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新疆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讲授 课题八 以伊犁为重点的 “塞外江南旅游区”
伊犁概况伊犁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辖八县一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209万,地区行政公署设在“花都”伊宁市,这里是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伊犁地区为天山各支脉环绕分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异的自然景观。这里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东西文化荟萃,加之民族众多,具有浓郁的民风民俗,形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富。伊犁地区北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北与塔城地区的乌苏市相连,东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毗邻,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421公里。伊犁概况伊犁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辖八县一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209万,地区行政公署设在“花都”伊宁市,这里是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伊犁地区为天山各支脉环绕分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异的自然景观。这里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东西文化荟萃,加之民族众多,具有浓郁的民风民俗,形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富。伊犁地区北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北与塔城地区的乌苏市相连,东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毗邻,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421公里。
目录 • 伊犁地区风物特产 • 伊犁旅游景点介绍
当地特色: 蜂蜜 位于天山西部腹地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北边陲一颗璀璨夺目的塞外明珠。这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属亚欧大陆干旱地理环境中特有的“湿岛气候”,著名的巩乃斯草原、昭苏草原、唐布拉草原尽览其间。 伊犁,又是一个野生植物荟萃的蜜蜂天堂,一个被学术界美誉为“中亚植物基因库”的神奇之地:这里,百里香、牛至、突劂益母草、西域党参、疆贝母、野薄荷、甘草、一枝黄等150余种珍贵野生蜜源植物造就了伊犁蜂产品卓尔不凡的绿色属性及天然成份多样性。 早在十九世纪末,随着沙俄侵列势力在我国西部疆域的迅速扩张,大量俄国侨民涌入伊犁。据考证,就是在那时,俄罗斯入斯迪凡·堪德诺尔特凭借一挂马车将高加索蜜蜂(后驯变为伊犁黑峰)传入伊犁河谷,从此拉开了伊犁养蜂业的序幕。 百年沧桑、世事巨迁,改革开放后的伊犁蜂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如今的伊犁河谷已发展成为西北乃至中亚地区规模最大、质量最佳的生态蜂产品原料集散地,“塞外蜜库”名扬四方……
薰衣草 新疆伊犁有"中国薰衣草之乡"美称,由于薰衣草有众多神奇功效,是大自然的纯天然的享受.受到众多朋友的青睐! 薰衣草的效用:家庭应急:烫伤、刀伤。用棉花沾上薰衣草精油,直接涂于伤口上,只需几秒,疼痛消失,不会形成水泡,伤口愈合加快。 衣物防虫:把薰衣草精油滴入几个棉花球上,放在衣柜的几个角落中,可助衣物防虫,并给衣服带来清新淡雅的香气。 皮肤疗效:平衡油脂分泌,治疗灼伤、哑伤、癣、脓肿、湿疹、皮炎、粉刺 身体疗效:烧伤、灼伤、发炎、止痛、晕昏、失眠、血压高、流感、减轻经痛 心灵疗效:平衡神经紧张,抗抑郁、减压、镇静、平衡神经、情绪化
伊犁名酒 特制伊力大曲,人们习惯上叫伊力特曲,属浓香型白酒。晶莹透明,香气浓郁,口感绵实,回味悠久。伊力特曲早就以它优良的酒质和特殊的风味闻名全疆,是独无二的屡次夺魁的名酒,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誉。
卡瓦斯卡瓦斯最早起源于基辅公国之前的东斯拉夫,原称"Kbac"(俄文),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人们将谷物捣碎\加水作成面团,放在陶器中加热,使部分谷物淀粉糖化,然后加水稀释,自然发酵,从此酿制最古老的"Kbac".后来,"Kbac"酿制工艺在俄罗斯得到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为俄罗斯民族饮食文化的象征.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没落贵族将"Kbac"酿制工艺首次带入中亚各国及我国新疆的伊犁河谷,阿勒泰,塔城等地区.此后的150多年间,这些地区尤其是伊犁的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民族群众均以各自的方法酿制着"Kbac",彼此间保持着工艺交流,最终将"Kbac"演绎发展成为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民族文化饮品.在伊犁,"Kbac"有着众多的名字,格瓦奇,卡瓦斯.格瓦斯,土啤酒等等."Kbac"由于以谷物大麦,黑麦或荞麦)山花蜜,酒花,浆果等天然品为原料,经多种异型乳酸菌,酵母菌复合发酵酿制而成,这种古老绿色的活性生物饮品如今受到了愈来愈多疆内外食客的喜爱.卡瓦斯卡瓦斯最早起源于基辅公国之前的东斯拉夫,原称"Kbac"(俄文),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人们将谷物捣碎\加水作成面团,放在陶器中加热,使部分谷物淀粉糖化,然后加水稀释,自然发酵,从此酿制最古老的"Kbac".后来,"Kbac"酿制工艺在俄罗斯得到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为俄罗斯民族饮食文化的象征.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没落贵族将"Kbac"酿制工艺首次带入中亚各国及我国新疆的伊犁河谷,阿勒泰,塔城等地区.此后的150多年间,这些地区尤其是伊犁的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民族群众均以各自的方法酿制着"Kbac",彼此间保持着工艺交流,最终将"Kbac"演绎发展成为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民族文化饮品.在伊犁,"Kbac"有着众多的名字,格瓦奇,卡瓦斯.格瓦斯,土啤酒等等."Kbac"由于以谷物大麦,黑麦或荞麦)山花蜜,酒花,浆果等天然品为原料,经多种异型乳酸菌,酵母菌复合发酵酿制而成,这种古老绿色的活性生物饮品如今受到了愈来愈多疆内外食客的喜爱.
鹿茸 作为传统的名贵药材,远销韩国、日本,现代医学对鹿茸研究证明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磷酸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脂溶性VC,营养性矿物质,和丰富的钙成份,它具有平衡血压,调节心率,改病善睡眠和食欲,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疲劳,恢复体力,增加骨质密度,促进伤口愈合,养颜益寿。
马鞍和首饰 •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沙木沙克小刀 • 沙木沙克小刀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被列为新疆四大名刀之一,是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需产品。 • 沙木沙克小刀是依制作人沙木沙克小.阿西木而命名的。 沙木沙克出生在原绥定县(今霍城县),后流落到南疆库车等地,在流落的过程中对小刀制作倍增爱好,他细心观察各种小刀的样式,潜心学习各家的制作工艺,甚至给名师句匠帮工当徒弟兄,后来沙木沙克征众家之艺,集众家之长,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终于推出了一种从工艺到款式都别具一格的新颖的小刀,具有经济、美观、实用、方便、精巧、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因而冠以“沙木沙克小刀”之美称. 1933年,沙木沙克决心将自己的艺技奉献给家乡——伊犁人民,于是在伊宁开了个铁匠铺,从此沙木沙克小刀的名声又在伊犁地区沸扬起来。 • 沙木沙克小刀是一种折叠式单面刀,选用好钢锻打成型,制成粗坯后,用各种粗、细、扁、圆锉刀,锉平磨光,然后再进行淬火。传统的刀柄用牛角、铜皮制作,现在也用玻璃和塑料制作,柄部还采用各种钢、银、玉、骨等材料嵌成各种晶莹俏丽对称的图案,十分精巧美观,加之刀刃猁,经久耐用,使用方便、安全、价格合适,回此,一直是少数民族喜欢爱的生活用品。
铜制沙玛瓦 • 铜制沙玛瓦是伊犁农牧区和城市广大少数民族居民烧开水的茶饮,是少数民族特需产品之一,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 伊宁市是全疆铜制沙玛瓦的重要产地,但因种种原因曾一度中断,1974年才由从事手工业生产有30余年经历的老艺人乌斯曼. 尼牙孜,带领徒弟重新试制,多年消声匿迹的民族特需产品又重返市场。 • 铜制沙玛分圆形或方形底座,其剖圆形沸水炉中置圆桶状火道,外附龙头、爪耳、炉盖等部分。具有省燃料,水易沸,水质好等优点,一直被人们视为烧荼水的佳品,平时不用时,人们又将它视为精美饰品,摆设在室内窗台上,金黄铮亮、光洁照人、造形优美的铜沙玛瓦宛如一尊奖杯和工艺精湛的手工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果子沟 • 果子沟风景秀丽,景观奇异,历来被视为新疆的名胜之地,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美称。又称塔勒奇沟,因山沟内遍布野生苹果而得名。它纵贯北天山,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也是伊犁的天然门户。 • 峡谷地势险要,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中亚、欧洲的重要孔道,现在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 • 果子沟全长28公里,沿着乌--伊公路的大致走向,就是新疆古丝绸之路的北道。“松树头”是果子沟的绝顶之处,北下直达赛里木湖畔,南下直入果子沟峡谷。“赛里木湖”亦称三台海子,与果子沟唇齿相依,亦为新疆名胜之一。由松树头南下二台林场,山路盘旋崎岖,一落幽谷,是果子沟的险峻之处。落谷傍山有一高山瀑布凌空奔泻而下,状如白练悬空,壮观异常。二台是由清代军台、驿站得名。此处草原木屋交相辉映,是游客的最佳休息处。从二台南下,山势渐低,谷口渐开,公路两旁只见云杉疏透,奇杨怪柳交柯,山杏、野果,满眼新绿。 • 果子沟沟内峰峦耸峙,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鲜花竞放,涌泉飞瀑,气候凉爽,景色优美,当年全真派真人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进西域路经此地,曾赋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水溪。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又“银山铁壁千马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果子沟的险奇和秀美,可见一斑。清代林则徐流放新疆,进人沟中,感叹“如人万花谷中”,可见果子沟在夏花绚烂之时的艳丽。 • 果子沟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以野果分布广阔而闻名,药材资源也很丰富,自春至秋香草馥郁,野花烂漫,艳丽多姿。果子沟给游人带来想象,也带来美的享受。她将为更多的想往伊犁的海内外游客带来美的升华。
秃黑鲁克帖木尔汗麻扎 • 秃黑鲁克帖木尔汗是成吉思汗第七世孙,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察合台后王。公元1346年,年仅16岁的秃黑鲁克帖木尔被拥立为蒙兀儿斯坦汗王,18岁时信奉了伊斯兰教。公元1352年,他强迫所属16万蒙古部众皈依了伊斯兰教,从而加快了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1360年3月,他发动了统一河中地区的战争,短暂地统一了察合台汗国。1363年,秃黑鲁克帖木尔汗死后,葬于阿里马勒城东郊,即今霍城县东北部的大麻扎,并为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穹窿式陵墓,按伊斯兰教殡仪埋葬。 • 秃黑鲁克帖木尔汗麻扎,系阿拉伯语,意为陵墓。寝殿正门朝东,正面墙壁用紫、兰、白色26种规格的釉砖镶砌而成各种几何形纹饰图案,门额上用兰色釉砖,嵌有阿拉伯文颂辞。整个建筑外观庄严古朴,雍雅宏丽。殿内无木柱横梁。四壁空阔,可由阶梯登临顶部。它是新疆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最古老建筑,被列为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门之上,有阿拉伯文书写的“伊斯兰教之光”,是对死者的褒奖。 • 现今,常有穆斯林和中外游客前来朝拜、游览。与此墓并列的还有一座穹隆式陵墓,但规模稍小些。据称是秃黑鲁克帖木尔汗之妹的陵寝,保存也较完好。
惠远古城 • 惠远古城是的新疆历史名城之一,从乾隆年间到光绪末年的150年,惠远一直是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乾隆二十八年(1763),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度地筑城,乾隆帝亲自赐名曰“惠远”,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 • 惠远有新旧城之分,旧城于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遭毁,新城于1882年收复伊犁后重新修建,这就是现今的惠远城。 • 惠远旧城垣高一丈四尺,周长九里三分。1793年再度扩建,周长延伸到十里六分三厘,成为当时新疆第一大城。城内建筑整齐,纵横四条大街直通四大城门。东门景仁、西门说泽、南门宣闿、北门来安。每条街上都有小巷,共48条。城中心建有高大巍峨的钟鼓楼,以镇四方。钟鼓楼为三层,飞檐画栋,气势雄伟,至今保护完好。登楼远眺,四条大街通向东西南北城门大道,一城风光尽收眼底。旧城遗址仍存伊犁河边。 • 惠远古城内有规模宏大的将军府、参赞大臣衙署、领队大臣衙署、理事同知和抚民同知衙署等。当时的惠远城也是驻军重镇,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的3年时间内,从热河、凉州、庄浪等地迁调满洲、蒙古官兵4370名及鸟枪步甲400名到惠远。城内城外有不少军事设施、军器库、军局、火药局,还有官兵操练武艺的教场。城内设有学校10所、官学、私学、义学均有设置,还专门办有俄罗斯学校、培训外交人材。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沙皇俄国还在惠远设领事馆。此外还有负责铸造钱币的宝伊钱局。 • 清代颇重宗教文化,惠远城内外寺庙林立,清真寺、喇嘛庙是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此外建有昌寿宫、关帝庙、真武庙、八蜡庙、龙王庙、城隍庙、火神庙、风神庙、刘猛将军庙、文昌宫、魁星阁、社稷坛、先农坛、道观等等。
那拉提草原 • 那拉提草原地处南北疆交通要道上,西接新源县城乃至伊宁市后直通312国道, 东面沿着古通道接巴伦台的公路。另外,横贯天山的独山子──库车公路也是经由那拉提草原连接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具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深峡纵横、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辉映,并同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集观光、游览、科学考察、休闲娱乐、避暑度假、购置纪念品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伊犁河 伊犁河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关系西北农田的著名河流。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唐代西征大军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凭着木头木伐泅渡滔滔河水。 伊犁河发源于新疆天山西段,在我国境内,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其水量居新疆众河之首,径流量约占全疆河流径流量的确1/5,大约有3/4的水量流出国境。 伊犁河上游有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特克斯河是主源,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伊犁河向西流至伊宁途中有喀什河流入,以下进入宽大的河谷平原,河床开阔,支流众多,渠系纵横。在接纳右岸的霍尔果斯等河后进入哈萨克斯坦,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在我国境内全长约400多公里。 伊犁河的中、下游水流平缓,在我国境内雅马渡至国境段可通航汽轮。在伊宁附近河床宽达1公里以上,河滩漫布,水流分叉,多沙洲岛屿,风景秀丽,是人们夏日避暑休息的好去处。 1959年,伊宁市城南处河道修建了一座大侨,1975年重建,桥型是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沿河开辟了千余亩河滨公园,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佳胜景点。 每逢节假日,这里篝火点点,人们煮鲜鱼、烤羊肉,开怀畅饮,然后在草地上歌舞嬉戏,领略塞外野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伊犁河水运开通,伊犁河大桥进一步整修,风景区将更加宜人。
圣佑庙 • 圣佑庙建筑宏伟壮观,气氛庄严肃穆,是这一带蒙古族牧民求神祈祷的场所。始建于1889年,现存建筑8座,面积2000平方米,寺庙占地数百亩之多。 • 寺庙座北朝南,前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鎏金沥粉,气势恢宏。正壁和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我国中原传统风格的壁画,廊画等。大殿前,高悬汉文书写的“敕建圣佑庙”匾额。殿内陈设着数百尊佛像,张挂着来自西藏的帐幔,旗幅,锈工极其精美。佛楼上的蒙古包里,佛像,各种金银祖鲁杯满设祭坛,大小古钟声播草原远近。寺院内古木繁荫,晨钟暮鼓,僧众齐集,鸟鸣雀舞,显得古朴而又庄严肃穆。圣佑庙,西藏语名叫“吉金铃”,蒙古语名为“博格达夏格松”。 • 传说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组建之后曾多次迁建寺院,经过几番周折后,选址到昭苏洪那海沟口。并从迢迢数千里之外的北京请来80名能工巧匠,于1889年动工,历时4年,耗银10万两,才修筑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尔果斯口岸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国和第三国开放,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距离乌鲁木齐市670公里,伊宁市90公里,距离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35公里,阿拉木图市378公里。具有年进出口货物200万吨,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的通关能力。霍尔果斯口岸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国和第三国开放,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距离乌鲁木齐市670公里,伊宁市90公里,距离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35公里,阿拉木图市378公里。具有年进出口货物200万吨,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的通关能力。
察布查尔靖远寺 察布查尔靖远寺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孙扎奇乡,是锡伯营八旗军民于1893年(清光绪十八年)合力积银捐资而建成的。 “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 汉文“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庭院宽阔幽静,连接各殿房的路面皆为砖铺。靖远寺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雕梁画栋,异角飞檐,极为秀丽。靖远寺整个建筑都采用砖雕、木雕艺术,配有彩绘、泥塑。 察布查尔靖远寺 ,对于研究锡伯族从东北西迁伊犁后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建筑工艺美术和各民族文化交流都有一定意义。近几年来,经国家拨出专款维修,现已修葺一新。
新疆赛里木湖介绍导游词 位于新疆博乐市境内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语称“赛里木卓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赛里木湖风景区是以塞里木湖为中心,包括湖周围风光旖旎的山地森林和湖滨草原,组成一个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赛里木湖,是一个山间大湖,湖中有一个小岛,要不是能看见远处雪山延绵,真会以为它是茫茫大海。黄昏的湖水呈灰褐色。虽然太阳已经下山,但天边还泛着金黄,在落日余辉的映衬下,山色很美,剪影分外美丽。到天色渐黑的时候,山顶处一条紫红色的镶边将山脉和天空分开,给人一种莫名凄美的感觉。湖水像海浪一样拍打着岸边,哗!哗!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个古老而又凄美的哈萨克爱情故事(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 湖泊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45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6米,湖略呈卵圆形,湖南海拔2073米,蓄水量210亿平方米。赛里木湖水面坦荡,碧绿清澈,四周群山巍峨,幽林绣草。湖面黄鸭群集,水鸟啾鸣,天鹅掠水,鱼翔浅底,充满盎然生机,四周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松柏苍翠墨绿,湖滨碧草繁花,毡房星点,马嘶羊咩,风景如诗如画。湖周有乌孙墓、岩画、石刻分布。 赛里木湖长期以来流传着湖怪、湖心风洞,旋涡与海底磁场等传说。这里还有国家级的节庆活动——赛里木湖那达慕大会,每年7月底、8月初,当地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都要在这里举行。那时是您到这里观光旅游的好时机。
任务驱动 • 请同学们编写一篇介绍“那达慕大会”的解说词,字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