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1.38k Views
自殺防治守門人 - 校園中的老師可以做什麼 ?. 萬芳醫院精神科護理長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台北市衛生局自殺防治中心兼任督導 許恩僑. 前言. 自殺問題是世界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的一個議題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運用三級預防的概念來防治自殺行為,在第一級預防部份,針對校園教師應:持續進行自殺防治的繼續教育。 完整的校園自殺防治計畫一定會納入全校的教職員,而且要讓全校教職員都體認到自殺防治是校園中每個人的責任 ( King, 1999) 。. 事實上,校園中絕大多數的學生並不會主動接觸諮商輔導中心或是求助心理衛生機構,多數
E N D
自殺防治守門人- 校園中的老師可以做什麼? 萬芳醫院精神科護理長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台北市衛生局自殺防治中心兼任督導 許恩僑
前言 • 自殺問題是世界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的一個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運用三級預防的概念來防治自殺行為,在第一級預防部份,針對校園教師應:持續進行自殺防治的繼續教育。 • 完整的校園自殺防治計畫一定會納入全校的教職員,而且要讓全校教職員都體認到自殺防治是校園中每個人的責任(King, 1999)。
事實上,校園中絕大多數的學生並不會主動接觸諮商輔導中心或是求助心理衛生機構,多數事實上,校園中絕大多數的學生並不會主動接觸諮商輔導中心或是求助心理衛生機構,多數 的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除了同儕之外,最可 能求助的對象是導師或是任課老師。因此,老師是校園自殺防治中最重要的角色
中縣7學生集體自傷 幸無大礙 2010/05/29 00:07【台中訊】 • 台中縣一所學校傳出有七名學生拿美工刀、塑膠尺在手臂上做出自傷行為,台中縣教育處昨天表示,學生可能是好奇心、模仿或家庭因素造成情緒不穩定所致,呼籲多關心子女。 • 教育處指出,這起一男六女的學生自傷事件,發生於四月中旬,但自傷行為都只是輕輕地在手臂上劃過,並沒有流血,也沒有送醫治療,已通知家長加強關懷;發生地點在校園、家裡都有。
教育部99年各級學校 - 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 「學生自殺、自傷」合計441人 • 大專院校 119人 • 高中職 176人 • 國中 112人 • 國小 34人
全國歷年自殺粗死亡率 - 依年齡分 65歲以上 45-64歲 25-44歲 15-24歲 15歲以下
學校層面的守門人(Gatekeeper) 指的是- • 老師 • 導師 • 教官 • 宿舍管理員 • 輔導員 • 駐警
自殺防治守門人要做什麼? • 接受訓練後懂得如何辨認自殺行為 • 對有自殺風險者做適當的回應或轉介 • 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成 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Maine Youth Suicide Prevention,2004
校園自殺防治守門人要做什麼? • 對於自殺高關懷群需要有特別的敏感度 • 有緊急處理流程的熟練以及具備這些緊 急處理的技巧 -自殺危機處理能力
區別不同類型的自我傷害行為 • 自殺(suicide):一個人以自己的意願與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 企圖自殺(嘗試自殺,attempted suicide):一個人以自己的意願 與手段企圖(嘗試)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並不成功。 • 自我傷害(self-destruction,self-damage):以任何方式傷害自 己身心健康的行為。但該個體並沒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 願。這類的行為如:重複地拔自己的頭髮,以頭撞牆、咬傷 自己、割傷自己等等。
自殺者的心態 • 停止目前的痛苦 • 感到無望、絕望與孤獨感、感到不被關愛與瞭解、存在著「理想我」與「現實我」落差的失落感、有著「結束」與「期待被拯救」的矛盾 • 重新獲得控制感 • 試圖溝通的方式、報復型:要讓對方傷心/後悔/……長 • 期感受到挫折者 • 因應挫折的方式:人格特質(邊緣性人格)、憂鬱症患者、媒 體效應 • 精神狀態的影響:幻聽、幻覺、藥物濫用、意識不清 • 死亡概念不清:13歲左右較成熟,會視為選擇的一部份 • 倖存者的內疚
憂鬱症的起因 • 憂鬱症不是由單一原因所引起,通常是因為數個不同原因交互而成。 • 憂鬱症的生物性因素:它跟大腦內的實質改變有關,也和一種稱做「神經傳導物」和神經系統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相關。 • 家族病史、精神創傷和壓力、悲觀的個性及身體健康狀況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醫生用來檢視憂鬱症的症狀 • 持續感到沮喪,易怒或情緒緊張 • 對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與嗜好興趣減低 • 精神萎靡不振,即使沒有活動還是感到疲倦 • 胃口改變,大幅度體重減輕或增加 • 睡眠習慣的改變,包括 :不易入睡,早上容易驚醒,嗜睡 • 焦躁不安或覺得沒有行動力 • 決策能力和注意力減退 •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絕望或罪惡 • 想要自殺或死亡的念頭
青少年憂鬱症的症狀 • 持續性的情緒變化 • 失去大部分的興趣與喜樂感 • 睡眠習慣和食慾的持續改變 • 自我態度的變化 (例如: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沒有用) • 成績低落無法專注 • 滿腦子都是死亡或疾病,或有自殺想法 ※法蘭西斯.孟迪爾著,陳信招、林維君譯(民94)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台北:心靈工坊。
為何要自殺? 失意人往往忘了.. 這世界不是只有自已是那個唯一. 失意人只是忘了 自已幸運的那一面.
自殺行為是漸進的從「意念」、「計畫」到「行動」自殺行為是漸進的從「意念」、「計畫」到「行動」
自我傷害(自殺)的警告訊號 • 語言上的線索: 表現想死的念頭,可能直接以話語表現,也可能在其所做的文章、詩詞中表現出來 • 行為上的線索: • 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 • 出現相關的學習與行為問題。 • 放棄個人擁有的財產。 • 突然增加酒精或藥物的濫用。
自我傷害(自殺)的警告訊號 • 環境上的線索: • 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中表現出來 • 家庭發生大變動,如財務困難、搬家等。 • 顯示出對環境的不良適應,並因而失去信心 • 併發性的線索: • 從社交團體中退縮下來。 • 顯現出憂鬱的徵兆。 • 顯現出不滿的情緒。 • 睡眠、飲食習慣變得紊亂,失眠,顯得疲倦 • 身體不適。
青少年自傷原因 • 感情挫折 • 學業問題 • 人生無意義 • 家庭問題 • 身體健康問題
如何觀察學生有沒有自我傷害的危險性? • 若學生出現下面這幾種狀況,都是需要特別注意與關心 • 1.經常透露有關死亡或自殺念頭者。 • 2.有高度、明顯的自殺意念。 • 3.情緒明顯低落或情緒不穩定。 • 4.失眠已超過一個禮拜。 • 5.已持續一段時間未到校上課-沒有特殊原因。 • 6.與過去相比,學業成績明顯變差。 • 7.出現怪異行為-(例如:覺得有人要害他、有人在監視他、突然變得容易) • 暴怒
如何透過晤談來評估學生有沒有自殺危險性? • 可與學生討論對於死亡的看法,瞭解其是否有死亡計畫或行動。 • 但不爭辯是否該自殺,只討論其他可能選擇與應對方式。 • 態度上應該保持「高度敏感、完全接納,以及專注地傾聽、同理」。
針對有自殺傾向的學生 一.當老師懷疑班上某一位學生可能有自殺的傾向時, 可以做些什麼呢? • 直接問學生是否有自殺的念頭。 • 直接詢問 • 立即轉介至諮商輔導中心尋求專業的協助
針對有自殺傾向的學生 二.傾聽與適度的回應 三.評估學生處境的嚴重程度 如已有完整的自殺計畫,必須採取立即的保護行動 四.認真地看待學生的每個抱怨,並且正視他的感受 五.開始去擴展學生對問題的觀點 六.尋找與評估可使用的資源 七.陪學生前往諮商輔導中心 也不要答應學生保密
針對有自殺企圖的學生 老師可以採取以下的行動: 一.立即聯絡校內相關人員:應設法聯絡校內其他人員 二.留在學生身旁,不可讓他落單 三.協助自殺企圖者就醫並通知家長
針對全體學生的自殺防治工作 • 老師在預防推廣工作上可以做的事情如下: • 增加憂鬱、自我傷害、與自殺的相關知識 • 協助學生增加壓力因應與問題解決的技巧 • 生命教育的推廣 • 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廣 • 增加班上同學自殺防治的知識
關懷心情四步驟 自殺徵兆的覺察 1.表情/情緒/言語 /思想/行為… 2.從意念到行動 評估自殺危險性 1.自傷/傷人的可能性 2.量表使用 隱密所在 傾聽同理重視 不評斷不建議 提供支持/降低危險 提供資源網絡 1.親友協助 2.專業協助:法律 /諮商/社政…
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角色與功能 • 只要多付出一些時間關心周遭的人。 • 只要用心聆聽他們心理的聲音。 • 只要對發出自殺警訊的人伸出援手。 •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人人都可 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擔任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協助的角色 29
壓力與健康 壓力的調適 ~ 就是管理您的生活品質
壓力與性格 • 完美型人格特質 • A型人格特質 • 負向思考型人格特質 • 焦慮型的 • 人格特質
諮詢轉介專線 • 高雄市學生心理諮商中心- 諮詢專線: 07-3861785 , 07-3860858 • 高雄市自殺防治安心專線24H 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 高雄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07-3874650 • 高雄市張老師-室內電話直撥1980,(07)330-6180 • 高雄市生命線協會- 協談電話(07)231-9595 • 高雄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 (07)281_0903
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角色與功能 • 只要多付出一些時間關心周遭的人。 • 只要用心聆聽他們心理的聲音。 • 只要對發出自殺警訊的人伸出援手。 •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人人都可以 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擔任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協助的角色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