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960 Views
金融市場與投資.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趙 永 祥. 壹、金融市場之形成. 一、金融市場之起源: 金融市場簡單地說是金錢融通的市場,俗稱資金融通市場。現今工商活動日益頻繁,金錢融通與授信行號殷切需求,故乃有專門從事金錢貸放的行業出現,如民間之高利貸放或互助會的活動及銀行,慢慢地由貨幣的借貸進入商業性的授信業務,於是金融市場之雛型乃誕生。. 二、金融市場之發展. ( 一 ) 承兌業務 ( 二 ) 貼現與再貼現業務 ( 三 ) 股票及債券之發行 ( 四 ) 結合證劵 保險 銀行之金融控股經營方式. 貳、金融市場之結構與分類.
E N D
金融市場與投資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趙 永 祥
壹、金融市場之形成 一、金融市場之起源: 金融市場簡單地說是金錢融通的市場,俗稱資金融通市場。現今工商活動日益頻繁,金錢融通與授信行號殷切需求,故乃有專門從事金錢貸放的行業出現,如民間之高利貸放或互助會的活動及銀行,慢慢地由貨幣的借貸進入商業性的授信業務,於是金融市場之雛型乃誕生。
二、金融市場之發展 (一)承兌業務 (二)貼現與再貼現業務 (三)股票及債券之發行 (四)結合證劵 保險 銀行之金融控股經營方式
貳、金融市場之結構與分類 一、金融市場之結構 隨金融業務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國際金融市場之重要性亦日益提高。若以交易性質之不同,可將國際金融分為純以外幣交易之歐元市場及兼顧匯兌之外匯市場。
二、金融市場之分類 (一)依交易進行之市場: 1. 初級市場 2. 次級市場 (二)依交易方式: 1. 公開市場 2. 議商市場
參、金融市場資金之供需 一、資金之供給者 (一)金融機構 (二)企業 (三)政府及公共團體 (四)家庭或個人
二、資金之需求者 (一) 企業 (二) 政府及公共團體 (三)家庭或個人 (四)金融機構
肆、金融市場之參與單位 一、信用工具之發行者: (一)就貨幣市場之信用工具言 (二)就資本市場之信用工具言 (三)在初級市中,信用工具之發行者即 為信用工具之出售者
二、信用工具之擔保者 (一)就貨幣市場之信用工具言 (二)就資本市場之信用工具言
三、信用工具之中介者 (一) 經紀人 (二) 交易商 (三) 發行商號
四、信用工具之購買者 (一)就貨幣市場之信用工具言 (二)就資本市場之信用工具言
五、信用支付 信用工具滿期時,期付款者因工具之付款方而不同:其屬於承付性質者(如商業本票、國庫券、公債、定期期定款證),均由信用工具之發行者付款,屬於囑付性質者(如貼現票據),則由票據上所載之付款人付款。
伍、衍生性金融商品 銀行的業務,除傳統的存、放款外,為加強資產的管理,慢慢地嘗試一些衍生性的資產商品操作,以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指買賣雙方依據標的資產的價值或依標的參考利率指數來決定所衍生出的金融商品價值,並訂出雙向契約或付款、交換協議條件。
目前國際間存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種類,大約可分成二大類:目前國際間存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種類,大約可分成二大類: (一)以遠期交易為基礎衍生性金融商品, 如以外匯作為標的的遠期外匯契約; 或以長短期債券利率為標的的換匯 交易,或以農產品、金融商品為標的 各種期貨契約交易。
(二)以選擇權當基礎的衍生金融商品,如東京日經指數選擇權、香港恆生指數選擇權等各種股價選擇權。(二)以選擇權當基礎的衍生金融商品,如東京日經指數選擇權、香港恆生指數選擇權等各種股價選擇權。 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的,主要有二類人: 一、是最終使用者,如公司、政府單位、構 投資者、金融機關等。 二、是交易商,如證券公司、金融投資機關、 少數保險公司。
銀行的功能 一、發揮中介機能,調節資金供需。 二、促進資本累積,加速經濟成長。 三、創造信用,改善貨幣供給量結構。 四、便於管理貨幣數量,維持經濟穩定。 五、誘導國民儲蓄,增進社會安定。
單一銀行制度 銀行在設立後,有一個章程、一個董事會,祇經營一個營業單位,末設置分支機構者。 分支銀行制度 銀行在設立後,有一個章程、一個董事會,卻經營兩個以上的營業單位,其中一家為總行,其餘為分行。 銀行的基本結構
美國銀行制度 雙軌銀行制度 全國銀行及州法銀行並存的局面,稱之。 聯行制度 小銀行在大銀行保有若干存款餘額,以換取若干服務的利益。
我國銀行體系 受中巾銀行與財政部管轄的金融機構可區分九類: 1.本國銀行 2.外國銀行在臺設立的分行 3.信用合作社 4.農會信用部 5.信託投資公司 6.漁會信用部 7.保險公司 8.票據金融公司 9.郵政儲蓄機構
一、存款 二、放款 三、匯兌 四、代收款項 五、外匯 六、票據交換 七、國內信用狀業務 銀行經營業務
銀行經營業務~存款 為金融機構對其顧客的“貨幣性負債”。 存款的種類 1.支票存款 2.活期存款 3.定期存款 4.儲蓄存款 5.可轉讓定期存單 6.綜合存款 7.外國存款
銀行經營業務~放款 為金融機構主要業務之一,就金融機構本身利害而言,利息收入為其盈利所得之重要來源。 放款依業務性質不同可分為: 1.依借款人還款方式分 2.依放款期限分 3.依有無擔保品分 4.依放款資金用途分
銀行經營業務~匯兌業務 申請匯款 匯款人 某甲地金融機構 (現金) 通知解付 清 算 聯行往來 通知領款 受款人 某乙地金融機構 (現金)
銀行經營業務~代收款項 廣義的代收款項,其範圍很廣,包括接受顧客、同業、聯行或政府委託,即代理收付一切款項均屬之。 就台灣而言,其代收款項有代收外埠付款之票據及款項如係本行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活儲蓄存款戶、存入其帳戶者,一概免收郵費。
銀行經營業務~外匯 外匯,即為國外匯兌的簡稱。 一是指用來從事國際貿易的外幣資金,這種外幣資金包括以國外為付款地的貨幣、票據或債權。 一是指清償或了結國際間債權債務的工具。 綜合言之,外匯乃為國際間收支及債務清算了結的工具。
銀行經營業務~票據交換 指由同一地區之銀行,互訂契約,規定每日於一定時間,一定場所,各派員持同他行付款的即期票據,相互提出交換,並軋計應收、應付相抵的差額,取得證明後,交由主辦票據交換之銀行,負責劃帳的一種清算票據制度。
銀行經營業務~國內信用狀業務 凡工商企業為向國內採購物資,得向銀行申請國內信用狀額度,在頍度內循環運用。 申請開狀時,由申請人檢附交易有關資料例如訂單或買賣契約影本等,交由銀行憑以開狀。 信用狀分為遠期、即期兩種。
電子銀行(Electronic Banking)~跨行付款作業訊息流程 跨行清算系統 3.跨行扣帳明細 4.跨行入帳明細 3.跨行扣帳明細 4.跨行入帳明細 電子銀行共用網路(金資中心) 收款銀行(賣方銀行) 付款銀行(買方銀行) 2.扣帳成功通知 1.付款指示明細 5.入帳通知明細 1付款指 示明細 5入帳通 知明細 2扣帳成 功通知 1.付款指示明細 5.入帳通知明細 付款人(買方) 加值網路B 收款人(賣方) 加值網路A 2.扣帳成功通知
電子銀行(Electronic Banking)~服務項目 一、媒體交換服務 1.薪資轉帳 2.各項費用代收付 3.整批匯款 4.客票管理及銷帳 5.帳戶往來明細 二、電話語音服務 1.金融卡免掛失服務 2.不需申請之項目 3.需事先申請項目 三、電子交易服務 1.海關稅費線上扣繳 2.商業FDI電子轉帳 3.跨行通匯 4.稅費電子收付加值服務系統 四、客戶金融資訊服務 1.電子郵遞 2.即時金融資訊查詢 3.一般金融資訊查詢 五、自動櫃員機服務 1.金融卡 2.IC金融卡
第 三 章 基 層 金 融
社員大會之組織 • 1.社務會 • 2.監事會 • 3.理事會 • 4.各科委員會
基層合作金融機構社員提供之服務 • 1.支票存款 • 2.其他各種存款 • 3.各種放款 • 4.票據貼現 • 5.代理,代銷業務 • 6.買賣外國貨幣 • 7.國內匯兌 • 8.國內保證 • 9.保管,租賃業務 • 10.資訊及諮詢
合作社對非社員辦理的業務項目 • 1.支票存款 • 2.其他各種存款 • 3.各種放款
信用社之業務組織 • 1.經理 • 2.文書 • 3.會計 • 4.司庫 • 5.放款 • 6.監查室 • 7.耤核室
監查室監查事項 • 1.社員與職員之關係 • 2.事務與會計組織及管理 • 3.法令遵守情形 • 4.章程及規則遵守 • 5.社員大會,理事會決議案之執行情形 • 6.社員名簿,檔案帳冊之整理及保存情形 • 7.業務計劃與營運方法之檢討 • 8.各項收入 • 9.各項支出 • 10.現金,存款及各項流動資產之出納與管理 • 11.固定資產之取得,處分與保管 • 12.財產之管理與運用 • 13.預算決算之審核 • 14.合作教育及對外公共關係
稽核室職務如下 • 1.業務及帳務稽核 • 2.年度預算之審核 • 3.年度預算之稽核 • 4.各項費用開支之稽核 • 5.規章及報表之稽核 • 6.資產負債之稽核 • 7.庫存及保管品之檢查 • 8.營繕工程及其他有關投標決標之監驗單位 • 9.職務交接時移交清冊之審核 • 10.違背金融主管機關之調查報告 • 11.其他有關稽核事項
我國合作社現況 • 1.全省15個分會 • 2.364個分社 • 3.社員16萬3200多人
放款委員會職權如下 • 1.關於大額之審議事項 • 2.關於借款與保證人信用調查及復查事項 • 3.關於放款展期之審議事項 • 4.關於逾期放款之查核及依法訴追之督促進行事項 • 關於逾期放款與借款社員及其保證人進行和解或協議之審議事項
司庫之職務 • 1.保管現金 • 2.保管有價證券 • 3.主管財務之收納及支付
基層金融系統製定之合作六大原則 • 1.合作金融組織採門戶開放 • 2.信用合作社的股票價格由章程訂定 • 3.信用合作社按交易額比例分配盈餘 • 4.信用合作社之股息分配 • 5.信用合作社採一人一票之管理原則 • 6.合作社得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
第四章 地下金融市場 • 意義:尚不為現行金融法令所“許可認同”的金融活動 • 形式: • 地下錢莊 • 民間合會:1.單線關係合會 2.團體性合會(已納入民法第709條規範) • 大家樂,六合彩,賓果 • 地下股市 • 丙種經紀人
民間標會正常運作之重要因素 • 會首、會腳之選擇 • 會單、會規之建立
認識民間標會之專有名詞 • 會首=會頭 • 會員=會腳 • 會款:首次約定成立標會之額定會款 • 標息:欲得標者所出價碼 • 倒會 • 得標金 • 死會會款:死會會員,應繳會款 • 活會會款:活會會員,應繳會款 • 活會會員:未曾成標者 • 死會會員:已得標者
互助會的種類 • 月會=一月標一次。 • 常見於一般公司、機關團體、學校 • 旬會=10天標次。 • 三日會=三天標一次。 • 日會=每天標。 • 以上三種常見於菜市場、零售業
何時標會較划算 • 需用到此筆標金 • 13期標下划算嗎?該出多少標金
案例一 • 每 月一萬元,己繳納至第十二期,會員共廿人(未包括會首),每月十日開標,下期得標是否有利? 甲想在13期標下,借給友人,言明年利率15%,甲擬獲報酬率3%,因此標會所負年利率不可超過12%,該出多少標金才不吃虧? 1.假設第13期競標金為Y元,標會利率年息12%,則月息為1%。 2.以月息1%去折現成本期之現值。 3.13期得標總額為10000* 12+(10000-Y)*8=200000-8Y 4.A+B=200000-8Y求得Y=1916 即甲若以1916元競標金得標,標會的利率則為12%,再將會錢供給友人,即可以取得3%的價差。
案例二 • 甲沒有利用資金的打算,他只想知道,就這個會來看,第13期標下划算嗎?該出多少標金呢?計算如下: 1.以利息的角度來看,得標前活會所得的折算利息應大於得標後死會必須付出的利息,才會划算。 2.計算加權平均標金=前12期平均活會淨得利息=1355 3.假設第13期競標金為Y,1355*12=Y*8求得2033,即以2033元競標得標,甲過去活會所得之折算利息正好等於未來死會將付出的利息。 4.因此,甲在第13期參加投標的競標金必須小於2033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