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49 Views
科技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指導老師: 鄭淇云老師 組員: 996D0004 孫崇豪 996D0026 張伊馨. 實務個案. 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傳奇 ─ Win eBay buy Yahoo ! Stop Google 大陸電動汽車之王比亞迪 ─能仿則仿,不能仿則挖角,出現糾紛就透過訴訟解決. 阿里巴巴小檔案. 創辦人 :馬雲 成立時間: 1999 員工數:約 1.7 萬人 會員數:截至 2009 年 1 月,共有 3000 萬內銷市場註冊會員 相關公司: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保、雅虎口碑公司、中國萬網
E N D
科技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指導老師:鄭淇云老師 組員:996D0004 孫崇豪 996D0026 張伊馨
實務個案 • 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傳奇 ─Win eBay buy Yahoo!Stop Google • 大陸電動汽車之王比亞迪 ─能仿則仿,不能仿則挖角,出現糾紛就透過訴訟解決
阿里巴巴小檔案 • 創辦人 :馬雲 • 成立時間:1999 • 員工數:約1.7萬人 • 會員數:截至2009年1月,共有3000萬內銷市場註冊會員 • 相關公司: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保、雅虎口碑公司、中國萬網 • 得獎:美國<財富雜誌>2009年「大陸最受讚賞企業」第二名
內銷市場 頂級會員 下單 上網 供貨公司A 1999年,成 立阿里巴巴 1.內銷:Alibaba.com.cn 2.雅虎口碑網,負責分類廣告 • 搜尋引擎 • 百度 • 谷歌 個人電腦 供貨公司B 普通會員 上網 下單 供貨公司C 手機 供貨公司D 大陸內地客戶 金流〈人民幣〉 2002年,成立支付寶 物流〈商品〉 物流公司
進軍海外〈已台灣為例〉 網路商店A 1.全買網〈oBuy〉 2.其他購物網站 • 搜尋引擎 • 谷歌 • 雅虎奇摩 上網 下單 網路商店B 個人電腦 金流 金流 金流: 中國信託銀行 2007年,支付寶跟台灣網勁成立支付寶台灣通
產品策略1:產品排列方式 • 商品數:由賣方自行製作「客戶自製內容」 • 線上商品陳列:模仿沃爾瑪在資料庫中找出兩種以上的連鎖購買組合
產品策略2 退費 • 金流 • 支付寶大陸市佔率占B2B及B2C五成以上。 不滿意 買方 支付寶 金流 賣方 付款 滿意 阿里巴巴 年費
賣方繳費,吸引大量賣方登錄,賣方為提升自己產品在搜尋中可以排比較前面,就得花比過去更多的錢成為金牌供貨公司。賣方繳費,吸引大量賣方登錄,賣方為提升自己產品在搜尋中可以排比較前面,就得花比過去更多的錢成為金牌供貨公司。 定價策略:俗擱大碗
讓買方好找 • 資料量太大,搜尋很重要,網站外的網址搜尋也很重要,阿里巴巴力有未逮,只好撿現成的。 • 2006年10月購買雅虎改名雅虎口碑網,定位像谷歌一樣,但百度及谷歌市占太高,只好改作線上分類廣告代理。
幫客戶取得貸款 • 2007年六月,美國爆發次級房貸,全球颳起信用緊縮風潮,阿里巴巴與中國工商銀行推出貸款資助計畫,替有一定信用級別的商戶提供融資。 • 2008年,阿里巴巴幫助近600家中小企業獲得人民幣10.4億元的無抵押低利貸款,每筆以200萬元為上限,期限為一年。
負責金流的支付寶 • 確保交易安全及順暢一直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難題。阿里巴巴為解決此問題,創辦支付寶公司,與17家銀行合作,利用信用中介功能,大幅提高交易安全性。 • 大陸線上刷卡等服務均不成熟,支付寶以網路安全支付平台,提供買賣雙方透過此平台付款、轉帳,避免貨到不付款等弊端,成為大陸網路交易的主流付款工具。
消費型電子商務─淘寶網 • 淘寶網採取削價競爭的紅海策略,及對網路商店不收任何費用〈登錄費、廣告費及成交抽佣〉使賣家大幅跳槽到淘寶網。 • 透過免費打敗電子灣的eBay,但由於是免費,淘寶網持續虧損中。
結論 • 阿里巴巴成功的主因─客製化產品訊息、模仿商品陳列、付款安全。 • 淘寶網利用紅海策略打敗電子灣,消除市場競爭者。 • 支付寶的第三方金流機制,大幅提升網路交易安全性。
王傳福的模仿策略 • 汽車外觀有五幅照片,前面、後面、側面、正上方與斜上方,都相似便是侵權,只要其中一張豐格完全不一樣就不算侵權 • 比亞迪積極修改別人專利,納為自己的專利。
比亞迪集團的發展 • 第一條成長曲線:手機電池 • 把對手的手機電池拆解,並組成生產線,推出自己產品。 • 比亞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沒有被召回的鋰電池公司,也就是說比亞迪的設計、製造與技術都處於領導地位。
比亞迪集團的發展 • 第二條成長曲線:比亞迪電子 • 憑藉電池模組、人工便宜的成本優勢進軍手機組裝,重挫富士康。 • 2008年,比亞迪2C產業代工,進軍IC產業,開始生產筆記型電腦。
比亞迪集團的發展 • 第三條成長曲線:進軍汽車業 • 當平均所得500美元時,家電需求蓬勃;當道1000美元時,房屋與汽車需求如雨後春筍。
比亞迪集團經營策略 • 成長方向,多角化之原因─大陸政府支持新能源與汽車領域,邁入汽車業可從研發、製造到行銷利潤全部賺。 • 成長速度,策略雄心─以強大的電池技術、整車研發能力,出色的垂直整合能力,成為新能源車的領導者 • 成長方式,收購秦川汽車─針對汽車製造產能與燃油引擎技術,採取併購方式,電動馬達則自行研發。
比亞迪汽車的發展 • 第一階段─燃油汽車 • 第二階段─混合動力汽車 • 第三階段─純電動汽車 • 第四階段─進軍地鐵機車
結論 • 比亞迪汽車的成功,主要是政府政策、專利迴避、技術運用以及人員挖角。 • 積極修改別人專利,納為自己的專利權 • 比亞迪有技巧性的以儲電技術為主,企業多角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