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怎样拿到想要的新闻 ?

怎样拿到想要的新闻 ?. —— 个人采访的一点心得 黄冀军 2013·04. 采访的通常概念与实践性. 新闻真的无学吗?. 采访的通常概念与实践性. ◆概念: 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目的: 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也就是发现和挖掘新闻。 ◆性质: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采访的通常概念与实践性. 一、采访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一)主题(采访目的): 为什么要做这次采访? 想获取什么样的新闻事实?. 一、采访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reese-lyn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怎样拿到想要的新闻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怎样拿到想要的新闻? ——个人采访的一点心得 黄冀军 2013·04

  2. 采访的通常概念与实践性 • 新闻真的无学吗?

  3. 采访的通常概念与实践性 ◆概念: 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目的: 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也就是发现和挖掘新闻。 ◆性质: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4. 采访的通常概念与实践性

  5. 一、采访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一)主题(采访目的): 为什么要做这次采访? 想获取什么样的新闻事实?

  6. 一、采访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二)掌握足够多的资料了吗? 对主题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与采访对象平等对话 在采访中发现新问题、新线索

  7. 一、采访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三)找对采访对象了吗? 新闻事件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 有关部门的新闻发布人员 与新闻事实有特殊关系的人 根据新闻线索或报道意图来选择采访对象。

  8. 环保部门:嘉兴、南湖 参与者:万加华、许兆祥

  9. 一、采访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四)有哪些问题要问? ◆对采访提纲要重视而不依赖 ◆采访前梳理问题,多提开放式问题 ◆问题设计不要忽视人在新闻中的作用

  10. 二、采访过程:拿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了吗?

  11. 二、采访过程:拿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了吗? (一)发现故事:怎么给出一个故事? 主题具体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细节化

  12. 二、采访过程:拿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了吗? (二)抓住细节 与报道主题密切相关 验证事件真伪 让报道更生动

  13. 抓住细节 “以前来的时候,哪有今天这样的心情,每次都得盯着他谈治污。”站在浙江庆安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安化工)的富马酸车间旁,浙江省嘉兴市嘉兴港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刘雅中指着庆安化工副总经理陈顺国感慨地说。  “以前见到环保局的人很紧张,经常派个人去厂门边盯着。哪有这么谈笑风生的。”陈顺国笑着回应道。

  14. 二、采访过程:拿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了吗? (三)还原事实 还原和重现现场与新闻事实 不同采访对象的描述相互印证 做出准确判断

  15. 二、采访过程:拿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了吗? (四)引导or放任 围绕主线、把握好度

  16. 二、采访过程:拿到自己想要的新闻了吗? (五)脑子里和笔记上的更重要 记忆与笔记的筛选过程 别太依赖录音整理

  17. 三、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日本灾害报道十大准则

  18. 三、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忌成见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柴静

  19. 三、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要均衡 倾听当事人双方的观点与论据 在报道中给予大体相当的分量 体现报道的公正性

  20. 三、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要牢记记者的身份 事件的记录者,不是评判人 客观报道者,不是一个批判者

  21.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