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78 Views
國際氣候談判.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組員 楊智宇 陳淑絹 陳婕 安 許友 瑄 陳彥霖 蘇湘茹. 緣起. 1992 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對治氣候變化的國際機制, 目標是管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促使對治氣候變化的資金及技術由發達國家流向有需要的國家。 公約簽署國於 1997 年簽訂《京都議定書》,同意在各國「有共同但有差異責任」的原則下,具體地規範各國對治氣候變化的責任。.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cop15.
E N D
國際氣候談判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組員 楊智宇 陳淑絹 陳婕安 許友瑄 陳彥霖 蘇湘茹
緣起 • 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對治氣候變化的國際機制,目標是管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促使對治氣候變化的資金及技術由發達國家流向有需要的國家。 • 公約簽署國於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同意在各國「有共同但有差異責任」的原則下,具體地規範各國對治氣候變化的責任。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cop15 • 《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實施期將於2012年屆滿,一百八十多個簽署國原定於去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制定2012年後各國就適應和減排須負的責任和目標。 • *富裕國家不願配合 • 協定並沒有為富國設定減排目標,而在氣候資金問題上,富國提出願意推動籌集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1,000億美金,以推行減排及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但完全無提及自己承擔的部分。
墨西哥氣候大會cop16(坎昆氣候會議) • 由於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未能達成令人滿意的協議,聯合國於2010年12月於墨西哥再次召開談判(cop16坎昆氣候會議),但全未解決二○一二京都議定書效期屆滿後怎麼約束全球碳排放問題。
南非德班氣候會議 cop17 • 德班雖然最終確保了“京都議定書”的展期,但擴展的有效性受到普遍質疑,因為加拿大、俄羅斯和日本都沒有簽署京都第二承諾期下新的目標。這些國家包含美國在內,已經達到全世界排放量的85%,這些國家將並不受法律約束,直到下一個有效力的協議出現。 參考資料http://www.oxfam.org.hk/tc/globalclimatedeal.aspx
COP 1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6次締約國大會與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國會議(COP16╱CMP6) (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61944) 時間: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 地點:墨西哥坎昆
協議內容(1/4) • 減量 • 全球溫升目標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並考慮2015年檢討是否調整至攝氏1.5度以下。 • 2020年,已開發國家應將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較1990年減低25∼40%;開發中國家,提出自願性減量目標。 • (資料來源: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report/201102/10002.pdfhttp://lowestc.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5947.html)
協議內容(2/4) 二、財務支持-成立『綠色氣候基金』 • 2010 年至2012 年之間,已開發國家會有總額3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基金上線 • 2020 年時提供每年1000億的資助,以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氣候變遷調適及減緩行動。 • (資料來源: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report/201102/10002.pdfhttp://lowestc.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5947.html)
協議內容(3/4) 三、建立技術機制 • 包括立即成立技術執行委員會、未來則將成立氣候技術中心及網站。 • 肯定清潔發展機制(CDM)、排放交易(ET)及共同減量(JI)等市場機制的角色,並將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相關計畫認定為可納入清潔發展機制。 (資料來源: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report/201102/10002.pdfhttp://lowestc.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5947.html)
協議內容(4/4) 四、森林保育 承諾將由氣候基金資助 REDD+(Reduced Deforestation andForest Degradation)以降低因毀林及森林劣化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已開發國家協助開發中國家保護森林的機制 (資料來源: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report/201102/10002.pdfhttp://lowestc.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5947.html) 五、調適策略 建立坎昆調適架構以協助開發中國家規劃與執行氣候變遷調適計畫。 (資料來源: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report/201102/10002.pdf http://www.wtocenter.org.tw/SmartKMS/do/www/readDoc?document_id=116173)
坎昆會議之爭議 a. 協商未記取哥本哈根會議的教訓,仍舊沒有具法律約束力的結論。 b.已開發國家應該如何提供綠色氣候資金 c.UNFCCC會議成為「世界碳交易組織」 d. 公民團體禁止發言 資料來源: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6527
德班氣候會議 第17次UNFCCC締約國大會(COP17)暨第7次議定書締約國大會(CMP7)
來源:http://news.qq.com/a/20111212/000490.htm 會議日期: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2月11日
德班會議核心要素 各國應承擔「共同但差異」的減量責任並依「最低成本」及「成本有效」的方式進行減量工作以促進經濟永續發展 參考資料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01214163437
德班會議四大議題 1.當務之急 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京都議定書中,僅明確規定第一承諾期的遊戲規則,也就是只有已開發國家承擔減排責任,而此承諾期將在2012年底到期 2.誠信基礎 透明的減量進度檢視機制 此次會議將討論如何讓發展中國家也能做到MRV機制的透明程度,或者至少要他們在國際諮商與分析(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and analysis, ICA)機制下提出類似具有公信力的定期排放清冊報告MRV機制是溫室氣體管理透明化的基礎,是溫室氣體管理相關議題,如選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策略及進行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時的依據 參考資料:http://lowestc.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01.html
德班會議四大議題 3.需錢孔急 氣候基金趕快到位 上屆坎昆協議中提出的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承諾,是2020年前投入1千億美元,幫助最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弱勢發展中國家得以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目前這筆錢還沒全部到位 4.技術機制與調適委員會 前者將來可協助發展中國家向各界取得氣候調適或減緩的技術移轉,後者則可整合調適技術與資訊,強化發展中國家的調適能力。 參考資料:http://lowestc.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01.html
德班會議達成的四項成果 1.《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2013年執行 從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並呼籲所有國家於2012年5月1日前向工作組提交各自的量化排放控制和減排目標 2.綠色氣候基金啟動 批准綠色氣候基金作為《公約》資金機制下正式運行的法律實體,並在《公約》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前完成綠色氣候基金的安排,以保證其在締約方大會指導下成為可靠的向發展中國家的項目、計劃、政策和其他活動提供支援的功能機構 參考資料http://big5.qstheory.cn/st/zx/201112/t20111212_129158.htm
德班會議達成的四項成果 3.通過了《公約》下設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提交的一系列報告 在《坎昆協議》基礎上,對減緩、適應、技術開發和轉讓、能力建設和透明度等問題作出了進一步安排,並決定將特設工作組的期限再延長一年 4.成立 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 主要任務是在2015年前達成一個適用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有締約方的法律文件或法律成果,作為2020年後各方加強《公約》實施、減控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依據。 參考資料http://big5.qstheory.cn/st/zx/201112/t20111212_129158.htm
德班會議對我國的影響 1.新的減量協議影響層面及時程擴大 宜以外國、國際組織或國際媒體角度來重新思考,如強化我方若加入氣候公約後的優劣分析與國際貢獻2.整合式多軌化的氣候體制形成落實與國際制度相互接軌的國內可量測、可報告、可查證(MRV)機制3.加強透明及持續性的溫室氣體減量相對於其他國家加緊創造低碳經濟的步伐,國內能源與產業結構的調整腳步總是跟不上,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勢將折損在居高不下的產品碳足跡 參考資料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0121416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