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本课教学重点及要求:. 本讲介绍了什么是被动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被动句式;并介绍了被动句式的构成及各种类型。学习重点应放在被动句的辨认以及各种被动句式的区别上。要求结合 5 篇精读文选的被动句的实例,加以理解和准确今译。.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

rom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2. 本课教学重点及要求: 本讲介绍了什么是被动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被动句式;并介绍了被动句式的构成及各种类型。学习重点应放在被动句的辨认以及各种被动句式的区别上。要求结合5篇精读文选的被动句的实例,加以理解和准确今译。

  3.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 远古时期的汉语里,在句子的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中还是这种情况,而且甲骨文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也很少。西周金文中开始出现形式被动句,春秋以后被动句的形式丰富起来,而真正用介词“被”的被动句则出现在东汉以后。

  4.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谓语动词“伐”的发出者,所以是主动句。 2、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主语“郤克”不是谓语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伤”的受事者,即被射伤,所以是被动句。

  5.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意念被动句。 如《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一句。“除”的意思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文的内容可以领会到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 又如《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两句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6. 思考:意念被动句的特点 ①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 ②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③(逢丑父)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 ④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这类句子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它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7. (二)被动句 这种句子在谓语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形式标志。现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一般借助介词“被”来表示,古汉语的形式被动句相对来说则复杂些,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8. 1、“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郑袖”、“张仪”分别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由介词“于”引出。

  9.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以上几句都是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句子。前、后句的主语和动词都是一样的,但是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其形式标志就是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获乎庄公”即 “获于庄公”(被庄公所擒获)。 “志乎古,必遗乎今。” “遗乎今”即“遗于今”(被今人所遗弃)。

  10. 介词“于”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外,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因此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有时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介词“于”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外,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因此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有时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吾围于陈蔡之间。” 这一句很显然是被动句。“围”是被围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陈蔡之间”只是表示被围的处所。所以,这一句应当属于意念被动句。 思考:“百里奚举于市。”

  11. 2、“为”字句 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éi)”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宋国笑”,即在动词“笑”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宋国”。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为赤帝子斩之”,即在动词“斩”的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赤帝子”。

  12. 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着及物动词,仍然构成被动句式。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着及物动词,仍然构成被动句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后面省略动作行为主动者“秦”。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为”后面省略动作行为主动者“成安君”。

  13. 3、“为……所……”句 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施事)+所+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①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②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③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4. 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事成分。从而构成“为所”连用的情况。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事成分。从而构成“为所”连用的情况。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为……所……”式起源于战国时期,是由被动式“为”字句发展而来的,在先秦文献中出现频率很低,汉以后开始增加,东汉以后成为一种主要的被动格式。这种句式主要是强调了动词,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格式,并一直沿用至今,如“流行歌曲为青年人所喜爱”。

  15. 4、“见”字句 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人皆以见侮为辱。”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这些句中的“见”,今译时大致可以译为“被”。

  16. 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见仇”即仇恨我(或自己)。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见用”即录用我。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恕”即原谅我。 现代人们通常所说的“请勿见笑”(取笑我)或“请勿见怪”(责怪我)等,“见”都是同样的用法。

  17. 5、见……于……句式 表被动的助动词“见”不同于“于”和“为”,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出施事者的时候,“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使用,构成“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的句式,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②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③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不遭时也。(《史记·管仲列传》)

  18. 6、被字句 汉语里有一个介绍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被”作为介词介绍施事的“被”字句产生于东汉以后,并一直沿用到现代。 ①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19. 在先秦时期,“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为“受到、蒙受”。例如:“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末期,“被”可以带动词宾语,就有了虚化的可能性,用“被”字的被动句即大约萌芽于此一时期。到了汉代,“被”字句就普遍应用起来。在先秦时期,“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为“受到、蒙受”。例如:“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末期,“被”可以带动词宾语,就有了虚化的可能性,用“被”字的被动句即大约萌芽于此一时期。到了汉代,“被”字句就普遍应用起来。 “被”从先秦的及物动词用法发展、虚化,逐渐变成了介词。

  20. 小结 • 课堂授课环节:课本P303-308页内容。 • 网络教学环节:http://www.lstc.net/jingpkj/gudhy/wljx/8.htm • http://course.xznu.edu.cn/gdhy/neir/neir44.htm • 课外自测环节:题库语法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