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天安门城楼. 圆明园遗址公园. 天安门广场.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作家介绍:. 汪曾祺 ( 1920-1998 ),江苏高邮人。 1943 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先后任中学国文教师、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 《 受戒 》 、 《 大淖纪事 》 、 《 异秉 》 等。他那种 清秀隽永、生趣盎然 的风俗画描写风格与 平中有奇、淡中有味 的作品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思考. 1 、 文中作者认为北京胡同有哪些特点?(速读课文,找出关键句). 1 、 方正. 2 、(网络)方便. 3 、 安静. 思考.

rob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八达岭长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八达岭长城

  2. 天安门城楼

  3. 圆明园遗址公园

  4. 天安门广场

  5. 胡同文化 汪曾祺

  6. 作家介绍: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1943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先后任中学国文教师、历史博物馆职员。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异秉》等。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与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7. 思考 1、文中作者认为北京胡同有哪些特点?(速读课文,找出关键句) 1、方正 2、(网络)方便 3、安静

  8. 思考 2、作者在谈到胡同是时为什么要提到四合院? 四合院与胡同是一体的;胡同与四合院是北京市民传统的居住方式;胡同与四合院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也反映了北京的市民文化形态,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

  9. 特点: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3、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表现? 外在表现: 居住环境: 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住家: 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 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处世哲学: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10. 4、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4、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 封闭 思考 易于满足 冷漠(冷眼旁观)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

  11. 5、在文中作者为胡同和胡同文化作了一个怎样的预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5、在文中作者为胡同和胡同文化作了一个怎样的预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首先,胡同代表的是较差的居住条件和较低的生活水平,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它迟早会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其次,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它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无力与现代文明相抗争,必将日渐衰落。

  12. 再见吧,胡同。

  13. 6、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6、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怀旧、伤感 没落的必然(理性) 依恋、无可奈何(感性)

  14. 全文结构布局: • 胡同的建筑及环境特点 • 北京市民心态表现 • 作者对正在没落的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15. 品味: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 1、京味、京腔(胡同味) 2、平淡、朴素、口语话 3、“书卷气”——雅致

  16. 作业 1、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在随笔上写一篇文章。 2、课后阅读《读本》中《西安这座城》和《上海的弄堂》两文,体会它们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