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287 Views
资料分析. 一、专用术语 二、文字资料 三、表格资料 四、图形资料. 1. 百分数 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 完成数 / 总量 ×100%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 = 增长量 / 去年量 ×100% 2. 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3. 成数 相当于十分之几
E N D
一、专用术语 • 二、文字资料 • 三、表格资料 • 四、图形资料
1.百分数完成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成数/ 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 /去年量×100%2.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3.成数相当于十分之几 • 4.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则人均收入为300×4.6 =1380元。5.翻番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20000亿元。
6.增长率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0%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望值=基期值(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7.增速 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100%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 • 8.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 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2-2) ÷2×100%=10%9.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2-2) ÷2×100%=10% • 10.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11.基尼系数 • 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 12.恩格尔系数 • 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 13.平均数: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 数字个数。最大、最小值、中位数: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 例:以下一组数字8, 9,6,1,3, 重新排列后为1,3,6,8,9共5个。平均数为(1+3+6+8+9)5=275=5.4最大值为9 , 为1 ,中位数为6 。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文字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与解答。它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逻辑分类、数据整理和快速计算方面的能力。其中,以理解和分类能力为主。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文字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与解答。它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逻辑分类、数据整理和快速计算方面的能力。其中,以理解和分类能力为主。 • 文字资料的基本解题技巧(1)理解基本内容,明确核心问题。 • (2)关键词作出明显的记号。 • (3)寻找文章中描述不同内容的相似结构。(4)阅读顺序为:文字资料(标记),题目,然后根据题目寻找相应的文字资料。 • (5)掌握比较对象,注意起止时间,计算单位等要素。(6)从资料出发,就事论事,以资料表达的内容为准。 • (7)每道小题一定要当时做完。
【例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1~5题。 • 2008年以来,面对国内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际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严峻复杂形势,通过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0亿元,增长2.8%,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78亿元,增长11.5%,回落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993亿元,增长10.9%,回落0.4个百分点。 • 国内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城乡消费均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3月份增长21.5%),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377亿元,增长21.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178亿元,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21490亿元,增长20.4%;住宿和餐饮业3687亿元,增长23.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大类商品零售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家具类和金银珠宝类均增长30%以上。 • 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8%,农村上涨8.7%。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略有涨跌。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7.4%(3月份上涨7.8%),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8%(3月份上涨8.0%),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3月份上涨11.0%),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0%(3月份上涨10.7%),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 •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增加。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长18.5%。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3万人,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30.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8万人,完成全年实现再就业500万人目标的25.6%。
1.2007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 A.10.6% B.11.7% C.9.5% D.8.5% • 2.2007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 A.2.3倍 B.2.7倍 C.3.1倍 D.3.6倍 • 3.2008年1—3月比2007年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 • A.20.6% B.14.9% C.35.5% D.38.7%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8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说明2008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降低了 • B.2008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比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得更多 • C.2008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5% • D.2008年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但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跌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08年以来,国内遭遇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际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严峻复杂形势对我国经济没有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 ②2008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可知2008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9.0% • ③如果在2008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能够与第一季度持平,则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有17544元 • A.仅①② B.仅①③ C.仅②③ D.仅③
【例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1~5题。 • 截止2008年5月30日,郑州棉花期货上市四年累计成交已达4120万余手,共计2亿多吨。棉花期货作为中国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后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个期货新品种,当时被视为我国期货市场步入稳步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年来,市场流动性逐步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加。截止5月30日,累计成交棉花期货合约4120万手(折合2亿多吨),成交金额29SO9亿元,共实现交割35万多吨,持仓量9万多手。 • 据悉,棉花期货的推出和平稳运行,吸引了河南、湖北、山东、河北和新疆等棉花主产省、区的涉棉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套保的企业数量2004年10月份仅有7家,到2007年底,在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开户的涉棉企业已达6000余家。湖北一些加工、贸易企业的期货套保交易量已是企业经营量的10倍,期现套利量占到了企业经营量的50%。 • 对此,郑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其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市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国内棉价的重要参照指标,美国全球棉花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乔尼根称赞中国的“棉花期货是成功的”。
1.每一手棉花期货有() • A.2吨 B.3吨 C.5吨 D.10吨 • 2.棉花期货是于哪一年上市在哪个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 • A.200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 B.2005年上海期货交易所 • C.2004年大连商品交易所 D.200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 • 3.棉花期货自上市以来到2008年5月30日持仓量共有( )。 • A.9万多吨 B.35万多吨 C.45万多吨 D.55万多吨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国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后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个期货新品种就是棉花期货 • B.棉花期货自上市以来到2008年5月30日成交金额共有29509亿元 • C.棉花期货自上市以来到2008年5月30日共实现交割35万多吨 • D.郑州棉花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国内棉价的最重要的参照指标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河南、湖北、山东、河北和新疆都是中国的棉花主产省、区 • ②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都是期货的市场功能 • ③湖北所有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期货套保交易量已是企业经营量的10倍 • A.仅①② B.仅①③ C.仅②③ D.①②③
二、表格资料 • 统计表是一种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顺序填列于一定的表格内的统计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一目了然。统计表问题一般具有三种难度(1)直接从表上查阅答案(2)结合几个因素,进行计算(3)对数据进行判断和分析,需要做大量计算 • 统计表的基本解题技巧(1)看清试题要求、计算单位和统计表中文字的含义。 • (2)仔细阅读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统计表。(3)利用平时训练的快速计算的知觉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 • (4)答题是注意区别常识错误和资料错误的区别。对于常识错误的问题,要打个问号,不要急于下结论。(5)注意节省时间,对于难度较大,计算时间较长的题目,可以暂时不做。等检查时再作,或者猜。
【例题】根据材料,回答1—5题。 • 注:上年同期指的是上年同月及前两个月的平均数据。
1.2008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 A.8.2% B.8.1% C.62% D.8.5% • 2.2008年4月,下列哪种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最多() • A.居住 B.交通和通信 C.食品 D.衣着 • 3.2008年4月,农村食品类产品比城市相同产品同期增长得少的是() • A.水产品 B.肉禽及其制品 C.蛋 D.鲜菜 • 4.2007年4月城市的食品价格水平和2007年2—4月城市食品价格的平均水平相比() • A.前者较高 B.后者较高 C.两者一样高 D.无法比较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08年4月城市CPI同比上涨比农村CPI同比上涨较少 • ②2008年4月全国烟酒及用品的价格水平比2008年3月的相应数据上涨2.6% • ③2008年4月城市衣着类价格水平同比下跌1.4% • A.仅① B.仅①③ C.仅①② D.①②和③
【例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1~5题。 注: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l.以下哪个选项的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最快()。 • A.服务性消费支出 B.在外饮食 • C.通信 D.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2. 2005年,平均每个居民花在交通的支出费用约为()。 • A.1161元 B.ll98元 C.1224元 D.1269元 3.与去年相比,2006年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约()。 • A.上升了3个百分点 B.下降了3个百分点 • C.上升了0.3个百分点 D.下降了0.3个百分点 4.根据表格,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2006年上海市居民消费稳步上升,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 • B.2006年上海市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突破千元 • C.2006年上海市居民居住类支出稳中略升 • D.2006年上海市每个居民交通支出约增加二成 5.2006年上海市居民食品消费稳步上升,以下哪个选项是最不可能解释这一现象的()。 • A.价格上涨。2006年,鲜菜和鲜瓜果的价格上涨较多 • B.重视食品营养。居民家庭日常饮食中,奶及奶制品消费越来越多,食用油的选择也更讲究营养价值 • C.收入提高。居民的收入提高后,居民就有更多的金钱用于食品消费 • D.在外用餐增多。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在饭店聚会吃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三、图形资料 •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务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的关系。统计图使复杂的数字简单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在对考生进行考察时,实际上要求考生具有两个方面的能力:正确读图的能力和掌握用不同统计图反应不同数据的能力。 统计图根据反应的关系主要分为3个部分:表比例关系的(如饼图、扇形图),表数据的(如条形图)和表趋势的(如直线图、曲线图)。 • 统计图的考察要点分成基础部分和高级部分基础部分需要考生能够正确地根据图形读取(或估计)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预测,以及对图形和数据进行整体评价。 高级部分需要考生能够根据现有经验和知识,判断、学习、分析和掌握全新的统计图式。这种图示可能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需要考生根据图形和题目信息加以猜测。高级部分更多的测试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 统计图的基本解题技巧(1)根据已有经验,熟练读图,理解统计图的含义。 • (2)仔细阅读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在统计图附近适当标记数据。(3)注意单位不同,特别针对一道题目中包含多个统计图的情况。 • (4)注意统计图中给出的定性结论,熟练掌握“排除法”。(5)对于没有见过的统计图,不要着急。学会从题目中寻找信息。
1.陕西省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约增长了: • A.15% B.14% • C.13% D.12% • 2.陕西省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 • A.135% B.130% • C.125% D.120% • 3.如果保持与上年相同的增长速度,那么2007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 A.9678元 B.9820元 • C.10380元 D.12930元 • 4.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的选项是: • 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 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 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 • 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趋缓。 • A.① B.② • C.③ D.④ • 5.根据上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相对差异最大的是: • A.1995年 B.2000年 • C.2005年 D.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