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likes | 1.04k Views
第七章 青春期少年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本章教学目标 1 、了解:社会环境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影响 2 、理解:青春期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特点 3 、掌握:青春期少年的不良行为与矫治方法.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影响. 青春期 ■ 混沌期、危险期、反抗期 ■ 心理断乳期( 2-3 岁是生理断乳期). 一、生理发展与青春期少年的行为. 1 、身高体重:出生以后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2 、神经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 3 、生理机能:伴随性功能逐渐成熟, 男女少 年在外貌上出现不同性别特征
E N D
本章教学目标 • 1、了解:社会环境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影响 • 2、理解:青春期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特点 • 3、掌握:青春期少年的不良行为与矫治方法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影响 青春期 ■混沌期、危险期、反抗期 ■心理断乳期(2-3岁是生理断乳期)
一、生理发展与青春期少年的行为 • 1、身高体重:出生以后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 2、神经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 • 3、生理机能:伴随性功能逐渐成熟, 男女少 • 年在外貌上出现不同性别特征 • 生理发展引发成人感,使青少年进入“心理断乳期”:追求衣食住行的“成人化”。
二、心理发展与青春期少年的行为 • 1、认知能力:独立思考与认知偏差 • 思维发展处在皮亚杰的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 (1)自我意识中性意识的苏醒与成人意识的萌芽导致独立思考能力的产生。 • ■渴望了解自己与异性,渴望与异性建立友谊 • 和爱情。 • ■坚持己见,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增强。 • ■能够透过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学习能 • 力进一步增强。
(2)社会经验的缺乏导致自我认识与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2)社会经验的缺乏导致自我认识与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
2、情绪体验:情感世界的万花筒 ■脱离儿童时代的伤感与迷茫 ■得到成人社会认同的欢欣与鼓舞 ■恋爱与失恋导致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认知逆反心理导致的积极与消极情绪 情绪的易变形导致行为的不稳定性
三、学校教育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影响 1、学校教育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正面影响 ■教育理念:素质教育 ■教育内容:全面发展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校园文化:积极向上
2、学校教育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负面影响 • ■学科知识教育:考试测验充斥课堂 • ■思想道德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践 • ■心理健康教育:婴幼儿学步刚开始 • ■性生理心理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
四、家庭教育对青春期少年行为的影响 家长期待值普遍偏高, 教育方式方法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