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3 Views
实习 1 疾病频率测量. 目的: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时间: 3 学时 内容:见实习指导。. 复习下列指标.
E N D
目的: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目的: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 时间:3学时 内容:见实习指导。
复习下列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包括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和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罹患率(attack rate)、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引入率(introducing rate)、死亡率(mortality rate,death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等。
【课题一】 问题:请计算1995年1月1日,1996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的患病率,三年平均年患病率。 答:1995年1月1日患病率 = (7÷2528)×100% = 0.28% 1996年1月1日患病率 = (9÷2528)×100% = 0.36% 1997年1月1日患病率 = (8÷2528)×100% = 0.32% 三年平均年患病率 = (12+15+8)÷(2528+2528+2528)×100% = 0.46%
【课题二】 • 问题:1.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 2.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 3.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 4. 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 5.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
答: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00÷[(9500+10500)÷2]×100%=2%答: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00÷[(9500+10500)÷2]×100%=2%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40÷[(9500+10500)÷2]×100%=0.4%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 40÷(800+200)×100%=4% 199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 (800÷9500)×100%=8.4% 1998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 = (800+200)÷[(9500+10500)÷2]×100%=10%
【课题三】 • 问题:1. 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 • 2. 1998年肺结核死亡率? • 3. 1998年肺结核患病率?
答: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 = (108÷48455)×100% = 2.23‰ 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死亡率 = (19÷48455)×100% = 0.39‰ 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 = [(187+108)÷48455]×100% = 6.09‰
【课题四】 资料见表1-2。 • 表1-2 城市及郊区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 人口数 病例数 发病率(1/10万)死亡数 死亡率(1/10万)病死率(%) • 城市1050292 1588 151.20 1033 98.35 65.05 • 郊区968432 828 85.50 739 76.3189.25 • 合计2018724 2416 119.68 1772 87.7873.34
问题:请计算城市和郊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将结果填入表中相应栏内,并进行比较。问题:请计算城市和郊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将结果填入表中相应栏内,并进行比较。 • 答:城市脑卒中发病率=(1588÷1050292)×10万/10万=151.20/10万 • 郊区脑卒中发病率=(828÷968432)×10万/10万=85.50/10万 • 城市脑卒中死亡率=(1033÷1050292)×10万/10万=98.35/10万 • 郊区脑卒中死亡率=(739÷968432)×10万/10万=76.31/10万 • 城市脑卒中病死率=(1033÷1588)×100%=65. 05% • 郊区脑卒中病死率=(739÷828)×100%=89.25%
病例数 非病例数 合计 死亡数 非死亡数 合计 • 城市1588 1048704 1050292 1033 1049259 1050292 • 郊区828 967604968432739 967693 968432 • 合计241620163082018724 1772 2016952 2018724 表1-2 城市及郊区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城市、郊区脑卒中发病率比较 =181.93,P<0.01 • 城市、郊区脑卒中死亡率比较 =27.92,P<0.01 • 城市、郊区脑卒中病死率比较 =163.04,P<0.01 • 说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城市均高于郊区,而病死率则为郊区高于城市。
【课题五】某地甲型肝炎引入率与年龄的关系。【课题五】某地甲型肝炎引入率与年龄的关系。 • 表1-3某地甲型肝炎引入率与年龄的关系 • 年龄组(岁) 家庭调查人口 家庭初发病例数 引入率(1/万) • 0~ 18596 168 90.34 • 3~ 28911 529 182.98 • 7~ 40142 354 88.19 • ≥15 112544 240 21.32 • 问题:请计算引入率并按年龄分析。
答:引入率 = (某特征人群家庭初发病例数/该特征人群家庭调查人口数)×k • 引入率的计算结果见表1-3。 • 由表可见甲型肝炎最容易由儿童带入家庭,尤其是3~6岁年龄段儿童。
【课题六】资料见表1-4。 • 表1-4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 • 病 家 人 口 • 1 2 3 45 6 7 8合计 • A家庭数0 8 29 21 9 7 0 1 75 • 诚B人口数0 16 87 84 45 42 0 8 282 • C原发病例0 8 29 21 9 7 0 1 75 • D (B-C) 0 8 58 63 36 35 0 7 207 • 市E续发病例0 2 0 4 0 4 0 0 10 • F续发率(%) 0 250 6.35 0 11.43 0 0 4.83 • A家庭数3 23 51 43 18 5 2 2 147 • 农B人口数3 46153 17290 3014 16 524 • C原发病例3 235143 18 5 2 2 147 • D (B—C) 0 23 102 129 72 25 12 14 377 • 村E续发病例0 8911 55 11 40 • F续发率(%) 0 34.78 8.82 8.53 6.94 20 8.33 7.14 10.61
问题:请计算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并进行比较。问题:请计算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并进行比较。 • 答:家庭续发率见表1-4。 • 城乡家庭菌痢续发率比较: • 城乡家庭急性细菌性痢疾续发率四格表 • 分组 续发 未续发 合计 • 城市10 197 207 • 农村40 337 377 • 合计50534 584 • = 5.70P<0.05 • 说明城乡家庭菌痢续发率有差别,农村高于城市。
【课题七】 • 表1-5不同年份HBV标志物检出情况 • 年份 检测人数 阳性人数感染率(%) • 1991 463 124 26.78 • 1992 420 157 37.38 • 1993 439 197 44.87 • 1994 368 194 52.72 • 合计1690 672 39.76
表1-6孕妇HBV不同标志物检测情况 • HBsAgHBsAb HBeAg HBeAbHbcAb • 年份 检测人数 阳性数%阳性数%阳性数%阳性数%阳性数% • 1991 463 51 11.02 66 14.25 17 3.67 21 4.54 18 3.89 • 1992 420 61 14.52 82 19.52 16 3.81 32 7.62 37 8.81 • 1993 439 53 12.07 138 31.44 12 2.73 31 7.06 37 8.43 • 1994 368 43 11.68 148 40.22 15 4.08 23 6.25 31 8.42 • 合计1690 208 12.31 434 25.68 60 3.55 107 6.33 123 7.28 • 4年间比较:=2.78 =88.37 =1.25 =4.09 =10.92 • P>0.05P<0.001P>0.05P>0.05P<0.05
问题: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5)及HBV不同标志物的阳性率(填入表1-6)。问题: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5)及HBV不同标志物的阳性率(填入表1-6)。 • 答:4年间孕妇HBV标志物阳性情况:从1991年至1994年共检测孕妇1690例,其中有672例HBV标志物阳性(39.76%),而且阳性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64.14, P<0.001),见表1-5。 • 4年间孕妇HBV不同标志物阳性分析:4年间,除HBsAb阳性率有极显著升高、HBcAb阳性率有显著升高外,其他三种标志物的阳性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6。
【课题八】 • 表1-7各村TOCP中毒致瘫痪的罹患率 • 村名 人口数 患者数 罹患率(‰) • 新光2510 1 0.3984 • 北晨2600 4 1.5385 • 联合1000 5 5.0000 • 袁雅1200 8 6.6667 • 红光1290 34 26.3566 • 合计 8600 52 6.0465 • =13.28,P<0.01
表1-8红光村各村民小组瘫痪罹患率比较 • 村民小组 人口数 患者数罹患率(‰)值P值 • 第一村小组A 469 00.00 A:B: 23.86 〈0.01 • 第二村小组B 484 24 49.59 A:C:14.09 〈0.01 • 第三村小组C 337 10 29.67 B:C:1.98 〉0.05 • 合 计1290 34 26.36 • 摘自中国公共卫生1998,14(2):99
问题:请计算罹患率并按地区、年龄、性别加以分析。问题:请计算罹患率并按地区、年龄、性别加以分析。 • 答:1)罹患率计算见表1、2。 • 2)分析:地区分布(1)各村罹患率:发生T0CP中毒性瘫痪的五个自然村中,红光村最高,袁雅次之,联合其次,北晨第四,新光最低,且发病差异有统计意义, =13.28,P<0.01,详见表1-7。(2)红光村各村民小组罹患率比较:该村3个村民组中,第一组没有TOCP中毒病例发生,第二村民组罹患率稍高于第三村民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8。
累积发病率(CI):通常所指的发病率多为年发病率,即某人群在某年内疾病发生的频率。累积发病率在队列研究中常用,是以随访开始时的人口数为分母和以一定随访期间内观察到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数为分子计算的发病率,可用下式计算:累积发病率(CI):通常所指的发病率多为年发病率,即某人群在某年内疾病发生的频率。累积发病率在队列研究中常用,是以随访开始时的人口数为分母和以一定随访期间内观察到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数为分子计算的发病率,可用下式计算: • CI=随访期间内的新病例数 / 随访开始时的人口总数 • 累积发病率可提供个人在特定时期内发生疾病的概率或危险的估计。
【课题九】 • 表1-9口服与未服用避孕药者中细菌尿的发病率 • 年龄组细菌尿(%) • (岁) 服用者 未服用者 合 计 • 16~2.4 (2/84) 3.2(9/281) 3.0(11/365) • 20~5.6(16/284) 4.0(22/552) 4.5(38/836) • 30~6.3(6/96) 5.5(34/623) 5.6(40/719) • 40~49 22.2(4/18) 2.7(12/452) 3.4(16/470) • 合计5.8(28/482) 4.0(77/1908) 4.4(105/2390)
问题:试计算口服避孕药服用者与未服用者3年期间细菌尿的累积发病率,填入表中相应栏内。问题:试计算口服避孕药服用者与未服用者3年期间细菌尿的累积发病率,填入表中相应栏内。 • 答:3年期间口服避孕药者细菌尿的累积发病率 = (28÷482)×100% = 5.8% • 3年期间未口服避孕药者细菌尿的累积发病率 = (77÷1908)×100%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