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825 Views
媒体和记者行业管理. 甄美玲 2010春. 大綱. 中國内地 纸媒体 管理與新聞工作 中國内地 广电媒体 管理 ( 其它课程的内容) 中國內地 新媒體 管理與新聞工作 中国内地 记者 管理. 媒體管理 - 几个用词. 中国内地 管理 (书本较多用) 管理、监管 (政府都用) 香港 规管、监管 (政府都用) 英文 media regulation. 中国内地 纸媒体 管理與新聞工作. 内地 纸媒体管 理. 受几个要素影响 拥有权 (ownership)(向来最重要的因素) 媒体的属性、功能 (与共产党的关系) 事业单位 (转为企业?)
E N D
媒体和记者行业管理 甄美玲 2010春
大綱 • 中國内地纸媒体管理與新聞工作 • 中國内地广电媒体管理 • (其它课程的内容) • 中國內地新媒體管理與新聞工作 • 中国内地记者管理
媒體管理 - 几个用词 • 中国内地 • 管理 (书本较多用) • 管理、监管 (政府都用) • 香港 • 规管、监管 (政府都用) • 英文 • media regulation
内地纸媒体管理 • 受几个要素影响 • 拥有权(ownership)(向来最重要的因素) • 媒体的属性、功能 (与共产党的关系) • 事业单位 (转为企业?) • 资金来源 (越來越重要?) • 广告收益 (市场:企业/广告商/受众的影响多大?) • 股份制 (容不容许市场集资?比例?) • 全球化的冲击(将来亦重要?) • WTO (要求开放中国市场) • 海外大型传媒集团进入中国?
内地纸媒体(报刊)管理(regulation of print media) • 大纲 • 规管机构 • 有关法规、政策 • 具体措施 • 媒体拥有权 • 开办规则 • 经营规则 • 内容规管 • 问题和现象 • 近年议题
报刊管理 -规管机构 • 新闻出版总署 http://www.gapp.gov.cn/ • 国务院直属机构 • 新闻行业监管 (見網頁) • (一)起草新闻出版、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新闻出版业的方针政策… • (二)制定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控目标和产业政策并指导实施…推进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 (四)负责对新闻出版单位进行行业监管,实施准入和退出管理。 • (七)拟订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计划并组织实施… • (九)负责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管理,负责国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的监管,组织查处重大新闻违法活动。
管理境內报刊 • 法规 • 出版管理条例 • 国务院令第343号* • 2002年2月1日施行 •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 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2号** • 2005年12月1日施行 •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管杂志) • 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1号** • 2005年12月1日施行 • (注: *行政法规 • **部门规章: 內容较具体,是根据行政法规制定)
出版管理条例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 • 第三章 出版物的出版 • 第四章 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和发行 • 第五章 保障与奖励 • 第六章 法律责任 • 第七章 附 则 • http://www.gapp.gov.cn/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layout3/indexb.jsp?channelId=396&siteId=21&infoId=447334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 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1.php?file_id=105839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报纸创办与报纸出版单位设立 • 第三章 报纸的出版 • 第四章 监督管理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 第六章 附则 • 第68条: 本规定施行后,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此前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报纸出版活动的其他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管理境內报刊 大方向/政策 (定调) 报刊开办 (准入和退出管理) 报刊报刊经营和运作 管理 报刊内容 管理 (content regulation) 行业结构规管 (structural regulation)
管理境內报刊 • 大方向 • 出版事业 •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 从事出版活动 • 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 • 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的时候 •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管理境內报刊 • 开办报刊 • 实行审批制 (即许可制) • 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 经申请-批准-登记的步骤 • 领取许可证 (及刊号)
管理境內报刊 • 开办报刊条件 • 必须有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 • 即不准个人办报,同人办报,民办报刊 • 使用主办单位资金 • 即不准私人和境外投资 • 必须有明确定位 • 即不能私下決定报刊內容的种类和范畴 (如经济报、儿童报等)
管理境內报刊 • 非新闻出版机构 • 未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从事新闻活动 • 见1999:新闻出版署关于非新闻出版机构不得从事与报刊有关活动的通知http://www.gapp.gov.cn/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layout3/indexb.jsp?channelId=399&siteId=21&infoId=447475 • 只有经国家批准并获得出版许可证的新闻出版单位才拥有合法出版权 • 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出版物的出版业务 • 见2004: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出版单位出版合作和融资行为的通知http://www.gapp.gov.cn/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layout3/indexb.jsp?channelId=399&siteId=21&infoId=447459
管理境內报刊 • 经营规则 • 1) 要按许可证规定出版和经营 • 包括: 有否出版、期数多少?一号多刊?转让?出租? • 2) 就报刊经营运作 • 进行年度检查
管理境內报刊 • 3) 就报刊內容: • 设立审读制度,撰写阅评报告,出版审读简报 • 评估质量(采计分制) • 就违规、违纪问题,发出警告
管理境內报刊 • 4) 较具体的內容规管 • 实行编辑责任制度 • 保障内容符合法规… • 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 不得刊载虚假、失实报道 • 刊载虚假、失实报道 • 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报纸应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的相同版位上发表… • 损害公共利益的,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可以责令该报纸出版单位更正
管理境內报刊 • 摘转涉及国家重大政策、民族宗教、外交、军事、保密等内容 • 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 转载、摘编网上内容 • …对其内容进行核实 • 明显位置标明下载文件网址、下载日期等 • 发表新闻报道,必须刊载作者的真实姓名
管理境內报刊 • 5) 其他較具體的規管 • 广告 • 刊登广告须在报纸明显位置注明“广告”字样 • 不得以新闻形式刊登广告 • 发布广告应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 • 不得刊登有害的、虚假的等违法广告 • 报纸的广告经营者不得参与采访、编辑活动 • 有偿新闻 • 不得刊登有偿新闻 • 工作人员不得利用新闻报道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财物…
管理境內报刊 • 采编和经营 • 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 • 新闻采编人员不得从事报纸发行、广告等经营活动 • 经营部门及人员不得介入新闻采编业务 • 不得以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者方式开展经营活动 • 不得利用权力摊派发行报纸
管理境內报刊 - 经营和内容 (小结) 报刊经营管理 报刊内容管理 (content regulation) 禁止有偿新闻 采编、经营分开 实行编辑责任制 包括: 广告不与新闻混淆 谨慎处理 某些內容 不得刊载虚假、 失实报道 禁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等 失实报道, 如何善后? 报道新闻, 用真实姓名 来自网上的内容, 应如何处理?
管理境內报刊 • 问题和现象 • 1996至2003年 • 三次调整和整顿:減少散、滥、乱的情況 • 一直以來,有非法出版的情況 • 1) 私自出版 • 即未经批准,沒有刊号 • 2) 一号多用 • 多出几份,如周末版 • 3) 私下转让 • 刊号、 编辑权、经营权 • 或联营、合营、承包、出租 • 4) 假冒刊号或刊名
管理境內报刊 • 近期例子 • 乌市2万余份非法报纸被缴[ 2008-09-08 ] • 乌鲁木齐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检查,共在乌鲁木齐光明路、幸福路、南昌路、铁路局等地段收缴非法报纸2万余份,其中包括《旧闻揭秘》等26种小报涉嫌非法。 • http://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jsp?id=93023
管理境內报刊 • 近期例子 • 辽宁两报纸违规出版专刊专版受处罚 (2008-09) • 2007年12月以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都市青年报社…擅自出版“房产周刊”, • 内容与《都市青年报》的宗旨、业务范围不一致 • 违反了《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相关规定…; • 2007年以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所属的辽宁农民报社未经批准,与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 • 擅自出版发行“人口•社会”周刊, • 违反《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相关规定 •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管理境内报刊:新闻宣传纪律 • 新聞宣傳紀律 • 不屬於法律? • 《财经时报公告》9/2008 • 尊敬的财经时报读者:《财经时报》因为今年七月刊发的一篇企业报道被控失实, • 被上级主管机关认定违反新闻宣传纪律,包括 • “媒体不得异地监督” • “新闻采访需履行正规采访手续” • “重大、敏感新闻稿件刊登前需与被报道方进一步核实、交换意见”等 • 导致失当。 • 上级主管机关决定 • 对财经时报实施停刊整顿三个月的处罚。….
管理境内报刊:新闻宣传纪律 • 新聞紀律還包括其他很多項,如 • 不得在報紙上批評同級黨委… • 涉及黨和國家重要會議和重大事件的新聞通常由新華社統一發布 • 媒體不得公開議論友好國家和友好黨的內部事務 • 關於台港澳的宣傳報道一定要嚴格按照「一國兩制」和「和平統一」的方針和中央政府關於港澳的相關規定 • 見鄭保衛主編 (2009): 《新聞法制學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116-120頁
管理境内报刊:新闻宣传纪律 • 問題: 未知為期多久?哪些已經取銷? • 中宣部:每天都就內容有具體指示 • 不是法律,嚴格的紀律?後果嚴重?
新媒體规管 – 与传统媒体不同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 相对传统传媒的管理,较为宽松 没有硬性规定要发挥党和政府喉舌的功能 容许私人开办互联网服务供应和内容供应业务 而且容许中外合资、合作 但网上新闻、视听服务除外 原因 当局认为管得太死,可能会影响信息化进度,令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
网上新闻规管 199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管理网络新闻 2000: 成立网络新闻管理局: 主要任务: 负责规划国家互联网新闻宣传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实施; 组织开展互联网络重大新闻宣传活动与开发重点信息资源; 研究互联网络舆情动态; 把握互联网络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 拟定互联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对开办新闻宣传网站或栏目进行资格审核; 组织搜索互联网络重要信息,抵御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思想文化渗透; 组织新闻宣传网站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择自闵大洪:大陆2000年新出台网络法规观察]
有關法規:2000年 2000: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第五条 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 依法建立的互联网站(以下简称新闻网站), 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 其他新闻单位 不单独建立新闻网站 经批准可以在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建立的新闻网站建立新闻网页从事登载新闻业务。
有關法規:2000年 第七条 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 具备本规定第九条所列条件的,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 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的业务, 但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 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联网站 不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
有關法規:2000年 第十四条 互联网站 链接境外新闻网站 登载境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发布的新闻 必须另行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
有關法規:2000年 新聞單位 非新聞單位 新聞網站 (大單位) 大型綜合網站 (可登載新聞/ 不可自行採訪) 境外新聞 新聞網頁 (小單位) 其他網站 (不可登載新聞)
有關法規:2005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新闻信息 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包括通过互联网 登载新闻信息 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 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
有關法規:2005年 第五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三类: (一) 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 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 (二)非新闻单位设立的 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 (三)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 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备案便可
有關法規:2005年 第六条 新闻单位与非新闻单位合作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不低于51%的 视为新闻单位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低于51%的 视为非新闻单位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有關法規:2005年 第九条 任何组织不得设立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 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 应当报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管理境內记者 采访报道管理 行业管理 记者证 记者站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由新闻出版总署發出 • 新修訂 • 2009年10月15日實施 • 以前於2005年發布的,已不適用 • 有很多新的重要內容,必須留意 • 總的來說,加強對記者的管理 • 防範假記者等等…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記者證 規定誰 是記者? 規定哪些是 新聞機構? 重要性 申請資格, 發放和審核 記者的 基本行為規範 設立不良檔案 資格和權益 違反的罰則 違反會有罰則, 和可能吊銷資格 * 綠色是新加的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在中国境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 • 须持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 • 新闻记者证 • 是境内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唯一合法证件 • 由新闻出版总署依法统一印制并核发 • 境内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新闻记者证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新闻记者 • 是指新闻机构编制内或者经正式聘用 • 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 • 并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 • 新闻机构 • 是指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依法批准设立的境内 • 报纸出版单位 • 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 • 通讯社 • 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 • 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单位 • (問題:有沒有提到網站??)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下列人员不发新闻记者证: • 非采编岗位的工作人员 • 通讯员、特约撰稿人,专职或兼职为新闻机构提供新闻信息的其他人员 • 教学辅导类报纸、高等学校校报工作人员以及没有新闻采访业务的期刊编辑人员 • 有不良从业记录的人员、被吊销新闻记者证、在处罚期限内的人员或者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新闻记者证只限本人使用 • 不得用于非职务活动 • 新闻记者不得从事 • 与记者职务有关的有偿服务、中介活动或者兼职、取酬 • 不得借新闻采访工作 • 从事广告、发行、赞助等经营活动,不得创办或者参股广告类公司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不得借新闻采访活动 • 牟取不正当利益 • 不得借舆论监督 • 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滥用新闻采访权利的行为 • 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 不得编发虚假报道,不得刊播虚假新闻 • 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新添的內容,包括: • 1) 記者的定義 (見上) • 2) 尚未领取记者证的采编人员, • 必须在本新闻机构持有记者证的记者带领采访, • 不得单独采访 • 3)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 • 建立不良从业人员档案,并适时公开 • 4) 新闻机构不得聘用 • 搞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利用新闻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违法使用新闻记者证等不良从业记录的人员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2009) • 5) 新闻记者 • 编发虚假新闻 • 转借、涂改记者证 • 利用职务便利从事不当活动 • 未在离岗前交回记者证。 • 由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 • 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 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新闻记者证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