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85 Views
步向完美的呼吸支持通路 --- APAV. (Adaptive Proportional Assisted Ventilation, 适应性成比例辅助通气 ). 关于机械通气. 患者自身的呼吸不能满足机体所需 . 通气障碍 . 通过通气机 , 以正压方式给患者送气 , 帮助患者完成通气 . 给予危重病人在危及生命阶段以呼吸支持 , 保障病人度过危险期和基础疾病的治疗顺利进行 , 以期恢复。. PB-840 型呼吸机. 关于常用机械通气模式. 定容模式 .(A/C,SIMV 等 ) 只是满足送气量 , 不顾及气道压力 . 通气过度 . 气压伤.
E N D
步向完美的呼吸支持通路--- APAV (Adaptive Proportional Assisted Ventilation,适应性成比例辅助通气)
关于机械通气 • 患者自身的呼吸不能满足机体所需. • 通气障碍. • 通过通气机,以正压方式给患者送气,帮助患者完成通气. • 给予危重病人在危及生命阶段以呼吸支持,保障病人度过危险期和基础疾病的治疗顺利进行,以期恢复。
关于常用机械通气模式 • 定容模式.(A/C,SIMV等) • 只是满足送气量,不顾及气道压力. • 通气过度. • 气压伤.
定压模式(P-A/C,SIMV,PSV等) • 保证每次送气到达恒定压力. • 当气道压力高时,引起送气不足.
大多数通气的模式只是按预先设置的参数(潮气量,频率,吸气时间等)送气.大多数通气的模式只是按预先设置的参数(潮气量,频率,吸气时间等)送气. • 是被动呼吸,是非生理性. • 呼吸机的送气易与病人的呼吸动作不相协调. • 有时需用镇静剂和肌松剂,但有其副作用.
表1 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作者 研究的时间 病人数 发生率(%) 诊断依据 死亡率(%) • Salata等 1981-1982 51 41 临床,活检 76 • Craven等 1983-1984 233 21 临床 55 • Langer等 1983-1984 724 23 临床 44 • Fagon等 1981-1985 567 9 PSB 71 • Kerver等 1986 39 67 临床 30 • Jimenez等 1986 77 27 PSB 38 • Driks等 1986-1987 130 18 临床 56 • Torres等 1987-1988 322 24 临床,PSB 33
表2 各种疾病所致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 疾病 例次 通气不足 通气过度 通气后代碱 低血压 水肿 腹胀 气压伤 • -------------------------------------------------------- • 例次(%) 肺心病 64 18 6 21 25 31 19 2 肺炎 19 3 1 3 5 11 8 肺恶性肿瘤 7 4 1 2 6 4 2 急性左心衰 3 1 1 心肺复苏 5 1 4 4 神经肌肉疾病 5 1 2 2 1 ARDS 2 2 1 合计 105 25(23.81) 8(7.62) 28(26.67) 41(39)53(50)31(29.5)6(6%)
基于现有模式的不足,我们构思了一种改进模式—适应性成比例辅助通气APAV,Adaptive Proportional Assisted Ventilation
目标 • 呼吸起来轻松自如,接近正常人. • 充分发挥病人的呼吸自主性. • 减少机械通气对机体产生的非生理作用. • 安全化,实用化和人性化.
关于APAV • 一种通气形式. • 病人用力越大,机器产生的压力越大. • “放大”病人的用力.而没有强加任何容量或压力. • 病人自己支配呼吸形式和通气水平. • 让呼吸机配合病人.
容量辅助通气(A/C),压力支持通气(PSV),和APAV的图形比较.容量辅助通气(A/C),压力支持通气(PSV),和APAV的图形比较.
通气原理 • 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APAV从两方面提供通气支持: • 流量辅助(Flow Assist,FA) FA=Flow×K1 克服气道阻力 • 容量辅助(Volume Assist,AV) VA= Volume ×K2 克服弹性阻力
总需量=呼吸肌肉工作+机器送气 • 机器送气=FA+VA= Flow×K1+Volume ×K2
What to do? • 设置: • K1--Paw(辅助压力)与气道阻力之间的比例. 弥补病人的气道阻力. • K2-- Paw(辅助压力)与弹性阻力之间的比例. 弥补病人的弹性回缩力.
适应性 • 呼吸机每8毫秒对flow和volume进行一次采样. • 动态计算病人需要量, 及时调整一次呼吸机辅助.
安全 • 沿用现有呼吸机的窒息监测系统. • 在一定的时间窗,通过传感器,没有监测到病人的呼吸动作,则视为发生窒息. • 预设参数(潮气量,频率等),作为一种保护措施.
优点 • 病人感觉舒适,避免强行和过度通气. • 减少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的使用. • 对呼吸状态实时监测和相应调整, 病情变化需要. • 减少并发症. • 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随着相关科技技术更新,使得测量手段提高,连续的呼吸监测更为容易,像APAV这样的通气模式的应用将会得到开发和应用.随着相关科技技术更新,使得测量手段提高,连续的呼吸监测更为容易,像APAV这样的通气模式的应用将会得到开发和应用.
临床医学院2000级呼吸治疗.危重监护专业 • 【作者】梁国鹏 刘浏 李洁 杜珂 • 【指导教师】 梁宗安副教授 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刘麒麟讲 师 华西医院设备部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