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海洋資源簡介

海洋資源簡介. 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海洋孕育許多生物,供給人類食物、醫藥的原料,可說是人類的糧倉與醫藥庫。 海洋提供人類許多有用的能源,以改善人類生活 海洋提供水資源供人類使用。 海洋提供人類觀光休閒的場域 海洋是維持人類生活、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系統中心。. 海洋資源的分類. 海底礦產資源 海洋化學資源 海洋生物資源 海洋再生資源 海洋空間資源 海洋旅遊資源. 海洋生物資源 --- 糧食來源. 地球上生物資源 80% 分佈在海洋裏,海洋給人類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陸地的 1000 倍。在海洋生態不受破獲的情況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 30 億噸水產品。.

r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海洋資源簡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洋資源簡介

  2. 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 海洋孕育許多生物,供給人類食物、醫藥的原料,可說是人類的糧倉與醫藥庫。 • 海洋提供人類許多有用的能源,以改善人類生活 • 海洋提供水資源供人類使用。 • 海洋提供人類觀光休閒的場域 • 海洋是維持人類生活、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系統中心。

  3. 海洋資源的分類 • 海底礦產資源 • 海洋化學資源 • 海洋生物資源 • 海洋再生資源 • 海洋空間資源 • 海洋旅遊資源

  4. 海洋生物資源---糧食來源 地球上生物資源80%分佈在海洋裏,海洋給人類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陸地的1000倍。在海洋生態不受破獲的情況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30億噸水產品。

  5. 海洋是人類糧實的寶庫,海洋中可食的魚蝦、貝類,含有豐富營養成分,提供人類健康所需。海洋是人類糧實的寶庫,海洋中可食的魚蝦、貝類,含有豐富營養成分,提供人類健康所需。 • 海洋植物,如海藻類、珊瑚草提供人類健康所需的多種維生素。 • 海洋提供的營養鹽,含有多種礦物質,也是人類維生的必需品。

  6. 台灣的漁業資源 • 漁業:是泛指人類採取、運用水中的動物或植物,所產 生的經濟活動 • 漁業資源:是指現在正在使用或未來可能會被漁業所利 用的生物群集 • 海藻500種以上,螺、貝、章魚、烏賊等軟體動物約2500至3000種,螃蟹約300種,蝦類約270種,魚類2600種以上 • 海水魚約有2500種,淡水魚約有230種,80餘種是純淡水魚,140餘種是生活在河海交接處的河口地帶與受海水漲退潮影響的河段

  7. 台灣的漁業資源分類 • 沿岸漁業 • 2天以內、50噸以內、領海12浬內 • 產量約維持在4萬公噸左右,主要作業方式包括刺網、定置網、魚苗捕撈業及其他釣具漁業等 • 近海漁業 • 15天以內、50噸以上、12~200浬經濟海域以內 • 產量維持在20~25萬公噸之間,主要漁業是拖網、延繩釣、刺網等,作業漁場主要在台灣四周海域、東海和南中國海海域

  8. 遠洋漁業 • 3年以內、200噸級以上、200浬經濟海域以外 • 漁獲量已經超過80萬公噸,主要的漁法包括有鮪延繩釣、鰹鮪圍網、魷釣等 • 養殖漁業 • 水、鹹水與海面養殖等三大類 • 淡水養殖種類包括吳郭魚、鰻魚、草魚等;鹹水養殖包括虱目魚、烏魚、草蝦、文蛤等;海面養殖包括牡蠣、石斑與海鱺

  9. 台灣漁撈方式 • 使用漁鉤之作業 • 俗稱釣仔海 • 延繩釣、垂釣、拖釣… • 使用漁網之作業 • 俗稱囹仔海 • 圍網、刺網、定置網 • 使用誘漁籠之作業 • 俗稱鱣仔海 • 使用誘漁籠捕撈

  10. 燈火漁業 • 燈光集魚再下網圍捕 • 焚寄網 • 鏢刺漁業 • 俗稱鏢魚 • 魚鏢追獵

  11. 台灣漁撈作業方式 • 流刺網 • 俗稱掃囹 • 依魚種、網絲粗細、顏色、網目大小等差異 • 有混獲、過魚、廢棄網等問題 • 底刺網 • 俗稱搭底囹 • 有珊瑚礁底刺網、深海底刺網等差異 • 有單層網、三層網等差異 • 有過魚、廢棄網等問題

  12. 流刺網 圖片來源:http://web.ncyu.edu.tw/~hagkuo/sci/3.pdf

  13. 單底拖網 • 俗稱卡發啦 • 強加在海床上拖掃,破壞海床生態 • 魩仔魚雙拖網 • 兩艘船各拉住一端浮拖在船尾,網具在表層掃蕩

  14. 單船拖網作業方式

  15. 雙船拖網作業方式

  16. 延繩釣 • 俗稱放棍 • 將漁鉤與母繩連結,漁鉤掛餌 • 以漁具之浮沉區分 • 水面延繩釣:俗稱浮棍 • 底棲延繩釣:俗稱埋棍 • 深海延繩釣:俗稱深棍 • 以漁具之粗細區分 • 粗延繩釣:俗稱粗棍 • 中延繩釣:俗稱中棍 • 細延繩釣:俗稱細棍

  17. 延繩釣作業方式

  18. 魷釣船作業方式

  19. 其他特殊作業方式 • 石滬 • 叉手網 • 誘漁籠 • 鏢旗魚 • 在風浪洶湧時浮游水面的特性,用鏢鎗鏢捕魚類

  20. 人工魚礁 • 將天然或人造物投入海中,藉以改變海洋牛物棲息環境,成為魚類之蔽護、索餌、產卵的場所 • 魚礁礁體表面積提供許多藻類附著生長及無脊椎動物棲息或繁殖

  21. 養殖漁業面臨問題 • 病害 • 換水率不高、高密度養殖、水質不乾淨 • 施放抗生素 • 酵母菌或中藥 • 蟲害 • 海蚤 • 灑農藥 • 生物防治法

  22. 傳統漁業面臨問題 • 漁業資源被過度利用 • 沿岸近海水域遭到人為因素污染 • 遠洋漁業愈來愈受到入漁國家的限制 • 漁業勞動力不足 • 養殖病蟲害 • 經營規模過小

  23. 漁業永續經濟策略 • 加強與漁民的溝通及永續漁業的宣導教育 • 確實就過漁之漁獲對象逐步實施限漁及禁漁措施 • 輔導漁民轉業或轉型,推動娛樂漁業或生態旅遊 • 研究改進現有不符保育之漁具、漁法、漁區、漁期及漁獲對象等

  24. 設置海洋保護區或改以棲地保護為主要的漁業資源管理設置海洋保護區或改以棲地保護為主要的漁業資源管理 • 參與國際組織與推展漁業合作 • 加強遠洋漁業資源養護及管理 • 設定最小魚體體長或體重捕撈限制 • 混獲及誤捕管理 • 海域生態及環境監測

  25. 漁業多元發展與宣導 • 休閒漁業運動休閒型包括:船上釣魚活動、磯釣、灘釣、塭釣、海釣場、潛水、沙灘活動 • 體驗漁業型有:牽罟 、石滬、漁村生活體驗、參觀定置網、箱網養殖、民宿、捕魚介貝類 • 生態遊覽型為:賞鯨豚、逛海 、漁人碼頭、紅樹林、潟湖、潮間帶、 養殖生產區、藍色公路 • 漁鄉美食型則為:觀光假日漁市、漁特產直銷中心、海鮮料理中心、漁村特色小吃 • 文化教育型是:魚苗放流活動 、漁業文物館、海洋生物水族館、彩繪漁村、漁村廟會祭典

  26. 設置人工魚礁、海洋牧場、海中造林 • 進行種苗放流 • 魚種、漁具、漁法及漁期之限制禁止 • 禁止未滿50噸拖網漁船距岸3浬內作業及禁止50噸以上拖網漁船距岸12浬內作業 • 網具類漁船禁止進入人工魚礁區之禁漁區 • 公告燈火漁業禁漁區 • 6月至8月禁捕魩鱙之禁漁期 • 禁食魚卵

  27. 漁民的責任 • 從量的追逐,調整為限量、限種、限制魚體大小、限制季節之捕撈 • 消費者的責任 • 不吃稀奇古怪的魚類 • 拒吃魚苗(魩仔魚) • 認識海洋生態與環境

  28. 選魚吃魚十大原則---江守山 • 過紅或過白不吃 • 色素、亞硝酸鹽等美化水產的外觀 • 水色不對不吃 • 孔雀石綠、福馬林等添加物美化養殖箱的生態 • 醃製產品不吃 • 過量鹽份及亞硝鹽 • 超量生產不吃 • 價格離譜不吃

  29. 魚皮、內臟、脂肪少吃 • 大型深海魚少吃 • 中國大陸水產少吃 • 生魚片冷凍後吃 • 吃魚以烤、蒸、煮為主

  30. 吃魚三大原則---廖鴻基 • 有生態顧慮的不吃 • 採捕方法嚴重危害海洋生態的不吃 • 稀奇古怪的不吃

  31. 海水資源開發 地球上的總儲水量約1.4×109 km3,其中 97% 為海水,而陸地水僅佔約3﹪;實際可利用的淡水還不到陸地水的1﹪。 水資源的開發對象除了傳統的地面水及地下水外,世界各國對於嚴重缺水地區的處理,已經朝向海水、半鹹水、回收水(如:工業用水、生活用水、灌溉迴水)及污染水等方向規劃。

  32. 海水的開發利用,除了將其淡化以獲取淡水之外,還可取用其鹽類與貴重的化學元素。部分國家自海水中提取鎂、鉀、碘、溴與鈾元素等,且亦已進入小量生產。海水的開發利用,除了將其淡化以獲取淡水之外,還可取用其鹽類與貴重的化學元素。部分國家自海水中提取鎂、鉀、碘、溴與鈾元素等,且亦已進入小量生產。 目前全世界共有一萬多家海水淡化廠,每日生產淡水約兩千萬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用水量漸趨增加,可預期從海水中提取淡水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33. 海洋水層溫度分佈特性 海洋的水溫垂直分佈可分為三層: 上層為高溫暖水 中層為溫躍層 深層為低溫冷水 溫躍層以下的海水性質穩定,不易受海面溫度影響造成密度變化,產生上、下水層之對流與混合。 深層海水為海水面下數百公尺深的海水,光線無法到達,其具有低溫、富含礦物質及營養分、清澈乾淨、病原菌稀少等優點。

  34. 台灣臨近海域地形分佈圖

  35. 深層海水水質特性

  36. 與表層海水相較之下,富含植物生長所必須氮、磷等無機營養鹽。與表層海水相較之下,富含植物生長所必須氮、磷等無機營養鹽。 富營養鹽性 不受人為污染,所含溶解性有機碳量低,細菌不易繁殖。 清澈乾淨性 低溫安定性 水溫比表層海水低而且經年不變化 已被證實含有90種微量礦物質且與人體均衡礦物質組成極其接近。 在海平面300公尺以下,經過長時間高度穩定孕育而成的水質 水分子成熟性 礦物質特性

  37. (日本高知縣,2000)

  38. 低溫安定性 富營養鹽性 清澈乾淨性 水分子成熟性 礦物質特性 深層海水之水質特性與相關產業 水產養殖 深海低溫性魚類、蝦類、海藻類養殖、種苗飼養 食品加工 各種飲料水與食品 健康醫療、美容 皮膚炎治療、海洋療法、天然健康食品、化妝品 農業種植 農作物栽培、水耕肥料 環境改善 海水淨化、二氧化碳固化 能源、資源 空調及工業用冷卻水、海水溫差發電、淡化水源

  39. 海洋能源開發— 海域石油、天然氣與甲烷水合物開採利用 中油已發現高雄外海致昌(CFC)構造;新竹及通霄外海之長德(CBD)及長恩(CBE)構造皆發現蘊含豐富的天然氣及石油。 石油、天然氣等傳統的化石燃料將於21世紀中葉以後逐漸被開採殆盡,另一項新興海域能源「甲烷水合物」已被視為下一世紀極具潛力的天然氣來源。

  40. 海洋再生能源開發 波浪發電 北部海域及離島地區較具 波浪發電潛力 海洋溫差發電 1981年起已評估東部海域 開發海洋溫差發電的可行性

  41. 離岸風力發電 丹麥、荷蘭、瑞典亦先後設置 離岸式風力發電廠。 中南部海濱以及離島地區,適 合開發風力發電 海流發電 尚屬研究階段

  42. 海洋觀光資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