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抓住关键语句 , 整体把握文章

抓住关键语句 , 整体把握文章. 一、抓住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负载着主要信息的语句,传达文章 话题范围 、 相关背景 、 思路脉络 、 主题宗旨 等关键信息的语句。. 具体指哪些词语或句子呢 ?. (一)指示语. 明确指示相关人物、事物、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上下文联系、判断模态等信息的语句,称为指示语。. 1 、 对象指示语 :指明论述对象的词语. 例一: p84《 报秋 》 中描写对象“玉簪花”. 例二: p29《 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 中“科技 发展趋势”. 例三: p78《 世间最美的坟墓 》 中的?.

rede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抓住关键语句 , 整体把握文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把握文章 一、抓住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负载着主要信息的语句,传达文章话题范围、相关背景、思路脉络、主题宗旨等关键信息的语句。 具体指哪些词语或句子呢?

  2. (一)指示语 明确指示相关人物、事物、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上下文联系、判断模态等信息的语句,称为指示语。 1、对象指示语:指明论述对象的词语

  3. 例一:p84《报秋》中描写对象“玉簪花” 例二:p29《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中“科技 发展趋势” 例三:p78《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 结论:抓住了对象指示语就抓住了谈论的核心话题。

  4. 2、时空指示语 指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 例一:p53《虎门炮台》中“虎门炮台””林则徐销毁鸦片烟池”“山顶上林则徐的塑像下” 例二:p5《竹》中哪一个表时间的词语?

  5. 例三:p62《长城》中哪几个表时间的词语? 结论:抓住 了时空指示语,就抓住了行文的脉络。

  6. 3、语篇指示语 作者引领读者把握文章层次的很清晰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因此、但、还、却、也、更,同时、不然、否则等常用虚词。 例一:p29《把握……》中“重视未来“的两点原因只要抓住一个虚词“更”

  7. 例二:p30《把握……》第六题处理好两者关系 可以抓住哪几个语篇指示虚词语完成题目? 例三:p17第二段最后一句的哪个词体现作者的思路的逆转? 结论:抓住了语篇指示语就抓住了清晰的层次,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意。

  8. 4、模态指示语 客观反映发展过程中的事物性质(实然性、可能性、偶尔性、必然性)的词,以帮助读者分辨文本所陈述的现象、事实、工艺、设想、发明等属于何种阶段,减少阅读的盲目性。多见于科学类论文。 如“已经”表实然状态。

  9. “可能”“一旦”“也许” “无独有偶”“除……之外” “将会” 例一:98年高考题《转基因作物》 25题“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A选项不符合文意 26题“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带来新问题”C项是理解不正确的。

  10. 结论:抓住了模态指示语就抓住了解读科学论文的时序性特点,把握住了事物性质之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现实性与将来性、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区别。结论:抓住了模态指示语就抓住了解读科学论文的时序性特点,把握住了事物性质之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现实性与将来性、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区别。

  11. (二)概括语 对事物性质状态作出最简要说明的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 例一:p80第7题作者用“朴素”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例二:p11《瑕之美》中用什么词概括缺陷美的原因? 例三: p62《长城》用什么词概括历史的长城和现实的长城?(例4 p43)

  12. (三)情态语 鲜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的词语,叫情态语。 例一:p13《骆驼之乡》中“那份赞美新生活同时相伴的困惑与无奈”。 例二:p84《报秋》”与前文的“怅然”相呼应的情态语是哪两个词?

  13. (四)主旨句 直接揭示主题的句子,通常的议论句或抒情句。 例一:p5《竹》中最后一段中“竹,生命的律动昭示着和谐的美” 例二:p12《骆驼之乡》中哪句是主旨句? 例三:p54《虎门炮台》中哪句是主旨句?

  14. (五)过渡句 文中起承上起下、文意转折、内容拓展等作用联系上下文的句子。 例一:p17页第二段首句“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例二: p81《春风》第五段“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就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15. 例三: p84第四段段首句“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的作用?

  16. 结论 提示、概括、转承信息的关键词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过渡句等),帮助你快速而准确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提高答题的速度和质量。 把握关键词句是一种阅读能力,它是不断阅读实践中自觉养成。希望同学们内化为作题时的思维习惯,有效答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