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15 Views
《 潮爆中國 》 李照興. 張紫蕾 4Gp1(4) 徐雪雯 4Gp1(15) 黃嘉慧 4Gp1(16) 易晞然 4Gp1(19) 林周益 4Gp1(31). 《 潮爆中國 》 李照興. 前言 李照興 以敏銳的觀察和記錄, 探視今日中國與香港的各種觀念和現實的關卡, 有評論也有寄語,
E N D
《潮爆中國》李照興 張紫蕾 4Gp1(4) 徐雪雯 4Gp1(15) 黃嘉慧 4Gp1(16) 易晞然 4Gp1(19) 林周益 4Gp1(31)
《潮爆中國》李照興 前言 李照興以敏銳的觀察和記錄, 探視今日中國與香港的各種觀念和現實的關卡, 有評論也有寄語, 徘徊而超越了一切邊界, 使本書也成為讀者通往中國與香港 各種現象和觀念的必經關卡。
《潮爆中國》李照興 「潮」 不單是指一種生活態度,而且更是指向一種速度 。 「爆」 是指快得令人昏眩的發展速度 。
潮爆中國 內容大要 作者李照興緊緊跟隨2004至2008年這個國家最超速廣泛的城市發展。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在中國迅速發展超速膨脹的比賽中,聚焦中國,解讀中國;在這富盼望與恐懼的紛陳時代中,身體力行,試圖建立一套觀測並關注這全新國度的框架。 當中的新價值、新人類、新建築、新地標、新關係、新時尚、新語言,在這片既古老又全新的國土,熟悉又陌生的山河,傳統又潮爆的國家,無以名之──作者稱之為:「新新中國」。 作者用在內地多年培養的媒體人眼睛來閱讀城市,用香港文化人的角度來解構城市,獨特的角度和全景式的記錄。
潮爆中國 內容大要 本 書 見 證 的 , 正 是 在 這 急 速 的 洪 流 中 , 「 新 新 中 國 」 大 城 市 的 生 死 愛 欲 。 當 「 中 國 紀 元 」 、 「 大 國 崛 起 」 的 說 法 喧 鬧 高 揚 , 在 宏 偉 的 大 進 軍 之 下 ,讓 李 照 興 告 訴 我 們 ,城 市 真 切 的 生 活 現 況 究 竟 如 何 。
潮爆中國 全書文章的題材多樣化, 內容全是環繞現代中國與香港作中心, 從不同切入點出發﹐ 去探討新中國的社會現象。 文章結構: 1.城市。空間 2.新新。人類 3.時尚。潮流 4.我城。我國 深入剖釋中國這四大方面的轉變, 討論城市新一代的面貌。 內容以中國文化為主線,貫穿全書。
潮爆中國城市。空間City and Space 中國為配合發展的需要: - 以”拆建”去衝擊一個城市的步行 - 與舊城文化告一段落,換上發展才是硬道理 經濟發展和城市擴張使許多文物備受威脅和破壞,近年來的房地產市場的迅速發展,給文物建築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
潮爆中國城市。空間 • 造訪過荷蘭星級建築師庫哈斯北京的辦公室,有一個重要的印象,那宣傳北京新 CCTV (中央電視臺)建築的短片要賣的不單單是一個新設計,而是整個新北京,理想中的未來世界心臟。 當北京的年輕人見盡後海如今的紙醉金迷,感歎地說道:“看著北京的胡同數目一天比一天少,日復一日地拆去,就如每天,身上一層又一層的皮膚被逐片割下一樣。” 文章節錄於潮爆中國:建設還是“拆那”中國
釘子戶 • 指城市建設發展中徵用土地時,不肯遷走的私人土地或物業擁有者
潮爆中國城市。空間 • 捍衛中國獨有的特色 • 中國的城市空間不應該千篇一律地被西方建築所淹沒
潮爆中國城市。空間 • 就如作者所說的:我們現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我們後悔了,想重建,也只能建個假古董了。 • 一個城市的空間,失去了文化的支撐,只剩下摩登而具“野心”的建築,自然令人們嚮起懷舊的怨曲。
潮爆中國新新。人類 新新。人類 定義 年齡大約十多至二十多歲,1980至1997年生。 固然是單孩制之下的年輕人,成長於 4+2+1的家族系統 (祖父母共四人,兩名父母,一名孩子) 即是新新中國的新新人類。
潮爆中國新新。人類 新新。人類 特徵 學歷程度高→增加社會抱負→提高生活素質 新的生活方式→付出小→拿高薪→不停消費 新的思考方式→分析指示→不願服從 新的愛情、性觀念→時代不同→思想開放 喜歡用藝術表達→思想改變→勇於發言
潮爆中國新新。人類 文章節錄於潮爆中國:單孩長大了 應該怎麼愛? 周末,剛好有兩個貌似情侶的男女下車。我一上車,司機就自言自語:“又是一對週末夫妻。”週末夫妻有兩種,一種是夫妻各自忙得只有週末才有時間在一起;另一種是指那些在週末見面,過類似夫妻生活的情人。後者可能根本不是真正的夫妻,甚至各有伴侶;然而,他們大多在同一大樓或就近大廈上班,在週末方便以上班作藉口相約外出。他們出沒的圈子與地點,從不會跟自己真正的另一半出沒的一樣。
潮爆中國新新。人類New New Generation 新新中國:是指解放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踏上了新的社會,亦催生了新一代的年輕人,新新人類。 80後的新一代,被譽為單純、聰明,喜愛天馬行空。其實是沒有深度,不切實際。綜觀新一代人,他們有足夠的自由,卻總是認為沒有足夠的金錢。 當整個文化氣氛變成一面倒後看,新一代看不見自己的中國,當然不滿了。
潮爆中國時尚。潮流A La Mode 「時尚」在中國的意思 • 指時尚潮流本身 • 時裝的別稱 • 最常被提及的生活形態 • 最多新富階層力捧 • 最缺乏自省力與本土精神的領域
潮爆中國時尚。潮流A La Mode 中國離時尚有多遠? • 停留在炫耀性的消費階段 • 集體張揚的作風 • 時尚受害者的產生
潮爆中國時尚。潮流 李宇春 從鄧麗君到李宇春, 中國的確走了很遠。 鄧麗君是一個有著傳統美德的一位女性,她的舉止溫柔大方,是典型中國傳統女性。 李宇春的美不是年輕人單純的美或一種跨越性別的美,她是關乎愈發模糊的中國新一代的慾望界線。
潮爆中國時尚。潮流 反映到現今社會 • 獨生的子女沒有傳統哥哥姐姐角色定型和性別區域。 • 同時擔當男與女的角色,他們的慾望物件也因此變得更曖昧。 • 戀上李宇春的女孩未必就是同性戀,但起碼我們可以觀察到,慾望物件與受落,挑戰傳統男女角色二分和異性戀霸權,才是最重要的啓示。 李宇春 以上文章節錄於潮爆中國:李宇春與第三性
潮爆中國時尚。潮流A La Mode 隨著新一代的進步,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藝術、音樂、等等的都出現了新的潮流。 然而中國人民覺得過去的時代不太差,一切過去的潮流都被浪漫化,有意識地遺望。總是抱著過去的總是最好,因為它已成過去。 令中國人民老一輩繼續的懷舊,新一代繼續的創新,時代的矛盾惹來了社會的改革。
潮爆中國我城。我國My City, My Country 我城與我國,難免引來人們的比較,而香港影響中國最多的地方,便是文化的交流,電影、運動最為頻密。 中國地大物博,成功吸引了不少港人投資,卻仍得不到港人的歡心,主因是國內負面的新聞,也來得太嚇人吧! 政治、文化仍與香港有著落差,難以得人認同!
我城。我國 定義 我城→香港 我國→中國 我城與我國的分別 • 主導文化:我城→ 中西混合(曾是英國殖民地) 我國→ 傳統中國文化 • 經濟體系:我城→ 資本主義 我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 政冶環境:我城→ 政治權力分佈平均 我國→ 一黨獨大
主導文化上的分別→港人對國人產生認同誤差→國民身份認同水平偏低主導文化上的分別→港人對國人產生認同誤差→國民身份認同水平偏低 • 經濟體系上的分別→早年香港經濟發展較蓬勃→港人產生高國人一等的觀念 • 政冶環境上的分別→實行一國兩制→港人較國人追求自由
潮爆中國我城。我國 文章節錄於潮爆中國: 香港與深圳的最終合併 • 關閘有三種:地理性的、時間性的、心理性的。香港深圳 24 小時通關:一下子打通了前兩重關卡,我們想試卻又怕。於是,與其說香港人害怕 24 小時與深圳通關,不如說香港人面對進一步與祖國融而為一,仍深感矛盾。 香港人看國內地,像永遠需要單向保險罩:我可以過來你那邊,但請你不要過來我這裡。於是關閘變成必需,像個極富象徵意義的篩檢程式。
假說(一) 林周益 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 人民的保育意識越低。 研究方法: (實際行動) 生活水平: 保育意識: 政府數據(GDP、堅尼系數) 歷史文物的數量(減少的趨勢) 問卷調查(滿意生活程度) 問卷調查(對保育工作的認識) 研究對象: 80後的中國人民
假說(二)黃嘉慧 本土藝術受關注度反映了市民生活質素的高低。 • 研究方法: • 問卷調查(市民對本土藝術的認識) • 數據分析(生活素質) • 研究對象:15-40歲香港人
假說(三) 張紫蕾 商廈式爛尾樓最常出現於發展失控或泡沫爆破的新興城市。 • 研究方法: • 政府數據(政府年報) • 資料調查(歷史文獻) • 研究對象:亞洲新興城市
假說(四) 易晞然 中國的時代戀愛價值觀改變促使中國離婚率增加。 • 研究方法: • 國家統計局資料(離婚率) • 問卷調查(戀愛價值觀改變的趨向) • 研究對象:中國離婚人民
假說(五)徐雪雯 假如中國政治社會更開放,國民身份認同的程度會提高。 • 研究方法: • 參考政府數據(人權報告、綜合國力) • 網上問卷調查(國民身份認同調查) • 研究對象:中國國民
總結 此書不但可以使我們對新新中國有更深的認識,亦可以同時使我們反思香港的現況,拋棄舊有自視過高的觀念。年輕人也應該對社會出一分力,創出一個獨有的「 新新香港 」 。
資料來源 文本 • 潮爆中國 • 中國審美復興 • 建設還是“拆那”中國 • 單孩長大了 應該怎麼愛? 圖片 • CCTV • http://www.flickr.com/photos/yakobusan/2436481628/ • cover: • 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3/63/103327/0/200905071218391957_600w.jpg • 胡同 • http://www.flickr.com/photos/dave_italy/963558346/ • 新新人類 • http://i2.ce.cn/ce/life/clfs/xxbb/200904/04/W020090404243284424556.jpg • 李宇春 •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z=0&word=%C0%EE%D3%EE%B4%BA&s=0&sme=0&rn=21&pn=36&ln=2000 • 羅湖 • http://www.flickr.com/photos/zuntokyo/125097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