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特殊幼兒的教導原則

特殊幼兒的教導原則. 組別:第一組 組員: 495i0006 苗淑娜 495i0062 陳雯珊 495i0045 尹郁婷. 工作分配. 495I0062 陳雯珊 - 製作 ppt 、統整、書面資料 495I0006 苗淑娜 - 製作 ppt 495I0045 尹郁婷 - 製作 ppt. 前言. 最近這幾年,「早期介入」不管是在國外或者在台灣都相當的盛行。 那何謂早期介入呢? 早期介入是指ㄧ些經過設計以增進殘障的嬰幼兒及其家庭發展計畫。. 前言.

rhea-coo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特殊幼兒的教導原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特殊幼兒的教導原則 組別:第一組 組員: 495i0006苗淑娜 495i0062陳雯珊 495i0045尹郁婷

  2. 工作分配 495I0062陳雯珊-製作ppt、統整、書面資料 495I0006苗淑娜-製作ppt 495I0045尹郁婷-製作ppt

  3. 前言 最近這幾年,「早期介入」不管是在國外或者在台灣都相當的盛行。 那何謂早期介入呢? 早期介入是指ㄧ些經過設計以增進殘障的嬰幼兒及其家庭發展計畫。

  4. 前言 在特殊兒童學前教育中,有許多不同特質的特殊兒童,在目前的特殊教育裡,雖然是主張混合式和回歸主流的安置模式,但是如果老師可以更了解每種不同特質的特殊兒童,針對不同特質的孩童給予個別指導,那麼就能更增進他們的發展。

  5. 智能不足

  6. 智能不足兒童 • 智能不足的定義 1.智力發展低於一般兒童 2.和社會適應能力不佳 • 智能不足的主要成因 1.先天 2.後天

  7. 智能不足的區分—補充 智能不足可依智力測驗測出,其智力分數的高低可將智能不足的而成區分成四個等級: • 輕度 • 中度 • 重度 • 極重度

  8. 輕度智能不足 智商約在50至70之間,佔智能不足人口的大部分,原因是社會文化刺激不足所造成。因為他們的問題牽涉到學科的學習和人際溝通,所以在入學以後,問題才會出現,在特殊教育的協助下,輕度智能不足兒童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與職業適應,自立維生不成問題。

  9. 中度智能不足 智商約在35至50之間,他們接受特殊教育或醫療復健的服務之後,多半可以獲得基本的生活和與人相處的技能。

  10. 重度智能不足 智商約在20至35之間,他們接受特殊教育或醫療復健的服務之後,多半可以獲得基本的生活和與人相處的技能。

  11. 極重度智能不足 智商大約在20以下,人數約占智能不足人口百分之三,學習能力極為有限,食衣住行可能終生需要依賴他人的協助。

  12. 智能不足指導原則 1.使用簡單、清楚的指令,適時配上動 作。 2.使用工作分析法。 3.多讚美,建立自我意識。 4.在回歸主流安置中,鼓勵參與活動。 5.利用同儕力量幫助學習成效。

  13. 注意力缺陷兒童

  14. 1.注意力缺失及過動障礙是兒童行為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大約有百分之三的學齡兒童有此問題1.注意力缺失及過動障礙是兒童行為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大約有百分之三的學齡兒童有此問題

  15. (1)注意力持續性困難: 如無法在功課、遊戲或一件事上持續注意力太久、對需要持續花心力的活動,會表現逃避強烈的不喜歡;容易為外界的刺激所干擾而分心)。

  16. (2)指令的接受困難: 如表現得像不注意聽別人對他(她)說話的樣子、無法遵循指示,或是完成學校功課與其他指定的工作,但並不是故意反抗或聽不懂指示而無法完成的。

  17. (3)缺乏條理性、統整性: (如:很難把事情或活動處理得有條有理、很難無法注意細節、或在學校功課、活動上會因粗心而犯錯;或是常遺失(或遺忘)一些重要的東西 (如:作業、鉛筆、書本、文具或活動所需要的東西;忘記日常生活所需的事物。

  18. 2.衝動行動或行為抑制力不足: 指無法抑制或對刺激的過度快速反應的傾向,以及不考慮變通方法的行為 3.活動量過高: 指動作或言語的過度活動,最常見的是不安靜、煩躁不安

  19. 過動兒成因 導致過動兒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一般認為屬於多變項的生理因素包括:腦傷、腦功能失常、生化因素、先天性氣質特徵等;及後效增強效果,也就是後天環境對前述特徵行為反應的誘發條件

  20. 教師基本的教導原則如下:

  21. 視覺障礙

  22. 甚麼是視覺障礙 我國特殊教育法所稱:『視覺障礙是指依萬國視力表所測定的優眼最佳矯正視力值未達.3,或視野在20度以內者。』 依障礙程度又分為「弱視,與「盲」二類:

  23. (一)弱視 所謂弱視是指優眼最佳矯正視力測定值在零點零三以上未達零點三或視野在二十度以內者。弱視者因為視覺機能並未完全喪失,只要經由適當的輔助,例如使用大字體課本或輔視器材,仍可學習普通文字。

  24. (二)盲 盲是指優眼最佳矯正視力測定值未達零點零三者。眼盲者因為無法依賴視覺辨識外界事物,所以必須運用其他的感官來接受教育。 • 不論「盲」或「弱視」 都會妨礙視覺經驗的吸收和學業成就因此,他們在生活或學習上都需要特別的協助。

  25. (三)教導原則

  26. 語言發展遲緩

  27. 指某些孩子坐、爬、走都正常,大小便訓練也不傷腦筋,眼睛會看人。要東西會用指的,但是唯獨說話較慢,此種個案我們就會診斷特殊語言發展遲緩。指某些孩子坐、爬、走都正常,大小便訓練也不傷腦筋,眼睛會看人。要東西會用指的,但是唯獨說話較慢,此種個案我們就會診斷特殊語言發展遲緩。

  28. 造成此種語言遲緩的原因包括刺激不夠、聽力異常、發音肌肉問題,注意力不足兒童,氣質較特別兒童。譬如害羞、適應力、負向情緒多、怕怕等兒童,都可能會有特殊語言發展遲緩。 

  29. 教導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 1、安排語言治療師,針對兒童語言發展方面給予評鑑。 • 2、上課時,放慢說話速度。 • 3、允許小孩子以較長時間來完成一句話,如小孩子出現,口吃現象,勿打亂他,或者要他重新開始。

  30. 4、如果遊戲中須大聲喊叫的時候,鼓勵他用唇、舌頭來發聲。4、如果遊戲中須大聲喊叫的時候,鼓勵他用唇、舌頭來發聲。 • 5、使用慢慢及較弱的聲音。 • 6、聽不清楚時要小孩子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如圖示,鼓勵小孩子不要輕言放棄。

  31. 7、鼓勵即安排說話清楚,及語言發展較快的小孩與此類小孩多接觸。7、鼓勵即安排說話清楚,及語言發展較快的小孩與此類小孩多接觸。 • 8、在較有可能成功的機會中(如回答特定問題、做已知答案之選擇、叫朋友名字),提供此類兒童練習的機會。

  32. 自閉兒

  33. 自閉兒是除了語言、人際關係發展遲緩,其他發展是正常的。缺少主動與人分享快樂、興趣、成就。缺少社會或與人情緒的互動,他們有明顯的社會關係上之質量上障礙,明顯非語言溝通障礙,譬如眼對眼接觸障礙、面部表情障礙、特殊身體姿勢、社交應對的姿勢障礙。自閉兒是除了語言、人際關係發展遲緩,其他發展是正常的。缺少主動與人分享快樂、興趣、成就。缺少社會或與人情緒的互動,他們有明顯的社會關係上之質量上障礙,明顯非語言溝通障礙,譬如眼對眼接觸障礙、面部表情障礙、特殊身體姿勢、社交應對的姿勢障礙。

  34. 基本的教導原則如下

  35. 聽力障礙

  36. 聽力障礙 • 聽力障礙的兒童在接受訊息方面會出現障礙,所以說他的語言能力發展因此也會受到限制而造成溝通上的困擾。 • 在教學情境中,因為無法了解老師的指令會有行為困擾產生。

  37. 教師的指導原則 1.和語言治療師或口與訓練師合作。 2.必要時採用手與配合口與教學。 3.下指令時,應使他們注意力集中。 4.注意每個學生的聽力輔助器。

  38. 腦性麻痺

  39. 腦性麻痺 腦性麻痺的主要特徵: 1.行動不方便 2.肌肉不協調 腦性麻痺兒童伴隨的困擾: 1.聽力受損 2.語言障礙 3.情緒困擾 4.智力發展受限

  40. 教師的指導原則

  41. 結語 • 以上介紹的這幾類特殊兒童是較容易被篩檢出來的,台灣目前很少未這些特殊兒童設立學前教育機構,所以說,身為教師的我們就責任重大,如果我們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特殊兒童給予個別指導,就可以減少因本身障礙而造成的限制。

  42. 參考文獻 傅秀媚 (2005) 。特殊幼兒教材教法 (初版 八刷) 。台北市:五南。 • 智能不足輔導手冊http://www.jjes.km.edu.tw/c044/c0441/yunr13.htm

  43. 問題與討論 • 如何定義智能不足的孩童? • 對於過動兒及注意力缺失的孩童教師該如何指導? • 目前似乎有愈來愈多的自閉兒,那請問自閉兒有哪些明顯的外在行為? • 對於聽覺障礙的兒童,教師應注意哪些指導原則?

  44. 報告結束~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