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汤国荣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E:zjsxtgr@163

关于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汤国荣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E:zjsxtgr@163.com. 考试大纲 :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 基础 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 载体 。. 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中国地理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汤国荣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E:zjsxtgr@16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汤国荣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E:zjsxtgr@163.com

  2. 考试大纲: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3. 世界地理 •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 中国地理 •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 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4. 2009年高考试题的相关考核内容

  5. 一、我对《区域地理》教学的看法 • 系统地理问题分析的基础 • 地理问题发生的落脚点(载体) • 突出区域应用,淡化知识要求

  6. 二、我的几点教学设想 (一)区域与系统有机结合,根据系统地理知识落脚的需要——重视特征区域的选择与分析。

  7. 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东南亚 •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西欧、美洲 • 冰川作用与地貌→北欧(古冰川)、南殴(现代冰川) • 石油资源的开发→中东、中亚 • 河流的开发利用→莱茵河、红水河(西江) • 干旱区农业的发展→美国的西部灌溉农业区、以色列

  8. (二)运用综合的思维(地理环境整体性),教会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二)运用综合的思维(地理环境整体性),教会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 寻找关键要素

  9. 水文 植被 土壤 地理位置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气候 农业特色 工业布局 …… 人类活动 地形地势 海陆分布 • 以欧洲为例

  10. (三)强化地理空间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三)强化地理空间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 某一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关

  11. 季风、台风 东亚 火山、地震 日本 (高度发达的工业大国) 关键词搜索——主要地理特征

  12. (四)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差异性),教会学生区域比较的方法(四)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差异性),教会学生区域比较的方法 首先要考虑比较标准的确认——根据比较“主题”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比较要素。其次是选择比较的方法——“横比”或“纵比”, 横向比较大多适用于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纵向比较多用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

  13. 图1 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 (09年浙江文综卷36题)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区域比较能力 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

  14.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15. (四) 尝试“课题研究型”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区域中心问题的探究学习。 考题:中亚 “白风暴” 、刚果河 “三角洲” 等。

  16. 了解问题的表现 分析问题的危害 探寻问题的对策 探明问题的主因 区域 核心问题

  17. 案例A 长三角海岸的变迁(崇明岛)

  18. 1500(毫米) 500 250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孟买 孟买 图 南亚干季降水量分布 图 南亚湿季降水量分布 案例B 南亚塔尔沙漠的分布

  19. 案例C 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现象

  20. 教学建议 • 多一些学生活动,少一些教师讲解 • 多一些学法指导,少一些知识要求 • 多一些归类提练,少一些拓展加深 • 多一些思维训练,少一些答案纠正 • 多一些规范要求,少一些无效练习

  21. 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