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第一篇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活动过程

第一篇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活动过程. 神经元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突触和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离子通道 受体和第二信使. Dendritic spines. 第一章 神经元. 第一节 神经元的结构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 Dendrites receiving synaptic inputs from axon terminals. 第一节 神经元的结构. 一、胞体 二、突起 三、分类. The axon and axon collaterals. The phospholipid bilayer.

r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篇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活动过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篇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活动过程

  2. 神经元 • 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 • 突触和突触传递 •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 离子通道 • 受体和第二信使 Dendritic spines

  3. 第一章 神经元 • 第一节 神经元的结构 •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 Dendrites receiving synaptic inputs from axon terminals

  4. 第一节 神经元的结构 • 一、胞体 • 二、突起 • 三、分类 The axon and axon collaterals

  5. The phospholipid bilayer

  6. Classification of neuron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neurites

  7. Classification of neurons based on dendritic tree structure

  8. 根据神经元释放递质的不同分类: • 胆碱能神经元 •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 多巴胺能神经元 • 5-羟色胺能神经元

  9.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 • 一、类型 • 1. 星形胶质细胞 • 可能为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 • 2. 少突胶质细胞 • 构成髓鞘的主要成分 • 3. 小胶质细胞 • 吞噬、清除病变细胞 • 4. 室管膜细胞 • 支持作用,向脑脊液分泌、或摄取、转运激素控制因子

  10. An astrocyte

  11. An oligodendroglial cell

  12.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 • 二、功能 • 1. 支持、绝缘、保护和修复作用 • 2. 营养和物质代谢作用 • 3. 对离子、递质的调节和免疫功能

  13. 第二章 静息电位 • 第一节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记录 • 第二节 静息膜电位的离子学说 An early depiction of a nerve cell

  14. 第一节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记录 •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神经元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 海马CA1区锥体细胞RP -60mv • 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RP -30~-40mv • 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RP -60~-80mv • 去极化和超极化 •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目前我们记录到的神经元静息电位,大都是从直径大于20μm的神经元中获得。

  15. 第二节 静息膜电位的离子学说 • 静息膜电位产生的基本因素: • ①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 • ②膜上离子通道关闭和开放对离子产生不同的通透性, • ③生电性钠泵的作用,即钠钾泵。

  16. The sodium-potassium pump

  17. Structure of the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18. The movement of ions influenced by an elecetrical field

  19. Electrical current flow across

  20. Electrical current flow across a membrane

  21. The dependence of membrane potential on external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22. 第三章 动作电位 • 第一节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 离子学说及其实验证据 •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 第二节 离子电流的分离方法 • 第三节 离子电导和Hodgkin-Huxley模型

  23. An action potential

  24. BRAIN FOOD

  25. BRAIN FOOD

  26. 第四章 突触和突触传递 • 第一节 化学突触 • 第二节 缝隙连接 • 第三节 突触电位和突触整合

  27. Synaptic arrangements in the CNS

  28. 化学突触 • 突触前膜:又称突触前成分,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连接用不同术语表示,如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之间,分别称为突触前终末、终扣、终球、曲张体等。突触小泡,直径40~200nm。 • 突触间隙:宽度因突触类型不同而异,约20nm。 • 突触后膜:又称突触后成分,有多种特异蛋白质(受体蛋白、通道蛋白、使神经递质失活的酶类)。

  29. The axon terminal and the synapse

  30. The parts of a chemical synapse

  31. Chemical synapses,as seen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32. Various sizes of CNS synapses

  33. Two categories of CNS synaptic membrane differentiations

  34. 缝隙连接 • 电突触:间隙<2nm。主要存在于胶质细胞之间,在成年哺乳动物的脑内,缝隙连接比较少。 • 功能:使一群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和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35. gap junction

  36. 混合突触:兼有电传递和化学传递的形态特征。在鱼类较多见,例如电鳗的一些神经核团中,鸟类的睫状神经节、大鼠的前庭神经侧核等部位。混合突触:兼有电传递和化学传递的形态特征。在鱼类较多见,例如电鳗的一些神经核团中,鸟类的睫状神经节、大鼠的前庭神经侧核等部位。

  37. 第三节 突触电位和突触整合 • 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三、突触整合:时间+空间

  38. The generation of an EPSP

  39. The generation of an IPSP

  40. EPSP summation

  41. 第五章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 第一节 神经递质及分类 • 第二节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 第三节 调质和递质的共存

  42. 第一节 神经递质及分类 • 按生理功能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 按部位分,中枢性神经递质和周围性神经递质 • 按化学性质分,胺类、氨基酸类、嘌呤类、神经肽等。 • 其中,抑制性神经递质有……DA、GABA

  43. 第二节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 • 合成: 胆碱乙酰移位酶 1 胆碱+乙酰辅酶A 乙酰胆碱 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 2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多巴胺β羟化酶 去甲肾上腺素 小泡 色氨酸羟化酶 3 色氨酸 5-羟色胺 谷氨酸脱羧酶 4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44. 释放: • 钙离子是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紧贴融合的必要因素。 • 钙离子可能有的作用: • ①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小泡的移动; • ②取消突触前膜内负电位,便于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而发生融合。

  45. 失活: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失活方式不同。 • 特异的酶分解,如ACh,DA ,肽类物质; • 被细胞间液稀释,进入血液循环分解,NE; • 被突触前膜吸收再利用,NE,DA。

  46.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47. Representative neurotransmitters

  48. The synthesis and storage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urotransmitter

  49. The release of neurotransmitter by exocytosi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