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阮的故鄉阮的夢 ( 一 )

阮的故鄉阮的夢 ( 一 ). (1) 認識安南區的發展歷程 (2) 了解安南區和各區的名稱與 相 對位置 (3) 了解鹽水溪的發展歷史 (4) 鹽水溪畔常見的植物. 台江內海圖 (1626 西班牙人繪 ). 安南區形成的歷史分期. 早期的安南區:道光三年 (1823) 以前的台江內海時期 中期的安南區:道光三年 (1823) 以後至民國 34 年 (1945) 的逐漸變成陸埔時期 近期的安南區:民國 34 年以後迄今的發展繁榮時期. 台江內海時期: 1624-1822. 早期的安南區:台江內海時期.

rim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阮的故鄉阮的夢 ( 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阮的故鄉阮的夢(一) (1)認識安南區的發展歷程 (2)了解安南區和各區的名稱與 相 對位置 (3)了解鹽水溪的發展歷史 (4)鹽水溪畔常見的植物

  2. 台江內海圖(1626西班牙人繪)

  3. 安南區形成的歷史分期 • 早期的安南區:道光三年(1823)以前的台江內海時期 • 中期的安南區:道光三年(1823)以後至民國34年(1945)的逐漸變成陸埔時期 • 近期的安南區:民國34年以後迄今的發展繁榮時期

  4. 台江內海時期:1624-1822

  5. 早期的安南區:台江內海時期 • 十七世紀初,府城西部外海有一系列沙洲,由北到南是:加佬灣〈海翁線〉、隙仔嶼、北線尾、鯤身嶼,與內陸環抱的海面,稱為「台江內海」。北到蕭壟、南至赤崁部落,約南北長20公里、東西長7公里。

  6. 中期的安南區 (清末時期)

  7. 中期的安南區 (日治時期)

  8. 中期的安南區(逐漸陸浮時期) • 道光三年(1823)七月的一場暴風雨,導致曾文溪下游山洪爆發而改道,並使昔日汪洋浩瀚的台江逐漸填為陸埔。 • 此時期安南區東半部的土地漸有移民拓墾,因而形成聚落,再逐漸形成傳統的村莊。 • 當聚落初形成時是搭蓋草寮,有13個,俗稱為「安南十三寮」,後來再增為「安南十六寮」,亦稱為「台江十六寮」。

  9. 台江十六寮(台語唸謠) 安身立命起草寮、地號出名十六寮、中洲五塊公親寮、和順南路陳卿寮、總理府衙溪頂寮、草湖布袋嘴新寮、總兵鎮守總頭寮、學甲溪南溪心寮、鹽田官衙本淵寮、大道公廟海尾寮。

  10. 近期的安南區

  11. 近期的安南區(安南區的由來) • 民國35年,台南縣安順鄉奉令劃歸台南市管轄,取安順的「安」與台南的「南」,合稱為安南區,成為台南市的第七個行政區(現已調整為六區,因民國92年中區和西區合併稱為中西區),也是面積最大的一個行政區。

  12. 安南區的轄區概況 • 安南區位於台南市北端,西濱台灣海峽,南以鹽水溪與安平區、中西區、北區為界,北以曾文溪與台南縣七股鄉、西港鄉為界,東鄰永康市、安定鄉。 • 面積107.2平方公里佔台南市全境約61%,約佔台南市土地面積五分之三,是台南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 。 • 人口數大約十七萬。

  13. 安南區聚落分布圖

  14. 台南市行政區域圖

  15. 安南區的主要溪水分布圖

  16. 海佃國小校歌 曦日東昇,青山如黛,紅樹林梢 鳥飛翔。 鹽水溪畔,台江之陽,紅樓碧樹 書飄香。 春風化雨,師恩浩瀚,絃歌不輟,意氣飛揚。 巧手蕙心,語笑嫣然,文質彬彬,氣宇軒昂。 海佃兒童,活潑健康,新時代的希望。 海佃兒童,精緻卓越,新世紀的榮光。

  17. 鹽水溪水系地理圖 發源地: 台南縣龍崎鄉大坑尾低山地帶 出海口: 安平,後流入台灣海峽

  18. 鹽水溪水文檔案 • 發源地:台南縣龍崎鄉大坑尾低山地帶。 • 流經區域:台南縣:新化鎮、關廟鄉、歸仁鄉、新市鎮、永康市、台南市。 • 河流長度:41.30公里。 • 流域面積:343.17平方公里。 • 出海口:安平,後流入台灣海峽。 • 支流:那拔林溪、虎頭溪排水、大洲排 水、永康排水、柴頭港溪、鹽水溪排水。 • 流域內水庫:有鹽水埤,虎頭埤兩水庫。

  19. 鹽水溪 古之新港溪,《福建通志》台灣府卷五山川條記載:『新港溪在治北四十里,發源木岡山,流於洲仔尾(連嘉義界),匯為新港,新港之北,流入嘉義灣港,其南匯府治眾水入台江,蓋台、嘉交界溪也,東流入洋仔港,又南流,蔦松溪合鯽魚潭、大目降溪入焉。下流為柴頭港(即新港溪下游),大橋港復合小橋港、石頭溝入焉,遂入台江與岡山溪合』。鹽水溪目前為台南市安南區與北區、中西區、安平區的交界河,在北安橋附近,有柴頭港溪來會,歷史的記載得到印證。

  20. 鹽水溪的草木

  21. 苦楝 苦楝的樹幹是蟬最喜歡的家,因此到夏天,可以在楝樹下搜尋看看。 圖片引至http://w3.cpami.gov.tw/khmp/inter-handbook/html/page52.htm

  22. 整株苦楝長出美麗的紫色小花 圖片引至http://www.llps.tpc.edu.tw/~llps201/ku.htm

  23. 黃槿 黃槿是一種海邊防沙、防風、防潮的優良樹種 圖片引至http://www.ttvs.cy.edu.tw/kcc/943cow/hu.htm

  24. 葉子心形,加熱後可散發出特殊的香味,鄉間將 其葉做為包裹糕餅之用,故又名「糕仔樹」或「粿葉樹」 圖片引至http://www.dtes.chc.edu.tw/localspecial/plant/p7.htm

  25. 咸豐草 「赤查某」,附著在人畜身上而散播種子 圖片引至 http://bio.pijh.hc.edu.tw/%BE%C7%A5%CD%A7@%AB~/202-4/202_%ACx%A5%DF%BA%F4%AD%B6/plant/f11.htm

  26. 咸豐草 • 別名:鬼針草 • 你曾經在野外被一些黑褐色細長小刺,沾滿了衣襪嗎?真惹人煩,因此又被稱為「赤查某」(台語)。這些倒鉤形的小刺,其實就是咸豐草成熟的果實,它聰明得藉由其先端特有的倒鉤刺,附著在人畜身上而散播種子。

  27. 布袋蓮 葉倒卵形,光滑而質厚,具浮水性 花冠藍紫色

  28. 布袋蓮 • 【特徵】葉子厚而光滑並簇生,中下部膨大,內涵氣室,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花紫色。生性強健,喜強陽光、溫暖及水流極緩的水域。多年生水生草本,根密生,懸垂水中;葉倒卵形,光滑而質厚,全緣,簇生,葉柄下部膨大,具多空隙,使其具浮水性;花為腋生總狀花序,花冠藍紫色。

  29. 紅樹林植物

  30. 什麼是「紅樹林」?為何叫做「紅樹林」? 紅樹林的中文名稱由來是源於紅樹科植物,因其木材呈紅色,樹皮可以提煉出單寧做為紅色染料,因此被稱為「紅樹」。 紅樹林的學術定義則為「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沿海潮間帶泥濘地的植物,主要是由紅樹科植物與一些適應此種環境的植物所組成」。

  31. 真正紅樹林植物是指「只生活在河口潮間帶之木本植物,而且具有為適應環境而演化出的氣生根及胎生現象等」。半紅樹林植物則是指「能在潮間帶生長亦能延伸到陸生生態系的植物」。真正紅樹林植物是指「只生活在河口潮間帶之木本植物,而且具有為適應環境而演化出的氣生根及胎生現象等」。半紅樹林植物則是指「能在潮間帶生長亦能延伸到陸生生態系的植物」。 若照此定義來看,台灣目前屬於真正紅樹林的植物只有紅樹科的「水筆仔」、「五梨跤(紅海欖)」,與使君子科的「欖李」,以及馬鞭草科的「海茄苳」。

  32. 五梨跤 自樹幹及側枝之上端發生多數支柱根,深入泥土中 圖片引用自http://anping.tncg.gov.tw/ecotourism/etc_home.jsp?ID=3&Lang=C

  33. 五梨跤 • 五梨跤是紅樹林胎生植物,又稱紅海欖數量最少,其胎生苗比水筆仔還長,成熟期約要一年。主要特徵為自樹幹及側枝之上端發生多數支柱根,深入泥土中。

  34. 海茄苳 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 圖片引用自http://anping.tncg.gov.tw/ecotourism/etc_home.jsp?ID=3&Lang=C

  35. 海茄苳 • 海茄苳有許多細長向上生長的棒狀呼吸根,有防洪、定砂、淨化水質、提供土壤氧氣等諸多功能。為台灣四種主要紅樹林中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者。

  36. 欖李 圖片引用自http://anping.tncg.gov.tw/ecotourism/etc_home.jsp?ID=3&Lang=C

  37. 欖李 • 是紅樹林植物中最耐鹽的樹種,欖李的花期在五月到七月之間,滿樹的小白花朵相當醒目;果實是核果,是四種紅樹林植物成熟最快的樹種。

  38. 水筆仔 水筆仔的植株與支持根 圖片引至http://mpatc2003.myweb.hinet.net/e1_mangroves_Kandelia_candel.htm

  39. 水筆仔的胎生苗(成熟呈紅褐色) 圖片引至http://mpatc2003.myweb.hinet.net/e1_mangroves_Kandelia_candel.htm

  40. 水筆仔 • 水筆仔的氣根從樹幹基部長出,向下形成支持根,以鞏固植株。花期七到八月間,開白花。果實成熟後並不立即掉落,而留於母株吸取養分,萌發成胚軸,形成「胎生」現象。如棒狀的綠色胎生苗,九月至隔年三月成熟,成熟的胎生苗先端呈紅褐色,掉落後插入泥土長成幼苗。因胎生苗長的如筆狀而得名。分布以北部為主,量少珍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