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26 Views
反馈学习法. 2013.3 沈建军. 反馈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艾宾浩斯 记忆曲线 桑代克的学习律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艾宾浩斯 记忆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bbinghaus) 研究发现,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 "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 记忆曲线. 艾宾浩斯 记忆曲线.
E N D
反馈学习法 2013.3 沈建军
反馈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桑代克的学习律 •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教学中实践中有这样的问题,一个记忆事件,比如记住10个英文单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记忆。其一,记住后,每20分钟后重复一次,通过3次重复可以记住95%以上内容;其二,记住后,每6天重复一次,通过4重复可以次记住95%以上内容。思考一,从初次记住开始计算,30天后,两种途径哪一种记忆量高;思考二,两种记忆操作哪一种更具有教学实用性。 • 两种记忆途径就是两种研究课题,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具体学科特点,设计及不同促进记忆方法,持续研究,从中筛选出效果最佳的几种。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需要指出的是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对不同材料的记忆元素并不完全一致。见图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对教授不同学科教师,记忆的特点应该有差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意义的内容记忆量大。作为教师可以想法设法将无意义的内容,融入到有意义的框架中。例如,将记忆内容改变成顺口溜,将记忆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将记忆内容纳入到故事里等。举几个学科的例子。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生物学科: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初中物理, • 学生记不住,李建坤老师讲故事,“伸出五指鼓掌”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我外出参加培训,有一个老师叫王文周,我总是记不住。后来有个同学提醒我,让反着读老师的名字。
桑代克的学习律 •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桑代克的学习律 •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
桑代克的学习律 • 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图一)。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 (图二)是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既次数越多潜伏期越短。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图一) (图二)
桑代克的学习律 • 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这个定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②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③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桑代克的学习律 •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①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②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 在教学实践中,做大量的练习,反复训练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符合练习律,必要的重复训练是必须的!这是学习的规律。但是,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训练的效果则是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桑代克的学习律 • 效果律(Law of Effect)。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桑代克的学习律 • 由学习的练习律知一个学习内容,反复使用就会加强,长久不用就会变弱。所以,学习中必须记住和理解的东西要反复练习才能加强。在教学实践中作业、复习、考试是必要的练习环节。由学习的准备律可知练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心理准备有关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期兴趣和欲望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老师可以从教学材料的选取、奖励、惩罚、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开展研究。
桑代克的学习律 • 关于教学材料的选取举一个例子:高中《物理选修3-2》中有关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的知识。人大附中李潜老师在练习中选取这样的材料: • 某一地区的地磁场竖直向下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5×10-5T。一架机翼左右两端距离为15m的飞机,在该地区上空以200m/s的速度从东向西方向水平飞行。求飞机机翼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判断哪端电势高。 •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
桑代克的学习律 • 初二地理董连红老师讲日本地理一节课,开始引入的环节是与地理无直接关系几个日本著名动漫人物。学生听课的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老师上了一节成功的课。 日本动漫人物 哆啦A梦 日本动漫人物 卡卡西
桑代克的学习律 • 再举一个例子,一组练习题,学生做的并不好。老师重印后让再做一次,学生积极性明显不高。老师用重印的练习题作为考试题,成绩计入分数册,学生在考试中认真做题的态度极高。最简单的重复也需要技巧。 • 重复一定要在需求的心理状态下进行。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 • 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一个人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就还处在无组织的、末分化的状态,因而也就无所谓学习了。一个人学习的方式,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这就是知觉重组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图中,一个圆,三个半圆,它们的开始处于无组织的、未风化的状态,记忆和学习的意义不大。但它们组织成一个笑脸时,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变成有意义的状态,学习的意义就生成了。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王丽老师的一节课 • 从氯元素化学性质到溴元素化学性质。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如何不让自己的钥匙丢失? 沈建军老师的钥匙
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理论 • 与大家展开一个互动,请将我在前面讲过的教学课例涉及的老师,一一列举出。 • 王丽、董连红、李建坤、人大附中李潜 • 这个互动对你认识构建有意的内容有什么启示? • 将新的、不熟知的、凌乱的内容组织到熟知的情境中。
反馈学习法 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 • 一段能起到联想与思考的引入 • 一节新旧知识融合的堂课教学 • 一个有效记忆方法 • 一次有效奖惩 • 一次和谐的师生交流 • 一道能是新旧知识结合的习题设计 • 一个能帮助学生理解的好办法
谢谢倾听! • 欢迎交流、指正!
一个教研的问题 • 骨干教师展示课 • 陈铮老师课。听课王长红、王晶、于然、赵金玲、沈建军、张国富 • 王丽老师课。听课老师张沁、王爽、熊蔚、张国富、沈建军、孙爽、白云海、刘亚欧 • 重视学习的机会。
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责任的问题 • 特殊学生 • 学习困难学生 • 教学常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