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参与式土地退化现地监测评价 指 导 手 册 陕西省靖边县海则滩村示范点 陕西省榆阳区沙焉村示范点 陕西省吴起县燕子沟示范点

参与式土地退化现地监测评价 指 导 手 册 陕西省靖边县海则滩村示范点 陕西省榆阳区沙焉村示范点 陕西省吴起县燕子沟示范点. 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 2007 年 3 月 中国 —— 西安. 手册编印和使用说明. “ 社区参与式现地土地退化监测和评价 ” 是 《 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 GEF-OP12)》 开展的 《 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 中 组分5 “ 土地退化监测和评价系统 ” 的 活动和成果之一。

rod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参与式土地退化现地监测评价 指 导 手 册 陕西省靖边县海则滩村示范点 陕西省榆阳区沙焉村示范点 陕西省吴起县燕子沟示范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参与式土地退化现地监测评价指 导 手 册陕西省靖边县海则滩村示范点陕西省榆阳区沙焉村示范点陕西省吴起县燕子沟示范点 • 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 2007 年 3 月 中国——西安

  2. 手册编印和使用说明 • “社区参与式现地土地退化监测和评价”是《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GEF-OP12)》开展的《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中组分5“土地退化监测和评价系统”的活动和成果之一。 • 本手册中列出的参与式土地退化监测和评价指标是由GEF省项目办官员,项目协调员,市、县项目办技术员等,在靖边县海则滩村示范点、榆阳区沙焉村示范点、吴起县燕子沟示范点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多次互动和现地实际运用,共同开发选定的。 • 本指导手册对如何在示范点进行参与式土地退化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工具和步骤进行说明,以便指导社区群众参与自己生活中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方面:农地、草地、水资源和其它相关的指标进行观察、诊断、认识和评价。使他们更自觉地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参与到该小流域的自然资源管理、防治土地退化和改善自身生活的活动中。

  3. 社区参与式土地退化监测主要自然指标: • 降水量、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 • 土地浸蚀监测 • 地下水位、地表水和湿地面积监测 • 土壤结构、土壤肥力、板结、盐渍化等监测 • 植被盖度、低适口植物、鼠害监测 • 农田用水量,土、肥、水流失情况监测 • 农田污染监测 • 风蚀、沙埋、沙尘、大风天气监测 • 生物多样性监测

  4. 降水量、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 • 监测目的:全年和每个月份降水量的多少和变化,以及暴雨洪水等灾害天气对植被的生长、群众的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帮助社区群众提高对生态环境与自身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进而强化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自觉性。 • 监测内容与方法:在社区成员家中庭院、小学校内安置简单气象仪器即可进行降水量的监测。统计每个月和全年的降水量。统计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情况等。 • 监测时间和地点:每天进行观察记录。 • 监测工具:集雨器、量筒、监测记录 和统计表和笔。

  5. 土地浸蚀监测 • 监测目的:雨水冲涮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成因,通过对水蚀造成浸蚀沟的变化,提高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增强防治土地退化的意识。 • 监测内容与方法:选择3个以上不同土地类型的地块进行观察,设固定标志观察沟头的延伸情况,固定位置浸蚀沟宽度、深度的变化,对固定的地块进行拍照,对沟口泥砂流量等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土地塌陷面积(包括采矿),挖砂取土面积。 • 监测时间和地点:每年一次,在早春或晚秋进行,但每年都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 • 监测工具:标志桩,测绳,监测记 录统计 表和笔。

  6. 地下水位、地表水和湿地面积监测 • 监测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地下水位在上升还是下降,地表水面积是在扩大还是缩小,湿地是否在萎缩,从而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向良性方面发展,保持可持续性。 • 监测内容和方法:长期对不同井位的地下水深度进行测量;对地表水的监测要设固定标志,测量其到地表水面边缘的距离,并进行拍照,对于河流的水量变化,可通过固定刻度线观察,并记录断流的时间和洪水的次数;在湿地边缘设固定标志物进行观察。 • 监测时间和地点:每个季度一次,选择3个 以上的固定位置分别进行测量。 • 监测工具:地下水位测量绳,笔,记录表。

  7. 土壤结构、土壤肥力、板结、盐渍化等监测 • 监测目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肥力直接影响到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防治土地退化重要的监测指标。 • 监测内容和方法:肥力指标有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等。(每个示范点选择5个农户) 在选定区域或农户的旱地和水浇地中,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指导,均匀布点采取土样。土样混合后,按四分法得到化验所需要土量,进行测定。由社区群众自行观察土地的板结情况,目测面积、结块的厚度和硬度;观察盐渍化情况,盐斑面积指示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拍照片。 • 监测时间和地点:在固定的地块上,在秋天庄稼收割以后,或春天翻耕整地施肥以前在田间采土样进行分析。对土壤板结和盐 渍化观察一年二次在夏秋季进行。 • 监测工具:取土铲、土壤样品 袋、记录表格和笔,照相机。

  8. 植被覆盖率、低适口植物、鼠害监测 • 退化原因和监测目的:提高社区群众对自然生长的草地生长情况的认识,学会测算草场产草量,识别植物的可利用情况和鼠害对土地的危害。 • 监测内容和方法:1)选定有代表性的样地,确定方向明显的样线起始点。用测绳或步量等距离设置测点。用预先准备的1平方米的样方框有规律的在样方内统计或用标准覆盖率膜片对照判定样方内植被覆盖率;2)一般测定10-15个样方,计算该草地的平均植被覆盖率。3)多年连续在同一个起始点测定,得出草地覆盖率 增加和减小的评价。4)统计低适 口植物的比例和鼠洞。 • 监测时间和地点:在植被生长期测定, 一般在雨后的7-8月。测定某一 区域某一类型的草地。 • 监测工具:测绳、标准覆盖率膜片、 1平方米的样方框、记录表和笔。

  9. 农田用水量,土、肥、水流失监测 • 监测目的:记录灌溉用水量,比较作物实际需水量之间的差异,让社区群众认识到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对水资源浪费的严重程度,达到自觉的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 监测内容和方法:通过水泵排水量和灌溉时间,可以计算出总的用水量,再除以灌溉面积,可以得出每亩的灌溉用水量。观察水渠 边或地埂边的渗水距离和时间。 • 监测时间和地点:在作物的生长周期, 对固定样地的总用水量进行计算,并 计算出每亩地的用水量。每一次灌溉 都要进行记录。(选择3-5个农户) • 监测工具:记录表和笔。

  10. 农田污染监测 • 监测目的:主要通过对农田污染的监测,认识保护农田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开展保护农田、保护环境的行动。 • 监测内容与方法:对有地膜覆盖的农田,选择不少于3块有一定面积的农地进行地膜捡拾,称重。统计化肥的使用量和品种,统计农药的使用量和品种。 • 监测时间和地点:每年秋后进行一次监测统计。 • 监测工具:测绳、称、记录表和笔。

  11. 风蚀、沙埋、沙尘、大风天气监测 • 监测目的:冬春季节的大风,造成土壤耕作层表土和养分大量流失。通过这个指标的监测,可以提高社区群众对于土壤风蚀危害性的认识和采取防护性措施的主动性。 • 监测内容与方法:在地块均匀布设5-10个刻度杆。或在样线上等距离量测样线和土表的距离。在沙丘前缘设固定标志物,量与沙丘的距离,测定沙丘移动的速度。 • 监测时间和地点:在秋天收割和翻耕整地以后测量记录基准值,春耕生产前测量记录旱地平均风蚀土层厚度。 • 监测工具:埋设带有刻度的小杆或在耕 地周边选取石头、树做参照物,拉 样线量测, 风速仪。

  12. 生物多样性监测 • 监测目的:通过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生物,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认识生物对我们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主动保护各种生物,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 监测内容与方法:在示范村辖区范围内,进行观察,调查,包括动物的踪迹,羽毛,粪便等,发现现有的动物物种和植物物种,注意观察新出现的或消失了的物种。 • 监测时间和地点:长期观察,走访群众,提供线索。 • 监测工具:观察,调查,拍照。

  13. 示范点建设内容监测 • 节水灌溉面积,改造水渠的长度,节水效果 • 改良土地的面积,产量增加的幅度 • 营造防护林、经济林的面积,成活率 • 种植牧草面积,产量 • 温棚养殖的棚数和养殖数量 • 修建沼气池数量,能发挥作用的数量 • 修建集雨窖数量,能发挥作用的数量 • 以草定畜管理制度的效果 • 培训的人次数,利用培训技术的人次数 • 加深水井数量,增加水量

  14. 草地植被覆盖度对照模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