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中国名家书画鉴识

中国名家书画鉴识. 郑燮书画鉴识. 郑燮( 1693--1766 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 (1736) 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 “ 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恣情山水,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 《 板桥全集 》 ,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 “ 扬州八怪 ” 之一,其诗、书、画世称 “ 三绝 ” 。.

ric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名家书画鉴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名家书画鉴识

  2. 郑燮书画鉴识 • 郑燮(1693--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

  3.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恣情山水,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恣情山水,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4. 郑板桥书法号六分半书,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独创一格,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

  5. 郑板桥在评论自己的书法时曾说,他的书法取隶书的六分,再取行草书的半分,是隶书和行草书的结合体。而且,在具体的写作中,郑板桥的书体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他在写对联的时候,会靠近隶书多一些。在为画作题款的时候,则会偏向行草。另外,郑板桥一般在大幅作品中题长跋,有的甚至会多次题跋。

  6.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他的画用笔秀劲潇洒,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秀逸多姿;浓淡疏密,墨色淋漓,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他主张“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受石涛、八大山人影响较深,又发挥了自己的独创精神,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7. 郑板桥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 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

  8. 在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猶和兴化的刘敬尹二人。但二人气息入俗、笔力显弱,尚难与真迹比肩,后世研究郑板桥书画的不难辨认。清中期后,板桥书画曾一度泛滥,对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烬遗录》载:“惟先生书画,赝本颇多。”又云:“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在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猶和兴化的刘敬尹二人。但二人气息入俗、笔力显弱,尚难与真迹比肩,后世研究郑板桥书画的不难辨认。清中期后,板桥书画曾一度泛滥,对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烬遗录》载:“惟先生书画,赝本颇多。”又云:“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

  9. 郑板桥卖画的历史很长,二十多岁时就开始在扬州卖画,后来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买他画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和一般画家耻于言钱不同,郑板桥不仅公开卖画,还亲笔写了润格,在他67岁的时候为我们留下了这一著名的润格单: “大幅五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即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10. 纵观其一生他画竹的风格历经了三个过程,他四十岁以前墨竹以“稀”为主。竹叶的变化很少,枝杆粗细的变化分明,整体感觉比较工稳。同前人的墨竹没有拉开距离。从四十岁到六十岁的这个阶段的作品。竹叶的变化很大,多丛互生,而竹杆则很细,有的甚至不画竹节,只是意联而已。他此时的大幅作品,往往只画一二枝竹,却显得画面饱满精神四溢。倒是一些伪作画面的变化丰富,很多竹子左右交错。

  11. 板桥晚年画竹以疏放为主,以少胜多,无一笔不是恰到好处,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他画兰花的情况和画竹差不多。早年比较工稳,中年比较奔放,晚年比较简约。在构图上,或是以竹为主,兰花为辅助,或是兰花为主,竹子为辅。两者之间总是突出一个,虚化一个。

  12. 除了兰、竹外,郑板桥画中另一个主要物象是石头。张蔚星说,郑板桥的石头很有特点,他画的石头都是扬州园林中常见的黄石,黄石与太湖石不同,它中间没有洞,而且黄石都是直线条的,太湖石则是虚线条的,有一种粗犷的山石感觉。而且郑氏在画石头时,基本上是不加墨点的。如果在市场上见到石头上加墨点的郑画,则很有可能是伪作。除了兰、竹外,郑板桥画中另一个主要物象是石头。张蔚星说,郑板桥的石头很有特点,他画的石头都是扬州园林中常见的黄石,黄石与太湖石不同,它中间没有洞,而且黄石都是直线条的,太湖石则是虚线条的,有一种粗犷的山石感觉。而且郑氏在画石头时,基本上是不加墨点的。如果在市场上见到石头上加墨点的郑画,则很有可能是伪作。

  13.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郑板桥伪作可分为两种,一是山东潍坊造,二是江苏扬州造。山东造的代表人物是谭云龙。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郑板桥伪作可分为两种,一是山东潍坊造,二是江苏扬州造。山东造的代表人物是谭云龙。 • 从整体来看,谭云龙的伪作达不到郑板桥的水平。首先,是他的书法功力不够,不敢在画面上长题。为了遮丑,他的伪作上题款字数较少,即便是大幅画作也是如此。这与郑板桥喜好在大画长题长跋的规律相悖。其次,郑板桥作画敢于用枯笔、浓墨,往往一笔画下去起止自然。谭云龙由于功力不够,在作伪上时往往用笔不肯定,竹叶太大而竹杆太细,比例不协调。特别是他画的石头,多用浓墨点来遮盖笔锋的柔弱。此外他的画作中水分较多,不敢用枯笔,石头仿佛是从水里泡过的一样。没有郑板桥笔下黄石见棱见角的特点。

  14. 扬州造的鉴定难度大于山东造。郑板桥有一个专门给他代笔作画的侄子,此人在绘画水平上能够达到郑板桥的高度,但他的书法与郑板桥有差异。郑的书法是六分半体,他的则有些夸张过度,超出了实际。如果说谭云龙的画作太拘谨,扬州造则太夸张。还有就是所谓大路货,即扬州皮匠刀,这类伪作从内容上看比较俗气,主要为多福多寿,平安吉祥类,虽然郑板桥也画过这样的题材,但数量并不多。其次,这类伪作大多粗制滥造。扬州造的鉴定难度大于山东造。郑板桥有一个专门给他代笔作画的侄子,此人在绘画水平上能够达到郑板桥的高度,但他的书法与郑板桥有差异。郑的书法是六分半体,他的则有些夸张过度,超出了实际。如果说谭云龙的画作太拘谨,扬州造则太夸张。还有就是所谓大路货,即扬州皮匠刀,这类伪作从内容上看比较俗气,主要为多福多寿,平安吉祥类,虽然郑板桥也画过这样的题材,但数量并不多。其次,这类伪作大多粗制滥造。

  15. 值得注意的是,郑板桥真迹的印章发黑色,而几乎所有扬州造都呈浅红色或淡红色的,没有发黑的。据传说是郑板桥所用的印泥中添加了动物血,这也算是鉴定郑板桥画作的依据之一吧。一般画家在用纸上大都是很讲究的,特别是四王吴恽。但是,郑板桥在作画时则比较随便,有时甚至很差。二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他很多画作的纸多呈铅灰色或者是赭黄色,断痕明显。

  16. 还有就是画作中的落款,据鉴定界多年的总结,如果郑板桥画作中落款中“燮”字下面作“又”字的话,赝品的可能性比较大,“火”字的话倒有可能是真迹。这可能是古人在伪造郑氏画作的时,故意留下的小破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