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35 Views
网络管理原理与实践. 电子教案. 第 5 章 网络管理接口及测试技术. 网络管理接口含义 网络管理接口存在于管理网内的各物理实体之间,是物理实体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具体途径。物理实体间的连接方式很多,可能通过一条线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一个网络相连。但无论哪种连接方式,物理实体本身都需要支持接口功能。 网络管理接口是网络管理中的技术重点,而标准化是管理接口设计开发独立性的保证。 网络管理接口有通信协议栈、网络管理协议和管理信息模型 3 层含义,这 3 层含义分别实现了网络管理应用之间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功能。.
E N D
网络管理原理与实践 电子教案
第5章 网络管理接口及测试技术 网络管理接口含义 网络管理接口存在于管理网内的各物理实体之间,是物理实体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具体途径。物理实体间的连接方式很多,可能通过一条线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一个网络相连。但无论哪种连接方式,物理实体本身都需要支持接口功能。 网络管理接口是网络管理中的技术重点,而标准化是管理接口设计开发独立性的保证。 网络管理接口有通信协议栈、网络管理协议和管理信息模型3层含义,这3层含义分别实现了网络管理应用之间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功能。
网络管理接口技术 • 基于CMIP的网络管理接口 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是ITU-T为网络管理应用专门定义的一套网络管理协议。 1、通信协议栈 基于CMIP的网络管理接口(传统的Q3接口)的通信协议栈,选择了通用的标准的OSI七层协议栈或TCP/IP协议族。 1)TP0 在TCP协议之上定义的适配层。 2)应用层底层服务单元 ACSE ROSE 3)应用层网络管理相关的服务单元 CMISE FTAM
2、网络管理协议 CMISE向上层管理应用提供的服务表示为CMISE原语,而CMIP则是规定了如何将这些原语打包为对等实体间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即定义了PDU的结构和编解码方式等。 在对等通信实体内应该具备实现CMIP协议的机制,相应的功能模块称为CMIP机制。 3、管理信息模型定义方法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接口 严格来说,SNMP是一个协议,但更广义而言,SNMP还指采用这个协议的网络管理框架,即互联网管理框架;另外SNMP也可以指采用该协议的管理接口。 1、互联网标准管理框架 互联网标准管理框架的组成包括以下内容: • 多个被管理节点,每个节点上驻留有代理进程。 • 至少一个管理节点,该节点上驻留有管理进程。 • 网络管理协议,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间通过管理协议传送管理信息。 • 具体的管理信息模型。 这种网络管理框架的核心思想是:在每个网络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元)上建立一个管理信息库MIB,包含被管理网元的信息,由此节点上的代理进程负责MIB的维护;而处于远端的管理站则通过应用层管理协议对这些信息库进行管理。
2、通信协议栈 基于SNMP的接口协议栈采用了TCP/IP协议族,为了简单起见,传输层协议采用了无连接的UDP协议。 3、网络管理协议 SNMP是由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制定的专门用于网络管理的应用层协议,定义时充分考虑了计算机网络的特性。 SNMP协议设计尽量简单,体现在: 1)传输层采用UDP协议 2)采用了一种基于通知的轮询机制 3)只包括很有限的管理命令和响应 4、管理信息模型定义方法 在基于SNMP的接口中,一个管理域内管理信息的集合,称为该管理域的管理信息库。管理信息模型的定义方式采用的是IETF规定的SMI,SMI是定义SNMP中被管对象的方法,它描述了被管对象的语义和语法。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接口 1、通信协议栈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接口,其协议栈采用TCP/IP协议族,并在其上实现了IIOP。 1)GIOP 通用的ORB间协议 GIOP规定了不同ORB间如何进行通信的方式,这是一个通用的协议,不涉及具体的底层传输协议,但可以映射为任意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包括3大元素:公共数据表示、GIOPi消息格式、GIOP传输前提。 2)IIOP 互联网ORB间协议 3)CORBA安全 2、网络管理协议 基于CORBA技术的管理接口,没有定义专门的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协议体现在具体的接口信息模型定义中。 3、管理信息模型定义方法 接口信息的定义语言IDL
基于XML的网络管理接口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由W3C开发的一套标记语言,简单易实施,其标记功能很强,可以表达数据的内容,也可以表示数据的结构。 1、通信协议栈 XML技术本身是不绑定任何协议栈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底层协议。 2、网络管理协议 基于XML的技术中没有专门为网络管理定义相应固定的操作或协议,而是通过XML模式来灵活地定义所需要的管理操作。 3、管理信息模型定义方法 XML DTD和XML Schema。 • 接口标准化 只有将网络管理接口标准化,才能规范网络管理系统与被管系统之间(或者网络管理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特性,便于通信双方独立有效地进行接口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管理接口测试技术 网络管理接口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基于某种技术的网络管理接口的实现和接口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因此由又称为网络管理接口一致性测试。 对网络管理接口的测试也包括3个方面: 1)协议栈和网络管理协议的一致性测试 2)信息模型的一致性测试 3)管理功能的一致性测试
ICS文稿 接口信息模型的一致性测试是在网络管理接口的ICS文稿的基础上进行的。ICS文稿是根据接口中被管对象的定义而导出的一系列表格。 ICS文稿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分析管理信息模型的定义而生成的,该部分是根据规定的管理信息模型说明各被管对象应实现的标准;第二部分是被测系统实际实现的被管对象的描述单元;第三部分是表述测试结果的单元。 1、基于CMIP的ICS文稿 2、基于SNMP的ICS文稿 3、基于CORBA的ICS文稿 4、基于XML的ICS文稿
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接口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利用网络管理接口进行通信的通信实体之间的互连性和互通性,它包括对底层协议的测试和对高层网络管理协议的测试。 • 信息模型一致性测试 1、测试的目的和内容 信息模型一致性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被测用户所提供的网络管理接口是否能以正确的形式提供网络管理信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静态一致性测试和动态一致性测试。 2、测试方法 3、测试流程 信息模型一致性测试的流程分为测试准备、测试执行和测试总结3个阶段。
接口功能一致性测试 接口功能一致性测试用于验证网络管理接口所传递的信息能否正确表达网络资源的具体运行情况、并且能够真正影响和指配网络的运行等。 1、测试的目的和内容 接口功能一致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测被测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完成所要求的管理功能。接口管理功能一致性测试依据相应的接口管理功能测试规范进行。 2、测试规范模板 3、测试方法 4、测试流程 接口管理功能一致性测试的流程分为测试准备、测试执行和测试总结3个阶段。 • 接口性能测试 1、测试目的 考察被测接口在一定处理压力下的处理能力和执行效率。 2、测试方法 3、测试内容 对接口性能的测试,集中在数据的完备性和一致性、系统的处理能力、系统可靠性、容错能力等指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