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 《 西方经济学 》.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韩保江. 第 3 讲 : 市场结构与 厂商均衡. 一 . 市场供求与均衡价格. (一)消费者行为决定需求. 1 、需求函数: Qd =B(P , Pr , Pe , M , F , t) 需求从形式上是消费者在一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品的愿望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其变化取决于价格的涨落,但实际上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函数。. D 1. D 0. D 2. 价格. 需求量. 2 、需求弹性:需求变动规律.

ren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 《西方经济学》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韩保江

  2. 第3讲:市场结构与 厂商均衡 一.市场供求与均衡价格

  3. (一)消费者行为决定需求 1、需求函数:Qd =B(P,Pr,Pe,M,F,t) 需求从形式上是消费者在一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品的愿望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其变化取决于价格的涨落,但实际上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函数。 D1 D0 D2 价格 需求量

  4. 2、需求弹性:需求变动规律 需求价格弹性: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产品属性,必需品缺乏弹性,奢侈品富有弹性;产品替代性,容易被替代的产品富有弹性,反之缺乏弹性;产品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产品的耐用性;等等。 需求交叉弹性: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大于0;互补品的交叉弹性小于0;独立品的交叉弹性趋于0。 需求收入弹性:一般来说,正常品的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劣等品的需求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这样的产品又叫“吉芬产品”。

  5. (二)、厂商行为决定市场供给 Qs=B(K, L, T,O……..N) S3 S1 S0 价格 供给量

  6. (三).市场供求与均衡价格 D 价格 S E Pe 数量 Qe

  7. 价格 D S E Pe 数量 Qe

  8. 二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市场结构 三元素 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程度 进入壁垒

  9. (一)完全竞争与企业行为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关键特征: ①企业无数,产品无别;②买者很多;③进退自由;④某一行业的老企业并不比新企业有任何优势;⑤企业和买者对某一行业每一个企业产品价格具有完全信息。 2、企业行为特征:企业对市场价格无能为力,只有被动接受价格。 3、市场效率: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自由配置要素,达到“帕累托”境界

  10.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福利三角) B E Po A C

  11. (二) 完全垄断与企业行为 1、完全垄断的关键特征:存在对新企业的进入限制,致使一家垄断企业就是一个行业,一家企业控制一个行业市场。 法律限制:政府授予排他性权利和限制竞争而 成为合法垄断,如政府特许经营、许可证制度、专利制度等。 自然限制:独自控制某种资源供给,或一家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所有产品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

  12. 2、行为特征:垄断者是“价格的设立者”而非接受者;垄断者是寻租者;是价格歧视者;是垄断技术秘密者。2、行为特征:垄断者是“价格的设立者”而非接受者;垄断者是寻租者;是价格歧视者;是垄断技术秘密者。

  13. (三) 垄断竞争与企业行为 193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几乎同时提出了有别于前两种市场结构的“第三种”市场结构类型,罗宾逊称之为“不完全竞争”,张伯伦称之为“垄断竞争”。 1、垄断竞争的特征:“垄断与竞争的混合”,由于“产品差别”和“促销差别”而形成企业一定的“垄断力”;但这些众多同行“垄断企业”又是竞争的垄断者。

  14. 2、企业行为:为占领市场而生产“差别产品(花色品种)”,寻求差别垄断,获得“差别垄断”利润。2、企业行为:为占领市场而生产“差别产品(花色品种)”,寻求差别垄断,获得“差别垄断”利润。 3、市场效率:由于存在“产品差别”,短期厂商可能获得一定垄断利润,但长期来看,由于产品具有替代性,竞争激烈,企业也会象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一样,实现最大产量。

  15. (四) 寡头垄断与企业博弈 1、寡头垄断的特征 少数相互竞争的垄断者构成的市场。这种市场上虽然不存在法律和自然限制,但却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壁垒,所以新企业可以进入,很难并需要很高的成本和风险。由于几家企业控制市场,所以企业之间的决策和行为会相互影响。

  16. 2、寡头企业的行为与博弈(Game theory) 假定法庭准备审讯两名同伙作案但隔离看管的罪犯,法官分别向两名罪犯交代“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如果坦白,可轻判5年监禁,如果拒不交代则判刑10年;如果不仅自己坦白还揭发同伙,则克从轻处罚,只判1年。如果两人都不交代,法官则可能由于证据不足,而轻判两人2年监禁。

  17. 囚徒困境博弈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表明竞争对手之间如何能够针对各自的优劣而采取的行动。假定两个嫌疑犯,甲和乙,被拘捕后,在各自受到单独的审讯时被告知: 1、如果双方都坦白,他们将被监禁5年; 2、如果双方都不坦白,他们将因证据不足被指控犯有较轻的罪而被判处2年徒刑; 3、如果一个犯人坦白而另一个未坦白,则坦白者将只被判处1年徒刑,而未坦白者将被判处10年徒刑。

  18. 囚徒困境博弈 囚徒乙的选择 坦白 不坦白 囚徒甲的选择 坦白 5 ,5 1 ,10 不坦白 2,2 10 ,1 结果:每个人都作出利于自己的选择,但并非是最好的选择(纳什均衡(5,5)。

  19. 第4讲 要素市场、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

  20. 一、要素需求是“引致需求” 1、引致需求的动机: 作为“经济人”的厂商追求利润或盈利最大化(心理变量) 2、引致需求的决定: 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需求多少决定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贡献)(技术变量)

  21. 二、要素需求取决于“边际生产力”与“生产要素贡献”的确定二、要素需求取决于“边际生产力”与“生产要素贡献”的确定 1、什么叫“边际生产力”: 从实物形态上来看,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要素一个单位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22. 2、生产要素贡献的评价 (1)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产品乘以产品价格,用VMP表示。 (2)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乘以边际收益,用MRP表示。

  23. 如果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收益产品分别为:如果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收益产品分别为: VMPL=MPL· P MRPL=MPL· MR 当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时,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即P= MR,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 VMPL=MRPL

  24. 如果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收益产品分别为:如果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收益产品分别为: VMPK=MPK· P MRPK=MPK· MR 当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时,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即P= MR,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 VMPK=MRPK

  25. 三、决定引致需求的其他影响因素 第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价格。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大,价格高,对增加这种产品供给的吸引力就大,从而对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相关生产要素的需求就会增多,反之,就少。

  26. 第二,生产技术状况。一是一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比例。二是技术进步的影响。第二,生产技术状况。一是一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比例。二是技术进步的影响。 第三,相关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之间具有某种替代性。 第四,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物质资源”、“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要素也是商品,其供给也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越高,供给就越多。

  27. 四、要素供给: 要素所有者为了获取收入而提供生产要素。 工资——劳动, 利息——资本, 地租——土地、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

  28. 五、生产要素(资源)市场与要素收入分配 1、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1)是强化资源约束和市场调节的关键环节。要素市场的存在,使得资源稀缺的约束转化为两个具体约束:

  29. 一是要素所有者的约束。不仅要素的归属的产权边界清晰,而且要素所有者也是“经济人”,他也会追求最高的要素收入;二是要素需求者的约束。厂商是要素的需求者,他获得要素的使用权,是要付出成本的,这就形成了有力的预算约束,促使厂商内在地追求降低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选择最佳的生产路线。

  30. (2)要素交换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收入分配实现的过程。要素的供给者是收入的获得者,要素的需求者也是收入的提供者。每一种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包括现在提到知识产权)都有自己的市场。对于生产者来讲,对要素的需求是由产品市场派生出来的引致需求;从消费者来讲,对要素的供给是他们收入的来源,是形成产品需求的基础。所以,马歇尔认为,分配问题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割为各生产要素(主体)的份额的问题。

  31. 2、要素收入分配: 劳动——工资, 资本——利息、 土地——地租、 企业家才能——正常利润

  32. 六、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决定生产要素的需求 由于厂商是“经济人”,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需求价格取决于这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那么从要素的角度,利润最大化就体现为要素产出的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边际投入或成本。

  33. 如果以劳动为例,就是: VMPL=MFCL 在所有要素的使用上,厂商遵循的原则是: VMP=MRP=MFC

  34. 2、厂商的要素需求价格和要素需求曲线(图165页)2、厂商的要素需求价格和要素需求曲线(图165页) P E MFC= PL PL VMP=MRP =d O L

  35. 3、要素供给:以劳动为例 (1)作为“经济人”的要素供给者即劳动者的要素使用动机: 收入与闲暇的权衡 收入(元) E I2 I 预算线 I1 O 闲暇(小时)

  36. (2)劳动的供给曲线(图168页) W 经济学家用工资率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S W2 W1 W0 L O L1 L2

  37. 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提高,意味着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即闲暇的损失增大,这样人们就愿意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闲暇时间,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增加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提高,意味着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即闲暇的损失增大,这样人们就愿意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闲暇时间,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增加 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进一步提高,在减少工作时间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时,人们就会希望多享受闲暇而少工作,导致劳动者劳动供给意愿下降和供给量减少。

  38. 4、要素市场的均衡 (1)劳动市场的均衡和工资决定 (2)资本市场与利息决定 S S I W E E Ie We D D O O Ke L K Le 利息的决定 工资的决定

  39. (3)土地市场与地租决定 (4)利润决定 S R E1 R1 D1 Re E D O N0 N 地租的决定

  40. 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衡量与收入政策 1、洛伦茨曲线。(图174) R100 80 60 A 40 B 20 Q O 20 80 100 40 60

  41. 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A+B.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均等;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均等。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约均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0.4被国际认为是不均等的警戒线。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A+B.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均等;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均等。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约均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0.4被国际认为是不均等的警戒线。 3、收入政策: 最低工资立法,最高工资限制。

  42. 基尼系数:根据测算:1988年基尼系数为0.341,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1999年为0.397,2000年为0.417,2001年0.437,2002年0.448,2003年0.457基尼系数:根据测算:1988年基尼系数为0.341,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1999年为0.397,2000年为0.417,2001年0.437,2002年0.448,2003年0.457 欧希玛指数(五等份法):专家测算,我国目前最贫穷的1/5家庭仅占全部收入的4.27%,次贫穷的1/5占9.12%,中间的1/5占14.35%,次富有1/5的占21.13%,最富有的1/5占50.13%。而据美国1990年的数据,美国最贫穷的1/5家庭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6%,而最富有的1/5占44.3%

  43. 八、小结  1、引致需求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产品价格 2、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资源分配与收入分配相统一 3、各类生产要素供求均衡与价格的决定 4、基尼系数与收入政策

  44.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