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183 Views
國文科教學檔案. 課程:項 脊軒 志 老師:蔡雪黛. 第四課 項脊軒志 歸有光. 一、藉寫軒記事旨在寫人抒情. ◎文章分析. 題名寫軒,所有記敘之事皆環繞項脊軒而發生,然而表面處處寫軒,作者卻意不在軒而旨在寫人,藉軒寫人,藉軒抒情,全文主要重點在表達對人事興衰、家族變遷之感歎。. 二、作者擅長由描寫生活 瑣事中流露動人真情. 歸有光 散文之一大特色,即在於其擅長「於不要緊之題,說不要緊之語,卻自風韻疏淡」,一般中國讀書人在文章中長篇大論的「言志言道」 ,在其文中並不多見,而是大多描寫日常家居瑣事,.
E N D
國文科教學檔案 課程:項脊軒志 老師:蔡雪黛
第四課 項脊軒志 歸有光 一、藉寫軒記事旨在寫人抒情 ◎文章分析 題名寫軒,所有記敘之事皆環繞項脊軒而發生,然而表面處處寫軒,作者卻意不在軒而旨在寫人,藉軒寫人,藉軒抒情,全文主要重點在表達對人事興衰、家族變遷之感歎。
二、作者擅長由描寫生活 瑣事中流露動人真情 歸有光散文之一大特色,即在於其擅長「於不要緊之題,說不要緊之語,卻自風韻疏淡」,一般中國讀書人在文章中長篇大論的「言志言道」 ,在其文中並不多見,而是大多描寫日常家居瑣事,
而由這些平凡瑣碎小事中,自然流露出真摯情感。作者雖然旨在描寫對已逝親人之想念,但文章中皆不明言,僅是藉刻劃先母、祖母與亡妻生前之一二行事、言語,來表達作者的追念之情。而由這些平凡瑣碎小事中,自然流露出真摯情感。作者雖然旨在描寫對已逝親人之想念,但文章中皆不明言,僅是藉刻劃先母、祖母與亡妻生前之一二行事、言語,來表達作者的追念之情。
例如:描寫母親聽到孩子「呱呱而泣」,便便急著扣門詢問:「兒寒乎?欲食乎?」,身為人母著急關懷之情自是溢於言表。而作者對母親之思念嚮往,更是藉著「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之語。述及祖母對孫兒關愛之情,則是道之以憐惜口吻:「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例如:描寫母親聽到孩子「呱呱而泣」,便便急著扣門詢問:「兒寒乎?欲食乎?」,身為人母著急關懷之情自是溢於言表。而作者對母親之思念嚮往,更是藉著「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之語。述及祖母對孫兒關愛之情,則是道之以憐惜口吻:「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至於祖母對孫兒之期許嘉勉,則是藉著祖母之自語:「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以及持一先人象笏勉勵孫子:「他日汝當用之」,作者以祖母無比關懷之言語、行事來追念祖母,難怪會「令人長號不自禁」的真情流露了。歸有光之文能處理瑣細小事而不失之繁雜;能道平淡自然之語,而卻真摯感人。至於祖母對孫兒之期許嘉勉,則是藉著祖母之自語:「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以及持一先人象笏勉勵孫子:「他日汝當用之」,作者以祖母無比關懷之言語、行事來追念祖母,難怪會「令人長號不自禁」的真情流露了。歸有光之文能處理瑣細小事而不失之繁雜;能道平淡自然之語,而卻真摯感人。
三、文字平易含蓄,內蘊 深厚,餘韻不絕 文中最感人的是補記中描寫亡妻之處,即為此種風格之代表。作者僅信手拈來妻子在世時幾個生活片斷,輕描淡寫的敘述其妻之語,便表現夫妻之間和樂親情,而文末「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之語,尤其寫的最為委婉深沉。亭中枇杷樹,原為亡妻當年親手栽種,如今樹在人亡,尤其樹已長的如此茂盛,「亭亭如蓋」,而妻子卻是白骨早朽,睹物思人,相形之下,更是情何以堪!
◎課文 枇杷樹:枇杷樹成長速度極慢,道枇杷樹長的高大,應有幾種作用: 表示時日已久。 睹物思人,寫出樹在人亡的悲痛,「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自己對亡妻的思念並不隨時間流逝而 淡化,就像樹一樣,仍持續竄長著,枝繁葉茂,永不休歇。 (3) (2) (1)
◎注釋 2. 1. 垣牆周庭以當南日 環繞著庭院四周築上圍牆,用以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垣,矮牆。周庭,四周圍繞著庭院。周,圍繞,作動詞用。當,音ㄉㄤ,通「擋」。 萬籟有聲 寂靜之中彷彿可聽聞大自然的種種聲響。萬籟,宇宙大自然間的聲響。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ˇ
5. 4. 3. 東犬西吠 東家的狗對西家人叫,形容分家後親戚之間疏遠、形同陌路的樣子。 客踰庖而宴 後屋之客赴宴時,須穿越前屋的廚房,形容分家後,各房凌亂雜居,完整的房屋格局遭破壞,不成體系的樣子。踰,同「逾」,穿越。庖,音ㄆㄠ,廚房。 塪井之蛙 井中之蛙,比喻見識淺陋之人。 語出莊子秋水篇。塪井,淺井。塪,音ㄎㄢ,通「坎」,坑穴。 ˊ ˇ
◎同音國字辨識 ˋ ˋ ˋ ˋ ˋ ˋ ˋ 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