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31 Views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辅导. 第 11 章 世界的居民 第 12 章 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与合作 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 梁淑芝. 第 11 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聚落.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习标准: 运用地图说明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举例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E N D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辅导 第11章 世界的居民 第12章 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与合作 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 梁淑芝
第11章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第三节 聚落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 学习标准:运用地图说明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 举例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 语言包括:词语、语法、语音、文字4个要素。词语和语法构成了语言的内容,语音和文字是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系: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所划分出的最大的语言系属是语系。语系由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组成。世界上有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可分为以下各层次:语系——语族——语支。语系:根据语言的谱系分类所划分出的最大的语言系属是语系。语系由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组成。世界上有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可分为以下各层次:语系——语族——语支。 • 语族:同一语系,按各语言之间系属关系的远近分为若干语族。例如:印欧语系下分:印度—伊朗、罗曼、日耳曼、斯拉夫等语族。 • 语支:同一语族按关系亲疏分为若干语支。例如,斯拉夫语族下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语支。
教学设计建议设计1: • 问题:你知道有几种语言?你会几种语言? • 联合国把哪些语言定为工作语言?
语 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 语 英 语 俄 语 法 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填写下列表格:
问题: • 哪一种语言流传最广? • 英语是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 阅读教材读一读: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
设计2: • 教师讲述: • 提出问题:你知道世界上使用广泛的语言有哪些? • 放录像片段,判断: • 1、画面中的人物是哪种人,说的是哪种语言? • 2、画面中出现的是哪个国家的景点,这个国家的居民主要使用哪种语言?
问题: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哪种?你所见所闻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使用了英语?问题: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哪种?你所见所闻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使用了英语? • 英语的发源地是哪个国家?除英国外,还有哪些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你知道为什么英语流传广泛? • 你正在学习哪门外语,为什么要学习它?
三大宗教内容设计1: • 课前请学生搜集与宗教有关的资料。 • 提出问题: • 你知道哪些宗教?世界上三大宗教指什么?
问题:你知道哪些与世界宗教有关的知识,你知道与宗教有关的故事吗 ? •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三大宗教活动的景观图片
宗 教 产生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填写世界三大宗教产生及分布地区表:
设计2: • 提问:世界有哪三大宗教?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是哪个? • 教师分别播放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有关录像。 • 提问:三大宗教的标志、经典、重要节日是什么?。
设计3:学生分组活动为主 • 在课前1-2周,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三大宗教的资料和信息。 •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课件,把学生分成组进行知识竞赛。 • 最后进行小结:通过本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高了哪种能力?
课后活动: • 1.谈谈为什么要学好外语? • 2.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结合地图,出专题小报或墙报。
第三节 聚落 • 学习标准 •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 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社会,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都是乡村聚落。奴隶社会开始出现城市型聚落,但仍以乡村聚落为主。聚落: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社会,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都是乡村聚落。奴隶社会开始出现城市型聚落,但仍以乡村聚落为主。 • 聚落要素:由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构成。
教学过程设计1: • 导入新课:看门见山式: • 提问:请学生描述这四幅图片各是什么地方?你到过这些地方吗?请指出它们不同形态的差异。
城市和乡村的功能 • 提问:这是哪种聚落形式?我们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享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和生活情趣,与乡村比较,都享受了哪些现代文明?生活在城市有哪些好处?
乡村(包括农村、山村、牧村和渔村)和集镇图片或阅读教材66页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乡村与城市的不同点。(从居民点分散、建筑物低、农田多,人们多从事农业生产等方面比较)。乡村(包括农村、山村、牧村和渔村)和集镇图片或阅读教材66页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乡村与城市的不同点。(从居民点分散、建筑物低、农田多,人们多从事农业生产等方面比较)。
聚落与环境 提出问题: • 我居住的地区处于什么地形、气候条件? • 人类一般多选择在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居住? • 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法指导 • 阅读图11-8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分布 • 说明为什么特大城市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 • 阅读分析67页做一做。
城市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城市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城市中出现的问题 • 阅读教材68页图片,归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小结。
设计2: •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搜集有关世界各地(如东南亚、北非、我国少数民族等)民居的不同建筑风格方面的资料和景观图片, • 问题: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形态?什么叫乡村,什么叫城市?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活动: • 教师出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究,特别要描述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列表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比较 项目 房 屋 交通道路 生产 活动 商店数量 学校 数量 医院数量 其他 差异 密集度 高度 城市 乡村
问题:大城市对周围地区在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方面有哪些作用?问题:大城市对周围地区在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方面有哪些作用? •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资料,请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后,向班级汇报。教师再归纳小结。
思考人类建筑民居时是怎样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思考人类建筑民居时是怎样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 • 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 活动:分组探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 分组探究后,总结出聚落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及交通的关系。
设计3: • 问题:聚落的分布在世界各地是极不均衡的,什么样的地区容易形成聚落? • 练习: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 (1)漠河 上海 • (2)乌鲁木齐 青岛 • (3)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 (4)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问题:如果任意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问题:如果任意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 • 学生回答,教师做记录,分类归纳出水、地形、气候、交通等主要因素。
第12章 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与合作 • 主要内容: • 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 1 分布特点 • 2 发展水平的差异 • 二、国际合作 • 1 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 2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学习标准 •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国家:国家是指拥有确定的领土、主权的政府,并居住着一定数量人口的政治地理单元。国家:国家是指拥有确定的领土、主权的政府,并居住着一定数量人口的政治地理单元。 • 地区:在地理学中指还没有取得独立的、被他国侵占或附属的殖民地或属地。 • 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 • 君主制国家:是以终身任职的世袭君主(通常为皇帝)为元首的国家。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 • 君主立宪制国家:虽然有君主(通常为国王、天皇等)作为元首,但其权利由宪法的规定而受一定的限制。 • 共和制国家:国家权利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由一定任期的国家。
本节课学法指导: • 结合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等按下列线索深入分析, • 1.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南北关系——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的表现——产生差异的原因——缩小差异的可能
3.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 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资金不足 生产效率不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 曾受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 经济基础差,产生品种单一 发展中国 家 经济发展水平高 发 达 国 家 掌握高技术,购买廉价原材料 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产品 销往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
设计1(导入新课) • 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我国人口居世界第几位?我国的面积居世界第几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哪些不同? • 设计2: • 世界政区图,指图提问:你知道世界上目前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吗? • 讲述:这些国家的领土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体制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
活动: • 请学生根据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按从小到大排列你能说出几个大国? • 要求指图说,创设竞赛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 2.在地图上你能指出哪些面积特别小的国家?谁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哪个?在哪个大洲? •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你还知道哪些人口大国?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几个?在哪些大洲?(指图)
阅读教材70页图12-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提出问题:阅读教材70页图12-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提出问题: •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个? • 要强调10个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中有6个在亚洲。 • 4.世界上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 5.你知道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哪些是发展中国家? • 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上面积居前6位的国家柱状图,请学生分别计算出这六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以加深学生对世界上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的认识。
讲述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大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讲述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大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 提出问题: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有哪个?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大洲? • 再阅读教材71页第二自然段——主要的发达国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国家。 • 突出两类国家的分布特点——一南一北。
补充: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及两类国家之间在经济等各方面商谈的事例,使学生加深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含义的理解。补充: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及两类国家之间在经济等各方面商谈的事例,使学生加深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含义的理解。
提供资料,探究问题,利用数据或事例证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提供资料,探究问题,利用数据或事例证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 • 资料:①教材71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示意图。 • 资料②教师讲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意义,然后请学生比较两类国家三种产业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发达国家 1.7% 26.3% 72.0% 发展中国家 53.2% 9.0%% 37.8% 资料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本国 经济中所占比重:
类型 项目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发达国家 石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农副产品 汽车、通讯工具、高级机电产品、饮料、高级食品 发展中国家 精密仪器、汽车、成套设备、计算机 服装、玩具、普通机电产品、石油、棉花、咖啡 资料③ 资料④教材提供的景观图片
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成表格或结构式展现两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成表格或结构式展现两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 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资金不足 生产效率不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 曾受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 经济基础差,产生品种单一 发展中国 家 经济发展水平高 发 达 国 家 掌握高技术,购买廉价原材料 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产品 销往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
问题: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步伐,学生应该怎样做呢?(渗透德育——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问题: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步伐,学生应该怎样做呢?(渗透德育——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设计2: • 教师制作课件:在世界政区图上运用不同颜色显示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的特点。 • 问题: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大洲?分布在哪个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分布在哪个半球? • 分析图后请学生自己说出分布的特点。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
问题: • 两类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哪些差异呢? • 根据教材71页图12-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产生总值比较图,填写下表:
类型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16 84 国内产生总值占世界百分比 81 19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产生总值比较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内产生总值(万亿美元) 22.54 6.19 人均国民产生总值(万亿美元) 25.48 3.51 根据国内产生总值与人均产生总值比较表, 绘制柱状图: 类型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