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86 Views
中小企業對我國研發競爭力的貢獻和限制: 台灣與七大工業國家( G7 )的專利品質比較. 鄭秀玲. 報告大綱. 一 . 研究緣起與目的 二 . 研究計畫簡介 三 . 研究結論.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美國一向是全球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各國廠商為保障其產品權益多熱衷申請美國專利,因此,從各國歷年所獲美國專利的表現,可進行跨國科技實力比較。
E N D
中小企業對我國研發競爭力的貢獻和限制:台灣與七大工業國家(G7)的專利品質比較中小企業對我國研發競爭力的貢獻和限制:台灣與七大工業國家(G7)的專利品質比較 鄭秀玲
報告大綱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二.研究計畫簡介 三.研究結論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美國一向是全球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各國廠商為保障其產品權益多熱衷申請美國專利,因此,從各國歷年所獲美國專利的表現,可進行跨國科技實力比較。 我國於1973年才獲得第一個美國專利 ,然而自2000年起我國所獲美國專利總數已高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日、德。此項排名仍持續維持至今。今年(2003年底)我國專利總數為6846個。 這樣突出的表現已引起國際間各國的注意。
本研究主要擬探討下列課題: (1)我國專利總數雖高,但與其他先進國家比 較之下,其品質為何? (2)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對我國研發競爭 力的限制為何? (3)我國如何突破產業結構限制,達到專利數 排名全球第四的表現?這期間,政府所扮 演的角色為何?
二、研究計畫簡介 (1)應用1975-2001年期間七大工業國家、南韓 和台灣的歷年專利數(約有超過400萬個專 利)和專利引證資料(約有超過1600萬筆 專利引證資料),透過一些衡量專利品質 的指標來比較這些國家的專利數和專利品 質。 (2)比較台灣和韓國因產業結構不同所造成專 利特性差異。 (3)我國政府(尤其是工研院)為突破產業結 構,所採之產業科技政策。
三、研究結論 (1)我國所獲美國專利數近年來雖已高居全球第 四,但其專利品質,例如原創性和科學關連性 等卻遠較G7國家為低,甚至更低於排名第七的 南韓。 (2)受限於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我國所獲美 國專利屬個人專利(未授權給公司使用的專 利)的比例均遠較G7國家和南韓為高,而平均 每個公司所擁有的專利數則偏低。 (3)政府(尤其是工研院)在提升我產業科技實力 的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在1991- 2001年期間一共有超過五萬家廠商曾參與工研 院科專計畫約7186個技術移轉案例。從這些管 道許多中小企業的技術能力因而獲得改善。
(4)除了工研院,其餘政府所屬研發機構的專利表現均相 當遜色。 (5)我國歷年公部門的研發效率均遠較私部門為低落(以 每百萬美元之R&D經費所產生的專利數來衡量) 。 (6) 政府應亟思如何將公部門擁有的研發資源,透過一個 公平而有效的機制,讓更有效率的私人企業來使用, 例如近年來政府已逐漸增加的業界科專,即是一項不 錯的做法。若能朝此方向努力,我國未來的科技發展 方能不受既有產業結構之限制,繼續創造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