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馆际互借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馆际互借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李军凯 CALIS 全国文理中心 2004.6.21. 主要内容. 馆际互借的发展 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馆际互借系统介绍 馆际互借的发展趋势思考 结语. 1. 馆际互借的发展. 馆际互借的兴起 资源共享的观念和意识日益普及; 馆际互借已逐渐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亮点之一. ownership. access. 请求件数.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0~2003 年北大馆际互借量增长. 2. 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馆际互借模式的形成 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ric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馆际互借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馆际互借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李军凯 CALIS全国文理中心 2004.6.21.

  2. 主要内容 • 馆际互借的发展 • 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馆际互借系统介绍 • 馆际互借的发展趋势思考 • 结语

  3. 1.馆际互借的发展 • 馆际互借的兴起 • 资源共享的观念和意识日益普及; 馆际互借已逐渐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亮点之一 ownership access

  4. 请求件数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0~2003年北大馆际互借量增长

  5.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馆际互借模式的形成 • 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 不同的国家采取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多种模式并存共用。 • 馆际互借模式的分类 • 集中式(centralized) • 分布式(distributed)

  6. 用户馆3 用户馆4 用户馆2 国家文献 供应中心 用户馆1 用户馆5 用户馆8 用户馆6 用户馆7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集中式

  7.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集中式 • 国外: • 英国、法国和加拿大是集中式的主要代表; • 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是集中式的典范; • 国内: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

  8.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集中式馆际互借的优点 • 操作简便,便于迅速推广; • 系统内共用一套馆际互借系统,成员馆无需自行维护馆际互借系统; • 中心内部易于协调管理,有利于集中经费,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文献使用率。 • 比如CASHL

  9.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集中式馆际互借的缺点 • 系统间互联性差,难于直接传输馆际互借信息; • 中心馆藏无法满足时,中心转发请求增加了中间环节,馆际互借的成本有所增加; • 用户和馆际互借量大量增长后,中心系统的负载量加重,可能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或者需要投入高额的维护成本;

  10. 用户馆6 联合目录 系统 用户馆5 用户馆1 用户馆2 用户馆4 用户馆3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分布式

  11. B馆 A馆

  12.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分布模式在香港地区的使用 • 在香港地区,分布式的ILLiad系统已成为馆际互借的主流服务系统; • 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以及香港教育学院等6所高校广泛使用; • 相互之间通过系统交互馆际互借信息和进行事务处理。

  13.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分布式馆际互借的优点 • 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互联成网,资源共享程度提高; • 系统间互操作性强,可直接联络和传输馆际互借信息; • 网络内的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向网络内的其他图书馆发送馆际互借请求; • 文献传递请求直接发往服务馆,减少中转环节; • 系统负荷分担到各图书馆,系统效率易于保证。

  14. 2.馆际互借的模式介绍 • 分布式馆际互借的缺点 • 依赖于联合目录等二次文献库的建设; • 各馆要本地安装馆际互借系统并自行维护; • 各馆要分别管理本地的用户和文献传递事务; • 协调采购和平衡服务馆与请求馆之间的利益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15. 3. 馆际互借系统介绍 • 馆际互借系统是配合馆际互借模式而产生的; • 馆际互借系统的分类 • 集中式馆际互借系统,是通过一个集中式的管理软件管理所有的馆际互借事务。 • 分布式馆际互借系统,是指每个馆有一套完整的包括馆际互借协议机和管理客户端的馆际互借系统,系统之间通过协议机相互进行联络。

  16. 配置成员馆信息

  17. 可向外馆发出请求

  18. 4. 馆际互借的发展趋势思考 • 馆际互借的现状 • 集中式的馆际互借模式使用简便,易于推广,使用面较为广泛,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的图书馆逐渐形成了馆际互借的中心; • 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各中心的收费标准、请求模式和管理体系各不相同; • 单个中心的服务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需面对多个中心;

  19. 4. 馆际互借的发展趋势思考 • 馆际互借面临的问题 • 各个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不够; • 用户需要同多个中心签订协议、注册,需面对多套收费标准、请求模式和管理体系,造成用户的不方便; • 馆际互借的效率不高。

  20. 4. 馆际互借的发展趋势思考 • 对策 • 尽快建立馆际互借服务网,将各中心的资源和服务整合起来; • 用户无论从服务网的哪一点接入,都可获得整个网络系统的资源和服务。

  21. 5. 结语 • 馆际互借从手工操作转向系统管理; • 国内外的发展趋势:集中式馆际互借系统逐渐向分布式馆际互借系统过渡; • 为适应馆际互借标准化的要求,集中式馆际互借系统正在逐步升级为遵循协议的集中式或分布式系统; • 如OCLC的ILLLiad; • Research Libraries Group(RLG)的 RLIN ILL已升级为分布式的ILL Manager。

  22. 5. 结语 • 具有资源和服务条件优势的图书馆之间互联成网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网络内部将采取分布模式; • 馆际互借量少、资金、设备以及维护能力不强的图书馆更适合选择集中模式; • 全国范围内,集中式和分布式将互补并存,协调发展; • 方便最终用户、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是发展方向。

  23.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