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9

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与产镇融合

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与产镇融合. 主讲人:曹志兴. 2013 年 中央 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2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六大主题 , 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十关键. 十八大.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十七届 五中全会. 城镇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 十六大. 具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我国城镇化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三、产镇(城)融合.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与产镇融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与产镇融合 主讲人:曹志兴

  2. 2013年中央 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六大主题,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十关键 十八大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十七届 五中全会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 十六大 具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3. 一、我国城镇化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三、产镇(城)融合

  4.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来源于同一个英文词汇“ Urbanization”。世界上“ 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兼工程师勒德丰索·塞尔达(Ildefon so Cerda 1816- 1876)所著的《城市化的理论问题》一书中。 这三者在内涵上并无本质的区别。用哪个词反映的只是国家和不同专家学者在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在城镇发展战略上侧重点和着眼点的不同而已

  5. 人口学家认为,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他们认为,城镇化主要是观察和研究因农村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城市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后果,即农村人口涌入和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过程和结果。人口学家认为,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他们认为,城镇化主要是观察和研究因农村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城市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后果,即农村人口涌入和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过程和结果。 社会学家则认为,城镇化是人类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和扩散过程。它不仅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纳入城市中,而且意味着变农村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转变的全过程。

  6. 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一方面是人类生产活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换以及各种非农产业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流动,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也是城市经济集聚——溢出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的过程。强调,城镇化是因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城镇化一方面是人类生产活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换以及各种非农产业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流动,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也是城市经济集聚——溢出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的过程。强调,城镇化是因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 地理学家认为,城镇化是人口、产业等由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和集中的过程,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镇化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原有城市、街道、地区的再组织、再开发;(2)城市地域的扩大;(3)城市关系的形成与变化;(4)大城市地域的形成

  7. 概括性的定义: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所引起的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即人口、生产方式等社会经济关系和城市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在城市——乡村间集聚和扩散的过程。概括性的定义: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所引起的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即人口、生产方式等社会经济关系和城市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在城市——乡村间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8. 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这三大要素的“流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地理分布。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流动,这三大要素的“流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地理分布。 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要素流动带来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四个转变,这种转变发生的地方形成或扩大城镇、城市。

  9. 一:框架

  10. (二)我国城镇化历程 1 1840年之前: 城市化的史前阶段——古代城市的发展 2 l840-1949年: 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近代城市的发展 1949-1977年: 城市化的初步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曲折发展 3 1978-: 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迅速发展 4

  11. 1.建国前城镇化发展概况 1 1843年我国城镇人口2070万,城镇化率约为5. 1% (不包括边远地区) 。 2 1843—1949年,增加到5765万,由5. 1%增加到10. 6% ,而此时世界城镇化率为28%。 3 1900年世界人口城市化率13. 6% ,比我国1949年城镇化水平还高出3个百分点。

  12. 2.建国后城镇化发展历程

  13. 城镇化的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 A、 以农村改革为动力时期。 1978—1984 年,城镇化率由17. 9%上升至23.0% , 1983年曾达到23. 5% ,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 B、以城市改革为动力时期。 1984—1992 年,城市数目由300 个增至517个,建制镇由6211个猛增到1. 2万个,城镇化率由1984年的23. 0%上升到1992年27. 6%。年均提高0. 74个百分点。

  14.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3—) 1993—2009年,城镇人口由33173万增加到62186万,年均增长4. 3% ,城镇化率由28. 0%提高到2010年的47. 5% ,年均增长3. 5% ,年均提高1. 08个百分点。经过统计调整后,2012年为52.57%,2013年为53.73%。

  15. (三)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城镇化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滞后性 以 1978 年改革开放为分界线,中国的城镇化历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978 年以前城镇化的停滞和低速增长阶段和 1978 年以后城镇化的迅速推进阶段。1978 年以前中国城镇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1978年以后,增长迅速,尤其是1998年后年均超过1%。 与工业化进程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低,且严重滞后。这种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将会限制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16. 2.发展环境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并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如所有制、户籍、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全面的二元化。 一方面,农民被约束在农村和土地上,长时期保持稳定不变的固化状态。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除了国家在以工业化目标为前提条件下的有限投入外,既缺乏本身大规模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条件,又缺乏来自城市外部民间要素的流入与集聚,因而城市发展动力源泉势单力薄,城市化进程步履维艰。 城市化过程就是二元结构一元化的过程。

  17. 3.发展动力是政治与经济因素相伴 普遍来看,各国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但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始终相伴。政府行为对城市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过程与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上的波动紧密联系。“一五”时期开始的工业化,是当时我国城市化的内在动力。但又始终与政治运动和政治意向相伴,与经济发展过程缺乏紧密联系。这期间间歇性的出现的规模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逆向流动,其基本原因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因素。 大跃进后调整时期,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商品粮供应压力,遣返城镇职工和农村非农业人口共计 4000 万人,约占当时城镇人口的 1/3,提高设镇标准减少城镇人口近 3%;出于备战备荒考虑的三线建设,将大量资金设备和职工“靠山分散进洞”,大量城镇职工被迫分散于中西部农村;文革中,为适应“反修”“防修”的需要,大批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另一方面却又从农村招收劳动力进城。这一系列反城市化的思潮和做法与人口城市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弱化了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

  18.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受政府与市场双重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乡镇企业在由沿海到内地的广大地区陆续广泛兴起,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序幕。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城镇乃至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从而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另一支力量。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海模式”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受政府与市场双重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乡镇企业在由沿海到内地的广大地区陆续广泛兴起,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序幕。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城镇乃至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从而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另一支力量。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海模式”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纳入了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强了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与改革前相比,在市场推动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只是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19. (四)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20. 全国外来人口区域分布图

  21. 2.土地利用粗放现象普遍。我国城市内闲置土地3-5%,40%低效利用。城市的总体功能很差,出现不少鬼城,形成了房地产的泡沫。2.土地利用粗放现象普遍。我国城市内闲置土地3-5%,40%低效利用。城市的总体功能很差,出现不少鬼城,形成了房地产的泡沫。

  22. 3.城市建设贪大求快求新求洋。不注重夯实城镇产业基础、人为地大搞“造城运动”,以及开发区设置过多过滥等问题,导致建设粗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3.城市建设贪大求快求新求洋。不注重夯实城镇产业基础、人为地大搞“造城运动”,以及开发区设置过多过滥等问题,导致建设粗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

  23. 4.城市间的结构趋同问题日趋严重。横向联系薄弱,职能分工不明确。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不高、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健全、城市管理薄弱、环境差等问题,对农村转移人口吸纳能力不足,难以发挥各级区域中心的作用。小城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问题。

  24. 5.城乡空间布局关系紊乱。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和城镇地域空间形式(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由于行政壁垒的分割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城市各行其是,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城市密集区内许多城市布局散乱,用地和空间无节制地扩展;城乡布局和建设相互干扰,交叉污染。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盲目进行开发建设,导致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25. 6.城镇化动力和调控机制尚未理顺。 “政府缺位”与“市场缺位”并存,对城镇化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不到位;许多体制、政策障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市场对城镇化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市民化程度不高,存在2.36亿农民工,没有真正的市民资格,扣除这部分流动人口,真实的城市化率不够35%。 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他们面临着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 这部分人口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危机下可能返回农村,08年达到2000万。另外由于收入与福利的不公平,他们无法形成城市有效的消费群体。导致中国的城市化缺乏以内需为主的持续推动力。

  26. 7.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严重的大城市病,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薄弱。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7.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严重的大城市病,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薄弱。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27. (五)我国城镇化战略演变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城镇发展方针。 这些以规模控制为核心的城镇发展方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不同地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

  28. ● 1984年 中央第一次提出发展小城镇 ● 1998年 中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 2000年 中央提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小城镇占有重要地位 ● 2001年 十五计划纲要 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乡共同进步,把城镇化提高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 2002年 十六大报告中央提出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 2005年 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胡锦涛讲话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 2006年 十一五计划纲要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2007年 十七大报告 全面阐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29. 十六大: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农村服务结合 十七大: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七大: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七大: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七大: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县乡财政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试点改革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县乡财政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试点改革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县乡财政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试点改革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县乡财政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试点改革 2004年: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 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2008年:农村改革 2020年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 多种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 2008年:农村改革 2020年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 多种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 2008年:农村改革 2020年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 多种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 2006年:和谐社会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配置 城乡统一人才与劳动力市场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 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 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 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政策; 鼓励部分城市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30. 十八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1. 二、中央城镇化工作精神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32. (一) 城镇化会议主要内容

  33.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

  34. 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35. 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36. 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37. 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38. 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各地区要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意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各地区要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意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39. (二) 新型城镇化走向何方 与过往政策最大不同,本次会议提出了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推进城镇化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进一步确认了政府不是城镇化中的主角,市场在城镇化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0. 着力点一:发展城市群 在“两横三纵”上构建若干城市群的基础上,本次会议提出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1. 在2010年底中央向各省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决策层就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号,其中最为明确的是提出了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同时,形成三个特大城市群,在哈长、江淮、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在2010年底中央向各省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决策层就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号,其中最为明确的是提出了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同时,形成三个特大城市群,在哈长、江淮、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