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 四 讲 公 共 选 择 理 论

第 四 讲 公 共 选 择 理 论.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戴文标. 第一节 阿罗悖论及其求解 第二节 公共选择中的不同主体 第三节 公共选择情况下的寻租. 第一节 阿罗悖论及其求解. 返回. 公共选择的准则. 选择者个人处在一种理性状态 与选择方案无关的因素不影响选择内容的变化 适用帕累托最优原理 所要作出选择的因素都处于选择的同一区间之内 不存在个人独裁. 返回. 阿罗悖论的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 K.J. 阿罗 (K.J.Arrow) 提出 阿罗悖论的概念:

rede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四 讲 公 共 选 择 理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四 讲公 共 选 择 理 论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戴文标

  2. 第一节 阿罗悖论及其求解 • 第二节 公共选择中的不同主体 • 第三节 公共选择情况下的寻租

  3. 第一节阿罗悖论及其求解 返回

  4. 公共选择的准则 • 选择者个人处在一种理性状态 • 与选择方案无关的因素不影响选择内容的变化 • 适用帕累托最优原理 • 所要作出选择的因素都处于选择的同一区间之内 • 不存在个人独裁 返回

  5. 阿罗悖论的内容 • 美国经济学家K.J.阿罗(K.J.Arrow) 提出 • 阿罗悖论的概念: 指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 • 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规则

  6. 如何解决阿罗的投票悖论呢? 作为个人来讲要在这样的选择中获胜,使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结果成为公共选择的结果。一般不首先选择自己的最优顺序,而是联合一个合作对象,将其中某一选择顺序给否定掉,然后来达到自己的选择目的,这一点符合了利他到利己的原理。 总体来讲投票悖论有许多种解法,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些解法的内容 返回

  7. 阿罗悖论的求解 基本解法: • 偏好结构的调整——从双峰偏好到单峰偏好 • 掌握好投票程序或确定议程 • 策略行为和选票交易 • 利用偏好强度不同的选择 • 中位投票人定理 • 用脚投票 返回

  8. 中位投票人定理 中位投票人是指对某一议案或公共产品需求量持中间立场的人,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 返回

  9. 用脚投票 用脚投票来解决公共选择的 问题也是有条件的: • 用脚投票是通过将个人聚集在各个趣味相同的政治组织里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 • 当相对于全体人口的数量,公共产品的数量不多,或者对公共产品组合有截然不同的偏好的数量不大时,就可以在实际上假定它基本上满足了这一目标 返回

  10. 第二节 公共选择中的不同主体 返回

  11. 单个选民的选择 • 决定单个选民是否参与社会公共选择的因素 包括: 1.投票收益 2.投票享受 3.投票费用 4.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

  12. 影响选民投票热情的情况 • 预测投票的结果比较明确,是否投票的影响力较低,机会成本校高 • 信息收集的费用较高,选民会不收集信息直接投票或弃权。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合理的无知” 返回

  13. 政党的选择 • 政党的参选目的与策略 • 在野党的选择策略 • 多党轮流执政或者说多党竞争性执政行为的消极后果 1.由于政党为迎合选民而展开政策承诺,在实际上往往需要付之行动 2.政策行为的短期化   3.政策行为的短期化 返回

  14. 官僚集团的选择 • 政府官僚(员)的主要特征: 1.官员是实行任命制的 2.选民只能简接地通过社会舆论,组成一定的利益集团 3.官员的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   4.官员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5. 官员行为的表现 无产权约束 高度垄断 无明确规范的政府考核指标 监督困难 成本清核要求不明 拥有相机决择权 返回

  16. 特殊利益集团的选择 • 特殊利益集团的概念 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团体 • 影响方法: 游说政府官员和选民代表、游行示威、舆论宣传、政治捐款、赞助选举、直接或间接操纵选举、在政府中寻找代理人 返回

  17. 一、公共选择情况下寻租现象产生的原因 • 寻租活动产生的原因 1、直选民主制中的“政府失灵” a、投票悖论 b、公共决策的分散性所带来的特殊利益集团的优越性 2、代议制民主中的“政府失灵” a、作为经济人的政治家 b、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 3、官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政府失灵” 4、政企博弈中的“政府失灵”

  18. 租金的来源    一是政府的“无意设租”    二是政府的“被动设租”    三是政府的“主动设租”

  19. 二、寻租活动的经济分析 • 寻租活动的经济界限 • 寻租活动的结果 • 寻租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20.  寻租活动是要花费成本的,它包括寻租者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支出,以及心理成本(一种负效用)。寻租者就是用这种成本来“购买”政府管制和垄断利润的,因此,寻租成本实际上就是政府管制的显示价格。 寻租活动是要花费成本的,它包括寻租者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支出,以及心理成本(一种负效用)。寻租者就是用这种成本来“购买”政府管制和垄断利润的,因此,寻租成本实际上就是政府管制的显示价格。 • 寻租成本的支付对于寻租者个人来说是值得的 返回

  21. 寻租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 • 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 • 政府部门对这类支出作出反映的努力 • 寻租行为所引起的第三方的各种扭曲行为

  22. 寻租活动的消极后果 • 第一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 第二是经济效率的下降 • 第三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 第四是造成社会公害 • 第五是给实现现代化造成致命的障碍 返回

  23. 寻租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 官僚政府下的垄断寻租模型 维持此项寻租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R>LC>B>SC=SC1+SC2=PC+MC • 代议制政府下的竞争寻租模型

  24. 三、寻租活动的治理 1.监督寻租的博弈模型 2.寻租活动的治理原则 一是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是简精政府官员与政府部门 三是健全法制 四是制度创新

  25. 寻租活动治理的具体方法 • 使经济人不愿为 • 使经济人不必为 • 使经济人不敢为 • 使经济人不能为   ①杜绝设租   ②消散租金

  26. 本讲思考题 • 1.公共选择有哪些主要准则? • 2.阿罗悖论及其求解。 • 3.影响选民参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4.通过与厂商和选民的比较,指出官员在公共选择中有什么特殊性? • 5.请说明投票选择的四种形式及其不同作用。 • 6.寻租活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7.试分析寻租活动造成的经济后果。 • 8.如何治理寻租活动?

  27. 参考网站 • 经济学习社 http://www.jjxxs.cn • 公共经济学论坛 http://bbs.clfr.org.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