任何前途”。 • 直到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主流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政治家都毫不怀疑地宣称“中小企业已经陈旧过时”,一致预见并宣扬“中小企业将不可避免地从历史舞台上最终消失,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服务领域”。 • 在全球化、巨型化和技术不断复杂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注定要消亡的失效生产形态,最多是“一种完全在大企业控制下喘息残存、无足轻重的边缘附庸”。 2.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潮 流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然而,历史的发展…… • 却却相反,中小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创造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包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以及韩国、台湾、香港等许多新兴发展国家和地区。 • 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 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 • 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 •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相对发达省份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2.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潮 流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2. • 中小企业对为现代社会生活提供了: • 70%以上的消费产品 • 85%以上的服务产品 • 50%以上的工商税收 • 40-60%的进出口贸易 • 为大企业提供了 40%以上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 • 创造了 70%的社会就业机会 • 全社会 60%的创新与发明是由中小企业完成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潮 流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中国中小企业“概念性”数据 3.
4. 创业活动是经济与就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创 业 精 神 与 创 业 活 力 资料来源: GEM 全球创业观察2002年中国报告,伦敦商学院、美国百盛学院、清华大学,2003
创业精神与创业类型 : 2001年 生存型创业 机会-价值型创业 • 中国: 60% 40% • GEM-37国: 33% 67% 创业活动与就业增长 : 1997-2001年 国有经济部门 私营部门 • 全国: - 5343 万 1407 万 资料来源: GEM 全球创业观察2002年中国报告,伦敦商学院、美国百盛学院、清华大学,2003
创业精神与区域活力 :CPEA 指数 资料来源: GEM 全球创业观察2002年中国报告,伦敦商学院、美国百盛学院、清华大学,2003
创业精神与区域活力 :区域差异(2001年 CPEA指数) 2001年全国CPEA指数平均水平:9.32 户新私营企业/每万成年人口 (18-64岁) 私营企业创业活动 高活跃地区(> 9.3) 一般活跃地区(> 5.0) 不活跃地区(> 2.5) 沉寂地区(< 2.5) 资料来源: GEM 全球创业观察2002年中国报告,伦敦商学院、美国百盛学院、清华大学,2003
创业精神与区域活力 :区域差异(2003年 CPEA指数) 2003年全国CPEA指数平均水平:10.43 户新私营企业/每万成年人口 (18-64岁) 私营企业创业活动 高活跃地区(> 10.4) 一般活跃地区(> 5.0) 不活跃地区(> 2.5) 沉寂地区(< 2.5) 资料来源: GEM 全球创业观察2004年中国报告,伦敦商学院、美国百盛学院、清华大学,2004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37.6 24.3 21.7 16.6 全国 东部 西部 浙江 西部中小企业空间活动密度特征 各地区企业密度* (企业数/每千居民) 从区域社会群体的创业 精神、创业活力 及企业活动 密度角度 观察, 西南 的四川、 重庆及 广西三省区 的企业密度 接近全国平均 水平。而贵州、 西藏、甘肃、宁夏和 青海五省区企业活动密度最低。 18.1 18.0 15.6 内蒙古 16.0 新疆 甘肃 16.6 16.3 宁夏 22.8 15.2 青海 21.4 陕西 西藏 重庆 四川 13.4 21.1 16.8 贵州 (1996/97年) 云南 广西 *:“企业”范围:1996/97年所有工业企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及建筑业企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0 》整理,CIECC ,2001年7月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5.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地 位 *:各国数据:1996-98年。中国:1999年中小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总量比重。 资料来源: 根据《PME et Developpement local》(胡东升,2000)及其它方面资料整理,2001年7月,CIECC。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5.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地 位 *: 中国的“企业”范围:1999年所有工业企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业企业。 资料来源: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人类发展报告-2000》、《欧洲中小企业调查》(2000)、胡东升(2000)及其它资料整理,CIECC ,2001年7月。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5. •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具有许多大企业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 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实力单薄,更容易受到不利经营环境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地 位
由于自身实力弱、资金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等缺陷,创业-成长期中小企业的死亡率非常高。由于自身实力弱、资金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等缺陷,创业-成长期中小企业的死亡率非常高。 对美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 *,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 68%的企业在第一个 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 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 10年。在法国,新办企业第 5年的成活率仅 41%。 因此,要促进中小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使中小企业具有足够高的成长性。而中小企业创业的第一个 5年是企业最困难、也是最需要扶持 —— 特别是资金与税收扶持 —— 的阶段。 成活率(%) 100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 (成活率) 法国中小企业 美国中小企业 41 100 32 80 19 13 60 企业寿命(年) 4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资料来源:根据《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国家经贸委联合课题组,2001年4月)、胡东升(2000)等资料整理, CIECC,2001年7月。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5. • 为使中小企业克服自身的弱点,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功能和作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 采取各种措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识,成为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已成为众多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性政策。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潮 流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5. 世 界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潮 流 注: “” 表 示 一 国 对 该 项 政 策 的 选 择 资料来源: 根据《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69期)等资料整理。
三. 为什么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潮流? ——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理念及其理论基础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中小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与文化生活的最基础组织单元、最具活力的组织要素;现代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
1.现代规模经济理论: 2.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3.现代经济发展理论: 4.现代消费理论与市场理论: 5.现代文化发展理念: 6.现代空间发展理念: 7.现代社会发展理念: 8.现代就业理论: 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10.现代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理论: 11.现代企业组织与企业管理理论: 12.现代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思潮: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适度规模,最佳规模,交易/组织费用 专业化分工,协作,合作竞争,风险分散 供应学派,新兴产业,经济生态,经济民主 差别化、个性化,细分化,地域性、文化性 文化载体性、地域性、多样性、创新性 多样性、地方化,区域发展权、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多维价值,整体进步,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是创造社会就业的主体 创业精神,创造性劳动,广泛就业,综合发展 技术创新进步与中小企业发展互动机制 企业精神,企业生活,扁平化,新型劳资关系 企业价值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组织 资料来源: 胡东升(2000)
多维价值发展目标: - 政治目标 - 经济目标 - 社会目标 - 人文目标 - 文化目标 - 资源环境目标 - 空间目标 - 整合结构 内生动力: - 政治力量 - 经济力量 - 社会力量 - 人文力量 - 文化力量 - 资源环境力量 - 空间结构力量 - 区域群体组织力量 广泛参与机制: - 区域执政管理者 - 企业家、经营者 - 社会名人、精英 - 社会事业工作者 - 社会群体、个人 - 协会及社会组织 - 公共权力机构 - 区域空间组织 区 域 社 会 组 织 能 力 作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最基本单元 区域中小企业 在区域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 外生动力与环境变量: -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与发展 - 科技进步与知识创新 - 政府职能与社会组织结构变化 - (国际)公共权力机构影响变化 - 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资本影响 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现 代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的 理 论 基 础 | 现 代 区 域 发 展 理 念 ——多样性、开放性的区域社会多维价值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与可持续进步 资料来源: 胡东升(2000)
世界中小企业发展潮流是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最新理念的综合体现;世界中小企业发展潮流是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最新理念的综合体现; 体现了“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进步、激发有效供给、新兴产业发展、适度最佳规模、合作竞争、专业化分工协作、经济生态平衡与可持续进步”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体现了“以人为本、多维价值、文化性、创新性、多样性、生态保护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体现了“以人为本、广泛就业、参与性、创造性、经济民主与发展权利”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四. 现代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中小企业的发展机制与作用 - 中小企业的 大量创建与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 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现代 中小 企业 发展 的 理论 基础 中小企业 发展 对 可持续发展的 负面 影响作用 中小企业 发展 对 可持续发展 的 积极 推动作用 中小企业 创业与发展的 条件与环境基础 资料来源: 胡东升(2000)
区域社会群体的创业精神与活力 区域企业文化与企业家孵化环境 企业创业与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创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与信息扶持 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条件 区域资源、环境与空间背景条件 外部宏观环境条件及其变化 各类中小企业的不同特性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中小企业的发展机制与作用 - 中小企业 大量创业与 健康发展的 条件与 环境基础 资料来源: 胡东升(2000)
创造就业、促进个人充分发展(发展权) 1 促进地方社会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和发展 2 促进地方资源开发、增值、就地再投入 3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区域工业化进程 4 推动城镇建设,促进区域城市化进程 5 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产品与服务创新 6 扩大供给与需求、提高地方市场活力 7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8 9 扩大税收和对外贸易,提高地方经济实力 10 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11 促进区域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多样性发展 12 促进地方文化与空间意识的觉醒 促进参政议政意识,完善地方政治生活 13 14 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中 小 企 业 的 发 展 机 制 与 作 用 | 中小企业 对 对区域 可持续发展 的 积极 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 胡东升(2000)
1 社会劳动保护与生产安全问题 中小企业 对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的 负面 影响作用 使用童工与黑工问题 2 浪费与破坏资源问题 3 土地浪费问题 4 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问题 5 市场秩序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6 产品及服务信用问题(假冒伪劣) 7 金融信用问题(拖欠、逃债) 8 税务信用问题(偷税、漏税) 9 10 文化与社会利益冲突问题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中 小 企 业 的 发 展 机 制 与 作 用 | 资料来源: 胡东升(2000)
五. 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否需要中小企业 ?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要素: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就业 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发展…… 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点及资源主体: 大型国有企业 / 外资企业 / 中小企业 ?政府资源 /国外资源 /社会资源 ?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1. 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取向及其支撑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目标取向: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2. —— 以西部大开发为例 • 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五年里,国家在西部大约投入了2000亿元(国债),主要投在基础设施、大型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和大型国计民生工程项目中。 •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 • 第一个十年: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 • 第二个十年:将进入重点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 • 谁来支撑这样的经济发展 ? 用什么资源来支撑这样的经济发展 ?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 在资本流动和投资活动中,民间资本是最雄厚的力量。据专家研究表明,仅浙江就有 3500亿元民间资本处于“休眠态”,全国民间资本供给总量最少也在10 万亿元以上。 • 另一方面,2002年全国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到 17万亿,贷款余额 13万亿。 • 因此,不论从社会资本发展需要来看,还是从政府方面减少资金压力来看,吸引社会资本、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建设西部,都是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六. 怎样发展中小企业 ?—— 政策思考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1. 核 心 观 点 现代中小企业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企业规模现象,更不是一种 时髦权宜之计。它是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 理念的综合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地方化已成为20世纪80 年代以来最重要的世界性发展潮流,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中小企业在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 能和作用,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大量中小企业的不断涌现、发展及退出过程,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CIECC大纲研究命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分析主要结论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自身素质、资金能力、区域地位、和外部发展环境上,都处于弱势和不利位置;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滞后,是与薄弱的市场经济基础、落后的市场经济体系、僵化的体制与观念环境等密切相关的。 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需要发展以社会资源为主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 中小企业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长远的影响作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应成为国家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