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研究生讲座 漫 谈 冬 令 进 补

研究生讲座 漫 谈 冬 令 进 补. 上海中医药大学 李其忠. 进补的基本概念. 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达到却病纠偏,促进康复的养生手段。 虚则补之,偏则调之,以平为期 辨证调补,辨体调补,切忌漫补. 进补的适用范围. 1.先天不足,禀赋亏虚; 2.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3.过度劳累,身心疲惫; 4.年迈之体,形神不支; 5.病后体弱,正虚待复。. 冬令进补的形成原因. 1. 天人合一,冬令趋寒,阳气潜藏,应之人体,最宜养精蓄锐;

ro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研究生讲座 漫 谈 冬 令 进 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研究生讲座漫 谈 冬 令 进 补 上海中医药大学 李其忠

  2. 进补的基本概念 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达到却病纠偏,促进康复的养生手段。 虚则补之,偏则调之,以平为期 辨证调补,辨体调补,切忌漫补

  3. 进补的适用范围 1.先天不足,禀赋亏虚; 2.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3.过度劳累,身心疲惫; 4.年迈之体,形神不支; 5.病后体弱,正虚待复。

  4. 冬令进补的形成原因 1. 天人合一,冬令趋寒,阳气潜藏,应之人体,最宜养精蓄锐; 2. 农耕文化,冬令严寒,民众休养生息,食物便于保存。 红参、鹿茸等温补药材,羊肉、狗肉等温补食品是冬令进补的佳品。

  5.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单味进补(简便易行,但作用单一): 1.人参—生晒参平补,西洋参凉补,红参温补,野山参大补; 2.虫草—平补肺肾,益气固表; 3.燕窝、蛤士蟆油—养肺润肤,养颜美容; 4.黄芪、党参、山药、红景天—补气; 5.当归、熟地、首乌、阿胶—养血; 6.天冬、麦冬、枸杞、龟板、鳖甲—滋阴; 7.鹿茸、肉苁蓉、紫河车、仙灵脾—壮阳。

  6.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成药进补(辨证选药,但需指导) 1.补气固表—玉屏风散、参蛤散; 2.健脾益气—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 3.滋补肝肾—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4.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5.调补心脾—归脾丸; 6.气阴双补—生脉饮; 另:灵芝类(扶正、抗癌);三鞭、参茸类(温阳补气)……

  7.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汤药进补(理法方药,辨证施补) 由多味药组合而成,多需执业中医处方确 定其优长之处在于经医生辨析体质,确定病 证,因人而异,做到个性化调补。 君臣佐使,常变化裁,配伍得当 攻补有度,攻不伤正,补不碍邪

  8.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膏方进补(辨证调补,度身定做): • 概念:由药物煎熬而成的呈粘稠糊状的特殊剂型,俗称膏滋药。 • 所宜:因病致虚,因虚致病。慢性、顽固性、消耗性或老年性疾患。 • 所忌:古训—宜发散者(急性感染)、宜攻下者(腹满便秘)、宜通利者(湿阻纳呆)、宜涌吐者(食积痰嗽),一般不宜用膏方。 • 妇女经期、感冒发热时暂时停服。

  9.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关于膏方加糖: 增加甜味,冲淡苦涩,改善口味,使良药不苦口。 降低膏方中的胶状物的粘稠性,有利于膏方中胶状物的融化,使胶状物与药汁充分融合。 糖之为药,古已有之。饴糖可温中补虚,蜜糖可润肠通便,冰糖可润肺止咳。 若糖尿病人可改用木糖醇、甜泌素或蜂蜜。

  10.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关于膏方加胶状药物: 胶状药物用于收膏,其本身也有良好的补虚治病作用: 龟板胶、鳖甲胶—滋阴益肾;鹿角胶—温阳补气; 陈阿胶—养血调经。 • 关于膏方中的细料: 人参类、胶状类、虫草类; 另如羚羊角、鹿茸、枫斗、牛黄、狗肾、海马

  11.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常见疾病的补膏组方 • 亚健康—补气固本,健脾益肾,养血宁神; • 老慢支—养肺健脾,补肾纳气,佐以化痰平喘; • 糖尿病—益气生津,清火降糖,兼顾并发症; • 高血压—滋补肝肾,潜阳降火,佐以和营通脉; • 慢性肝病—理气活血,护肝健脾,佐以化湿; • 更年期综合症—调理阴阳,疏肝补肾,兼顾体质状况。

  12. 膏方举例 • 倪某某,男性。 年逾花甲尚未卸任终年劳神心脾两伤夜寐欠酣自觉健忘素来纳少排便欠实加之禀赋不足形体羸瘦肾虚阳弱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意频数宗筋无力脉沉细略数苔薄白带滑舌偏淡齿痕治以健脾宁心补肾温阳还望少劳多逸珍重身体为要当否请酌

  13. 新开河红参75g切片另煎入 红景天100g另煎入 鹿茸血片10g研粉调入 野灵芝50g切片另煎入 龙眼肉200g切碎另煎调入 龟板胶、鹿角胶各300g另烊冲 生黄芪240g 怀山药150g 山萸肉120g 熟地黄150g 川杜仲150g 金狗脊150g 怀牛膝150g 熟附块90g 上肉桂24g 大芡实150g 菟丝子150g 覆盆子150g 补骨脂150g 益智仁150g 巴戟天150g 淫羊藿150g 云茯神150g 焦白术100g 扁豆衣100g 煨木香100g 酸枣仁180g 夜交藤180g 佛手片100g 焦神曲150g 炙鸡金150g 冰糖500g 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嘱服用

  14. 蔡某某,男性。 岁至八八血压恒高近查血脂血糖亦高有时头痛甚于两侧颈项挛急夜寐早醒偶有心悸胸闷刺痛口渴多饮善食易饥腰膝酸软不耐久劳大便时干日趋健忘脉小弦略数苔薄燥微黄舌淡红稍暗治以补肾平肝滋阴清胃养心润肠佐以和营通脉还望清淡饮食有效控制血压血糖

  15. 西洋参75g 另煎入 生晒参75g另煎入 西红花10g另煎入 枫 斗100g 另煎入 龟板胶500g 另烊冲 生黄芪200g 明天麻150g 嫩钩藤150g后下石决明200g先入 潼蒺藜150g 桑寄生150g 穞豆衣120g 粉葛根150g 怀牛膝150g 小川连60g 淡子芩100g 知柏各100g 生石膏200g先入火麻仁150g打 天麦冬各120g 川石斛150g 制黄精180g 生熟地各150g 怀山药150g 山萸肉120g 补骨脂150g 川杜仲150g 紫丹参150g 全瓜蒌150g打 檀降香各后下45g 酸枣仁180g 云茯神150g 木糖醇500g 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法服用

  16. 王某某, 女性。 岁近五旬形体略丰经水方乱时有烘热汗出情绪易怒易郁夜寐梦绕神疲乏力近多感冒腰膝酸软夜尿始频血压趋高午后头胀纳可便调入冬肢冷脉沉细弦舌质淡红苔根薄腻治以阴阳并调心肝同治还望和泰情志注意保养

  17. 兴京白参75g另煎入 高丽红参50g另煎入 紫河车粉75g另调入 陈阿胶400g 另烊冲 仙 茅150g 仙灵脾180g 炒当归100g 知柏各100g 巴戟天120g 肉苁蓉120g 明天麻150g 淡子芩100g 生黄芪300g 生白术100g 青防风60g 怀山药150g 山萸肉150g 熟地黄150g 益母草150g 熟女贞150g 墨旱莲150g 菟丝子150g 枸杞子150g 覆盆子150g 五味子60g 蔓荆子100g 潼蒺藜150g 酸枣仁200g 夜交藤200g 佛手片120g 八月扎100g 路路通100g 冰糖500g 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法服用

  18.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饮食进补: 1.“五谷为养”,“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 2.饮食不当可引起多种疾病(儿童佝偻病、缺铁性 贫血及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肥胖症等)。 3.现代文明病: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 与富贵病并存,“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 与“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素)兼有。

  19.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饮食所宜:优化结构,平衡膳食。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吃奶类、豆类;坚持清淡少盐饮食。 • 饮食所忌:嗜食肥肉、内脏、荤油;暴饮暴食、偏食偏味;非医疗行为的控制饮食。 具体疾病有其各自的饮食宜忌 各类人群有其各自的食养要点。

  20. 冬令进补的各种方法 • 食养食补举例: 1.补气温阳—淡菜,大蒜,韭菜,鸡肝,羊肉, 狗肉,鹿肉,海参等; 2.滋阴降火—多种水果,菊花,枸杞,苦瓜,菠菜, 白萝卜,黄瓜,龟板,鳖甲等; 3.健脾开胃—大麦,酸牛奶,苹果,山楂,西红柿, 白菜,橘皮,鸡旽,火腿等; 4.润肠通便—蜂蜜,核桃仁,香蕉,苹果,麻油, 杏子,各类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茭白、芹菜、青菜等; 5.润肤养颜—牛奶,蜂蜜,苹果,猕猴桃,胡萝卜,鸡 蛋,黄瓜,燕窝等。

  21.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