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33 Views
构建高效文明和谐教育平台. 下学期校本教研建议. 校本教研的几个发展阶段. 1 、启动阶段: 03 、 9 - 94 、 1 制定发展规划,贯彻教育个性化思想、设计模式、专家论证,从课堂教学开始改革。 2 、探索阶段: 04 、 3 - 05 、 7 构建五个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出版专著“中学生教育个性化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各种荣誉称号。 3 、深化阶段: 05 、 9 至今 深入研究教与学间的主要矛盾,解决教与学对立统一问题。从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入手,解决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互动融合问题。. 深化阶段的基本内涵.
E N D
构建高效文明和谐教育平台 • 下学期校本教研建议
校本教研的几个发展阶段 • 1、启动阶段:03、9-94、1 • 制定发展规划,贯彻教育个性化思想、设计模式、专家论证,从课堂教学开始改革。 • 2、探索阶段:04、3-05、7 • 构建五个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出版专著“中学生教育个性化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各种荣誉称号。 • 3、深化阶段:05、9至今 • 深入研究教与学间的主要矛盾,解决教与学对立统一问题。从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入手,解决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互动融合问题。
深化阶段的基本内涵 • 1、行动研究更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 2、重视研究过程的反馈行为、可操作行为、联系实际解决教与学的主要矛盾。 • 3、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研究,把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主要研究课题, •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构建“高效文明和谐文化氛围”,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成为主要研究的课题。 • 5、下学期将是深化阶段的关键学期,应该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
一、基本思路: 1、真爱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2、大力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真爱与服务互动融合 老师以自身的真爱与服务培育学生的爱心与发展。老师用自身的优质服务体现对每个学生的真诚关爱;尊重与理解融合、信任与民主融合、沟通与互动融合、关心与指导融合。
2、教育与教学互动融合 教育部门与教学部门互动沟通,建立联合办公体制。教育教学两处密切协作。教育、教学计划互动融合;教育、教学目标同一性互动融合;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互动融合;年级管理中教育与教学互动融合。
3、管理教育中“自律”与“他律”互动融合 学生基本素质形成和培养过程中充分发 挥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作用。 “他律”与“自律”互动融合,“他律”就是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 会法规,“自律”就是学生严于律已,自 觉遵守,做到诚信自律。
1、教育个性化思想仍是我们办学的主导思想 • 重新明确教育个性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 (1)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 (2)为每个学生创设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 • (3)为每个学生构建获得成功学习的平台、 • (4)为每个学生创造发挥个性潜能的氛围。
2、重新认识教学模式六要素 (1)自主探究(通过课前早知道等) (2)创设情境(问题、视觉、动觉情境等) (3)互动合作(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概括整合(制作“知识桥”等) (5)参与感悟(通过练习、考核、复习等手段进行反馈学习) (6)意义建构(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 从原来的四要素增加到现行的六要素:自主、探究、合作、整合、感悟、建构,这六要素与教学模式的六要素是互动融合的。
4、构建高效文明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 (即高效文明和谐的课堂教学节奏) 做好三项工作: (1)把科学用脑的各项措施带进课堂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构建师生间尊重理解、和谐互信的情感因素。
5、进一步落实五种学习方法 (1)超前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目标、信 息、练习)、 (2)互动合作学习法(小组为单位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3)知识桥学习法(提高知识记忆、概括和 整合能力)
(4)反馈学习法(通过练习、复习、考 核等形式学生从中感悟知识的内涵) (5)意象思维学习法(各种感官思维与 想象思维互动融合,提高自主认知能力 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构建学生管理教育的新模式 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岗”管理体系: 学校管理:的值周班制度改为班级志愿服务岗,每 周一个班负责全校的学生生活、纪律、学习等各项 管理。服务岗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性推动学校管理工 作实现诚信自律。改变记分制,实施激励制。 班级管理:实施小组志愿服务岗制,每周一个小组 负责班级各项工作,发挥各小组的创造性,实施过 程中采用评比评优法。
四、具体任务与目标 • 1、总任务: • (1)完成五种学习方法指导工作,并使学生养成科学学习习惯; • (2)构建高效文明和谐课堂文化氛围
2、“知识桥”学习法指导 • 做法: (1)举办展览(把教师与学生的优秀知识桥统一展出,相互学习) (2)用“知识桥”替代板书 (3)学生用制作“知识桥”取代笔记 (4)增加知识桥的功能(记忆、概括、整合)(5)增加知识桥的制作形式(增强记忆、概括知识、整合知识、发散思维等) (6)提高学生制作水平和质量(减少文字描述型,发展形象化符号替代型,富有想象力),
3、掌握好“反馈学习法” 反馈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A、反馈手段多种多样: (1)基础知识复习反馈、 (2)实践练习反馈 (3)阶段考核反馈、 (4)整合知识反馈、 (5)期中期末复习考核反馈
B、反馈学习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B、反馈学习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 C、反馈过程四做到:找已知(已掌握了的知识)、找未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找想知(还应当学习什么)、找思路(反复思考解题思路) D、教师指导:做题与引导思路、发散与聚合 思维相结合;做题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
4、贯彻“意象思维学习法” (1)对概念的理解:意象包含表象和想象。就是让学生把“多感官思维”与“想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2)功能:通过意象思维让学生构建有意义知识结构,即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认知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实施时间表:这项活动可能在期中考试后开展。到时再做具体布置。
5、逐步推广“小组志愿服务岗” 管理即是服务 (A)做法:先实验再逐步推广。 (B)“小组志愿服务岗”的任务与组织: (1)每周有一个小组负责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纪律管理,管理过程中以自身模范作用为主带动全班共同前进 (2)组织小型班级课余活动,活跃学习生活,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3)小组负责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带头清扫整洁教室,把教室建设成优美、整洁、舒适适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3)小组负责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带头清扫整洁教室,把教室建设成优美、整洁、舒适适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 (4)工作中采取激励评价原则,让人人做好事为班集体服务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5)小组间开展活动绩效评价制,形成各小组间相互比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6)发挥小组的积极创造精神,每个小组都能有创新,不局限于上述几点。
6、调整现行的作息制度, 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小组互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时间 建议: (1)下午自习课时间,不要排给教师上课,都给学生自主安排,如开展互动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或自学等,教师可适当辅导。 (2)在自习课前有一个20分钟的大休息,让学生做些有氧活动,削除疲劳,增加学生积极思考的化学物质。
7、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1)鼓励学生多喝水(矿泉水、纯净水等),不喝带糖的饮料,班级要做好组织工作。 (2)如何解决学生营养问题也要提到日程上来,建议学校与家长联系让学生一定要吃好早餐,先做个调查,看有多少学生不吃早餐。 (3)可否考虑课间休息时组织学生加餐
(4)适当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指导学生科学利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利用效率,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初中不少于八个半小时,高中不少于八个小时;(4)适当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指导学生科学利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利用效率,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初中不少于八个半小时,高中不少于八个小时; • (5)把音乐引入课堂,达到:缓解情结、引发思路、使大脑处于α、θ状态。
4、教学与学习互动融合 教为学服务,老师教学成效的落脚点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融合,学生的接受知识过程中以自主学习为主导,实现被动接受式学习与主动认知式学习互动融合。
5、科学管理与激励评价互动融合 学校行政部门重新反思现有的规章制度和各项计划,把管理的科学性与评价的激励多元性互动融合,激活每位老师和每个学生自身发展的内趋力。
知识桥制作及用途 • 知识桥:功能(帮助) • 深刻记忆 • 概括知识 • 整合知识 • 复习考试 • 培养想象 • 替代笔记
制作 • 少用文字、多用符号、用图表示、形象化、使用方便、一目了然。 • (个人―小组―班级互动)
形式 • 图形、图表、照片关系图、网络图、卡片、意境图、顺口溜、诗句、颜色等 • 保存 • 挂在墙面、放桌面上、做成笔记、随时可用。
关于课前早知道 • 操作程序: • 阶梯目标 阅读信息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超越练习 小组互动 师生互动。 • 使用功能: • 自主学习;培养习惯;增强信心和成就感;提高自主认知能力;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四个流程的互动关系: • 1、主要在课堂进行; • 2、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课上课下交替运用; • 3、课前一次性布置全部练习,由学生自主完成, • 4、单元结束时做一次全面的反馈考核; • 5、超前学习法(课前早知道)要与其他四种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五、做点教育科研 • 这学期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效果如何尚无定论。如何检验实施效果,根据行动研究的理念,要进行各方反馈和研究分析。因此,我希望老师们下点功夫,抽点精力做点调查研究和反馈分析。就下面几个问题可做些调查分析。
(一)关于课前早知道 • 研究分析方式: • 1、对比分析:一两个班分别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一个采用课前早知道教学法,一个采用传统的老师讲授法,然后进行考核,从成绩上看两者效度是否有别? • 2、学生满意度分析:用上述两种方法上完课后,做一次问卷调查,看学生的满意度有无差异? • 3、师生座谈法:课老师与部分有代表性学生就本节课进行交流,谈个自的体会和看法。
(二)关于合作互动学习 • 1、对比分析:在两个不同班级就一个问题用两种方法教学,一是用小组互动学习,一是学生自己学习,然后考核,从成绩上看效度是否有差异; • 2、个案论证: • 用学生中的实例来验证合作互动学习的效果是否较高;
(三)关于知识桥 • 1、展示知识桥的类型和可用性; • 2、了解学生对知识桥的运用情况及其效果; • 3、了解学生是怎样用知识桥替代课堂笔记的实例; • 4、对比:利用知识桥记忆与传统方法记忆区别点是什么?可作一次考核,对比知识桥记忆方法是否效果高于一般方法。
(四)关于记忆效度研究 • 1、实验法: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设计两种不同教法,在两个班实验,看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有何区别? • 操作: • 一种方法老师对知识进行讲授法教学,另一种方法老师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互动学习,第三种方法老师让学生做课前早知道,然后用同样的命题进行考核,看成绩是否有区别。
建议 • 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法的效果不明显,不知那种方法好。可采用这样的实验方法增强实验的效度。这也是一位老师进行教科研的基本方法,坚持做就会使老师的科研论文脱离经验总结型,这是作为科研型 老师所要具备的品质和素质。
结束语 • 1、教师对两年多时间校本教研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 2、进一步掌握教科研的理论,把校本教研开展得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 3、研究过程中注意对实施过程的反馈和操作流程。 • 争取更大成就!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 • 批评指正!谢谢!0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