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心理诊断与训练 第一节 观察法 ( 1 节) 一、什么是观察法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心理诊断与训练 第一节 观察法 ( 1 节) 一、什么是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研究,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 观察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观察法的特点 1 、优点, ① 运用广泛 ② 自然真实 ③ 简便易行 2 、缺点 ① 表面性 ② 被动性 ③ 虚假性 ④ 限制性. 三、观察法的分类 ( 一 )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rh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心理诊断与训练 第一节 观察法 ( 1 节) 一、什么是观察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诊断与训练 第一节 观察法 (1节) 一、什么是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研究,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 观察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二、观察法的特点 1、优点, ①运用广泛 ②自然真实 ③简便易行 2、缺点 ①表面性 ②被动性 ③虚假性 ④限制性

  3. 三、观察法的分类 (一)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二)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 (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四)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五)无结构观察和有结构观察

  4. 四、观察实施的要求 (一)坚持观察的计划性 (二)坚持观察的可行性 (三)坚持观察的精确性 (四)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五)坚持观察的全面性 (六)坚持观察的可信性

  5. (七)坚持观察的主动性 (八)坚持观察的统一性 (九)坚持观察的灵活性 (十)坚持观察重点的突出性 (十一)坚持观察记录的详备性 (十二)坚持利用观察资料作出心理诊断的谨慎性

  6. 第二节 会谈法 (1节) 一、什么是会谈法 会谈法是指心理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教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 二、会谈法的特点 1、优点 2、不足

  7. 三、会谈法的分类 (一)结构式会谈 (二)非结构式会谈或自由式会谈

  8. 四、会谈法实施的要求 (一)编制会谈提纲 马洛尼和沃德曾拟定了一个在会谈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心理和行为的会谈提纲。 1.外表和行为。 2.交谈过程中的言语特点。 3.思维内容。 4.认知过程及功能。 5.情绪。 6.判断。

  9. (二)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把握会谈方向 (四)注意及时记录 (五)处理特殊情况 (六)善于察言观色 (七)讲究提问技术

  10. 第三节 问卷法 (1节) 一、什么是问卷法 问卷法是用书面形式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亦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题目或表格,分发给有关学生填写,然后收回问卷加以整理、统计与研究。

  11. 二、问卷法的特点 三、问卷法的分类 (一)开放式问卷法 1、自由记述法。 2、自由选择法。

  12. (二)封闭式问卷法 1.单项选择法。 2.是非质问法。 3.等级评定量表法。 4.序列测验法。

  13. 四、问卷法实施的要求 (一)问卷的结构 问卷法实施效果的好坏首先取决于问卷的质量,为此首先要了解问卷的结构。问卷通常由问卷说明(引言)、注释和问卷本文组成。 1.问卷说明(引言): 2.注释: 3.问卷本文 (1)指导语。 (2)学生的自然情况。 (3)问卷题。

  14. (二)问卷题的设计 (三)问卷的篇幅及答卷时间 (四)问卷的试用与修订 (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六)问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5. 第四节 心理测验法 (1节)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6.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 (一)心理测验的间接性 (二)心理测验的相对性 (三)心理测验的稳定性 (四)心理测验的客观性

  17.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1.能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教育测验。

  18. (二)按测验人数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测性测验。

  19. 四、心理测验的实施要求 (一)端正测验态度 (二)注意资格认定 (三)讲究测验道德 (四)选择测验种类 (五)作好测验准备 (六)规范测验操作 (七)注意结果解释

  20.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 (一)智力测验 1.《中国比内测验》 2.《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3.《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21. (二)人格测验 1.《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 3.《Y—G性格测验》

  22. (三)心理健康测验 1.《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CBCL)。 2.《康奈尔健康问答》(CMl)。 3.抑郁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Zang抑郁问卷》(SDS)、《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4.焦虑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Zang自评焦虑量表》(SAS)、《焦虑状态和特质问卷》(STAL)等。 5.《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3. 第五节 认知改变法 (1节) 除了上述心理诊断方法外,本节起讨论一些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什么是认知改变法 认知改变就是俗语的说服,它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端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24. 二、认知改变法的主要形式 (一)讲授 (二)谈话 (三)报告 (四)讨论 (五)参观访问 (六)启迪 (七)位移 (八)阅读

  25. 三、认知改变法的运用要求 (一)明确目的 (二)富有趣味 (三)把握时机 (四)热爱学生

  26. 第六节 榜样示范法 (1节) 一、什么是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别人的优良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7. 二、榜样示范法的主要形式 (一)典范 (二)示范 (三)模范

  28. 三、榜样示范法的运用要求 (一)选好榜样 (二)把握特点 (三)指导过程 (四)激起情感

  29. 此外还有心理修养法、环境陶冶法等心理训练方法此外还有心理修养法、环境陶冶法等心理训练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