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630 Views
景区开发筹建管理. 董观志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学习目标 1、掌握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 2、理解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 3、熟悉景区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 4、了解景区开业的运行管理过程。. 关键概念 景区开发;景区规划;项目管理;开业管理. 目录. 1. 第一节 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 2. 第二节 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 3. 第三节 景区工程的项目管理. 4. 第四节 景区开业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景区选址的理论基础 二、景区规划的理论基础 三、景区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
E N D
景区开发筹建管理 董观志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学习目标 • 1、掌握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 • 2、理解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 • 3、熟悉景区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 • 4、了解景区开业的运行管理过程。 关键概念 景区开发;景区规划;项目管理;开业管理
目录 1 第一节 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 2 第二节 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 3 第三节 景区工程的项目管理 4 第四节 景区开业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景区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景区选址的理论基础 二、景区规划的理论基础 三、景区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 四、景区筹建的理论基础
一 景区选址的理论基础:区位理论 距离衰减理论 中心地 理论 市场区位理论 集聚效应理论 认为如果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那么其作用力与距离成反比例关系,即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认为区域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核心,其为主要供应基地,以该核心向四周辐射,在区域空间上形成一定的经济力。 认为选址的最大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点 认为区域内各经济实体聚集产生的总体经济 效益大于各经济实体单独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超出的部分来源于因聚集而造成的有利环境,被称为集聚经济效益。
景区选址的影响因素 单击添加 与旅游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资源基础 经济特征 交通条件
(一)生态位理论 二 景区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位:指游客、经营者、当地居民与旅游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的总和。 生态位宽度:指在生态位空间中沿某些直线生态位的全部距离。 生态位重叠:指同一种在同一资源的相遇频率。 生态位分离:指两个物种和资源的相似程度。 生态位扩充:指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生态位增加。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 生态位态势理论 生态位扩充理论 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理论 生态位演进理论
(二)系统论 系统论概述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 系统论的结论是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系统受环境影响和干扰,和环境发生相互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景区系统的构成 景区系统由旅游者、景区吸引物和景区媒体等子系统组成。
景区系统规划的原则 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 景区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人类学理论 旅游人类学概述:将人类学与旅游学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准备工作、实地考察、整理分析) 人类学理论在景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三)心理学理论 旅游心理学概念: 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 第一,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探讨旅游者的旅游认知、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态度、旅游者的情感、旅游决策等。 第二,研究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通过对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管理心理、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旅游产业的形象设计等研究,寻找迎合旅游者心理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模式。 第三,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互动心理。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量法 案例法 实验法 评价法 心理学原理在景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景区筹建流程 景区筹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景区投资兴趣的产生、投资决策的制定、团队的组建、景区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生产准备等过程。 四 景区筹建的理论基础
(二)运筹学理论的应用 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各种系统最优化问题的学科。 运筹学的最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从时间上来讲,寻求全过程最优; 二是从空间上来讲,寻求整体最优。一般来说,制定决策是运筹学应用的核心,而建立模型则是运筹学方法的精髓。
运筹学处理问题的步骤概括如下: 分析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最优化 解的评价 决策 运筹学理论在景区筹建中的应用
第二节 景区规划的系统结构 一、景区规划的空间结构 二、景区规划的时间结构 三、景区规划的要素结构 四、景区规划的功能结构
(一)景区内部的空间结构 社区-吸引物综合体(CAC) (右图上)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右图下) 一 景区规划的空间结构
双核布局模式(twinning principle) (右图下) 核式环模式
(二)景区与景区之间的空间结构 增长极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 圈层布局模式
二 景区规划的时间结构 (一)旅游容量的估算 S:景区容量(人/天); A1、 A2、A3:景区的绿地、森林、水的面积; B1、B2、B3:游客在景区内的绿地、森林、水可具有适合感的最小面积; T:景区内每天开放时间(小时); t:游客在景区平均停留时间(小时)。
(二)游览时间的规划 从进入景区门口开始,要规划设计客人的活动,争取达到每5分钟有一个兴奋点,每15分钟有一个高潮;要尽量延长游客在景区内一次逗留的时间。
(三)可持续发展规划 尽量保持资源原貌,对资源的消耗达到最小化 注意开发的可持续性 开发过程兼顾游客、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 注意环境的保护
(一)景区项目的设计 景区项目的概念 景区项目设计的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 景区项目设计的内容:项目名称的制订、项目风格的选择、项目所占土地面积及其地理位置的确定、项目的产品体系等。 三 景区规划的要素结构
(二)景区服务设施配置 服务设施的内容: 住宿设施 餐饮设施 辅助设施
设计原则: 与景区相匹配的原则,包括规模、等级、风格的匹配 生态原则,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生态保护的原则,尽量将破坏降到最小 可持续发展原则 美观的原则
(三)景区基础设施配置 供水设施 供电设施 排水排污设施规划 通讯设施规划 保健设施
(一)客源市场角度 (二)企业角度 (三)产业角度 四 景区规划的功能结构
一、景区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二、景区工程项目的管理 三、景区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 四、景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五、景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 第三节 景区工程的项目管理
(一)景区项目的生命周期 一 景区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二)景区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景区项目各阶段的资源投入量不同 各阶段的劳动形式不同 各阶段经历时间的长短不同
(一)项目管理的内容: 资源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 (二)项目管理的方法: 甘特图(Gantt Chart) 、关键途径分析法(CPA) 、程序评估和审核法(PERT) 二 景区工程项目的管理
(三)项目经理的技能: 负责景区项目准备到项目完成的整个工作 ,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好的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若干技能和才干,比如专业技术知识、能与承包商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能力、掌握预算和财务管理的能力等等。
竣工决算 三 景区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 投资决策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一)质量因素控制: 人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 设备工具的控制 方法的控制 环境的控制 四 景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二)项目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景区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景区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合同管理: 在景区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景区的行为会形成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诸如景区、景区工程设计单位、景区工程施工单位、景区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这些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是通过“合同”这一契约关系形成的。 五 景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
(二)景区工程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景区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合同 建设监理合同 建设施工合同
一、景区开业准备 二、景区开业典礼 第四节 景区开业的运行管理
(一)筹集运营资金 一 景区开业准备 资金管理 资金筹集 资金预算 启动资金分配
(二)招聘与培训员工 (三)协助工程验收、交接和试运行 整体性原则 员工的招聘 员工的岗前培训 整体性原则
(四)设备配备与物资采购 设备采购 物资采购 (五)制定营销计划 市场分析与定位 广告战略 开业前的销售计划 开业前公关计划 (六)健全规章制度 (七)申办营业许可证
(一)开业典礼的重要性 有效的宣传促销手段 景区开发的里程碑 (二)开业典礼的类型 二 景区开业典礼
(三)开业典礼的筹备 做好舆论宣传 邀请嘉宾 布置好现场 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做好礼品馈赠工作 拟定程序
(四)开业典礼的现场运作程序 迎宾 典礼开始 致欢迎词 来宾贺词 揭幕 游览 迎接首批游客,并进行礼品赠送
本章思考题 1、景区选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景区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是什么? 3、现阶段我国景区开发中存在那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4、景区规划过程中应该怎样运用生态位理论? 5、景区工程怎样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 6、景区开业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