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68 Views
好攝之徒. 器材篇:認識相機. DSLR 數位單眼. DC 數位相機. EVIL 無反光鏡單眼. 相機內部結構. 五稜鏡. 觀景窗. 感光元件 ( 影像感應器 ). 反光鏡. 相機外部結構. 閃光燈. 模式轉盤. 快門按鈕. 鏡頭. 遮光罩. 曝光補償鍵. 內閃按鈕. 曝光鎖定鍵. 觀景窗. 防手震開關. 螢幕. 照片瀏覽. 器材篇:認識相機. LOMO 相機. 手機、平板電腦. 器材篇:片幅的比較. 1. 感光元件 ( 影像感應器 ). 器材篇:片幅的比較. 2. 片幅大小的影響
E N D
器材篇:認識相機 DSLR 數位單眼 DC 數位相機 EVIL 無反光鏡單眼
相機內部結構 五稜鏡 觀景窗 感光元件 (影像感應器) 反光鏡
相機外部結構 閃光燈 模式轉盤 快門按鈕 鏡頭 遮光罩
曝光補償鍵 內閃按鈕 曝光鎖定鍵 觀景窗 防手震開關 螢幕 照片瀏覽
器材篇:認識相機 LOMO相機 手機、平板電腦
器材篇:片幅的比較 1.感光元件(影像感應器)
器材篇:片幅的比較 2.片幅大小的影響 大:畫素較高、影像較細膩、器材較重 小:畫素較低、影像顆粒感較明顯、器 材較輕 片幅大小會影響搭配鏡頭的選擇喔!
器材篇-像素的迷思 1.像素高不等於解析度好! 需考量片幅大小與鏡頭解像力好壞! EX:DC的1000萬 VS. DSLR的600萬
器材篇-像素的迷思 2.像素計算 EX:4928X3264=16084992=1600萬 DPI300下,A4尺寸為2480X3508=860萬 4x6照片為1800x1200=200萬 3.高像素的優勢: 放大檢視細節較清楚、便於裁切
器材篇:鏡頭 1.解讀鏡頭-焦距與光圈 望遠端 廣角端 光圈 焦距
器材篇:鏡頭 2.廣角、望遠的比較
器材篇:鏡頭 3.魚眼鏡頭:逗趣特效
器材篇:鏡頭 4.微距鏡頭:貼近被攝物做特寫拍攝 ※最近對焦距離:感光元件至被攝物之間的距離 感光元件 (影像感應器)
器材篇:鏡頭 4.微距鏡頭 解析度佳畫質好!!! 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2564?from=fb_et_share
器材篇:鏡頭 4.微距鏡頭 DC請愛用小花模式!
器材篇:配件 1.偏光鏡CPL 小秘訣: 順光拍就很藍
器材篇:配件 2.遮光罩-減少多餘光線的干擾 3.腳架 4.閃光燈-GN值大亮度與照射範圍大 5.清潔用具
器材篇:購買指南 1.水貨?公司貨? 2.重點檢查項目: (1)外觀完好 (2)配件齊全 (3)機身、鏡頭序號 (4)螢幕壞點 (5)觀景窗歪斜 (6)鏡頭準焦 買二手貨更要注意唷!
基礎篇:光圈 在相機的交換鏡頭內,由多枚葉片繞成,用以調整光線進入的孔。光圈數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也越淺。單位代碼為 F。 F1 → F1.4 → F2 → F2.8→ F4 → F5.6 → F8 → F11→… 光圈大小與數值成反比喔!
光圈 感光元件 鏡頭 基礎篇:光圈 在相機的交換鏡頭內,由多枚葉片繞成,用以調整光線進入的孔。光圈數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也越淺。單位代碼為 F。 F1 → F1.4 → F2 → F2.8→ F4 → F5.6 → F8 → F11
景深營造的技巧 1.光圈大,景深淺;光圈小,景深深。 2.焦距長,景深淺;焦距短,景深深。 3.與被攝物距離近,景深淺; 與被攝物距離遠,景深深。 景深與光圈、焦距的關係你能分辨嗎? 只是一塊蛋糕而已~
景深營造的技巧 1.光圈大,景深淺;光圈小,景深深。 2.焦距長,景深淺;焦距短,景深深。 3.與被攝物距離近,景深淺; 與被攝物距離遠,景深深。 景深與光圈、焦距的關係你能分辨嗎? 只是一塊蛋糕而已~
基礎篇:快門 主要功用在控制光線進入相機內的時間。單位代碼為秒。 從1/8000→1/4000→1/2000→1/1000秒到30秒之間不等。 快門數字越小,表示快門速度越快。 1/4秒
小秘訣: 快門速度須維持在1/250-1/500秒以上 1/320秒
光圈與快門的關係示意圖 水桶代表正常曝光量 水管口徑代表光圈大小 裝滿水桶的時間代表快門速度 光圈大,快門快 光圈小、快門慢
基礎篇:ISO 即感光度,通常以50→100→200→400→800→1600→3200表示。當感光度加倍時,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度也會加倍,例如相同曝光量下,ISO400所需的光量只要ISO200的一半。 通常ISO值越高,畫面的顆粒感也越重,色彩容易產生偏差,畫質較差。
基礎篇:攝影模式 AUTO:全自動模式 P:程式自動模式 A、AV:光圈優先模式 S、TV:快門優先模式 M:手動模式 B:長時間曝光模式 情境模式:微距、風景、人像、夜景、運動
基礎篇:測光 1.矩陣測光-計算觀景窗中各區曝光比重後取得一個合適值。 2.中央重點測光-以觀景窗中央區塊為曝光重點。 3.點測光-以觀景窗中2-5%大小為曝光基準。
基礎篇:曝光補償 人眼萬能,能因應環境自動調適明暗,所見的動態範圍很廣。相機卻只能以18%反射率的灰度為曝光基準,所以有時必須做出曝光補償才能得到正確的明暗。
曝光不足 正常曝光 曝光過度 小秘訣: 遇白加,遇黑減, 善用色階分布圖!
曝光正常 曲線呈現連續不斷 色階分布圖 暗 → → → 亮 曝光有誤 曲線呈現中斷或過度集中
基礎篇:白平衡與色溫 物體反射出的光彩顏色視光源的色彩而定,人的大腦可以偵測並且更正像這樣的色彩改變,因此不論是在陽光、陰天、室內燭光或螢光下,人們所看到的白色物體依舊。然而,就數位相機而言,這些由不同光源產生的「白色」在顏色上來說還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含有淺藍色,有的含有黃色或紅色。為了貼近人的視覺,數位相機就必須模仿人類大腦並根據光線來調整色彩,以便在最後相片中能夠呈現出肉眼所看到的白色。這種調整稱之為「白平衡」。
基礎篇:白平衡與色溫 調整色溫 數字大,色彩偏藍 數字小,色彩偏紅 調整模式
16000K 5500K 1800K 基礎篇:白平衡與色溫
基礎篇:光線與角度 1.光線:順光、逆光、側光、頂光
基礎篇:光線與角度 2.角度:仰視、俯視、平視
基礎篇:光線與角度 仰視-德國設計師的天空字母
基礎篇:光線與角度 俯視-看見台灣
基礎篇:構圖 1.井字構圖 可稍做微調變化
基礎篇:構圖 2.三分構圖 區分前、中、後景
基礎篇:構圖 3.六(八)分構圖 六分構圖與八分構圖就是將畫面分成六等份或八等份,而六分、八分比例只是大約值,意即畫面某部分所佔比例較多,而某部分所占比例極少之意。 三分構圖的進階變化
想想看?六(八)分構圖的優點是? 刪除非必要的部分,將重點突顯強調,表現出誇張的戲劇張力
基礎篇:構圖 4.線條構圖 線條有引導視線之作用。 風景攝影中會有一些自然的線條如山之陵線,河流、海岸線…等。也有人為之線條如馬路,吊橋,圍牆…等。兩者之造型有如斜線,有如曲線、S形…等,這些線條在畫面的經營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基礎篇:構圖 (1)斜線構圖 以畫面四個角落為起點往對向延伸,至井字點附近為終點(但有時也會超出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