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745 Views
第三 章 语音 一、什么是语音?什么是音节?什么是音素? 1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比如我们说“我上课”很自然地能辨别出这是由 wǒ 、 shnàg 、 kè 这样三个音节构成的。 3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比如音节“ wǎ” ,可以切分 w 为和 o 两个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E N D
第三 章 语音 一、什么是语音?什么是音节?什么是音素?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2、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比如我们说“我上课”很自然地能辨别出这是由wǒ、shnàg、kè 这样三个音节构成的。 3、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比如音节“wǎ”,可以切分w为和o两个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普通话音素表
二、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二、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1、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记符号。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不够用就用希腊字母等补充。但音标和字母不是一对一的。 2、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记音符号。 3、汉语拼音也是一种记音符号,但还不是象国际音标那样严格意义上的音标,因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符号与音素并不是意义对立的,如a代表了四个音素,i代表了三个音素;另外,汉语拼音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规则,如i和u在音节前要写作y w,iou uei uen与辅音声母相拼时要省略韵腹等。所以汉语拼音与单纯的记音符号-——音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四、音高、音重、音质、音长(语音的四要素)四、音高、音重、音质、音长(语音的四要素) 1、什么是音高?什么是音重?什么是音质?什么是音长?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音重是指声音的轻重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特色。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音重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音重不同,意义往往有很大差别。例如汉语的“大意”一词,后一音节念去声,含义是“主要意思”。念轻声,含义是“疏忽、粗心”,又如英语单词concent,重音在第一音节,含义是“内容、容量”,重音在第二音节,含义是“满足、满意”,至于日常话语中通过重音的不同位置去表示特定含义,例子就更多了。
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清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人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清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人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我们听人说话能分清男女老幼,主要是靠音高决定的,男人声带是比较长而且厚,震动频率少,声音较低,妇女和小孩声带较短较薄,震动频率多,声音较高,这样就把男女或大人、小孩区别开来了。 5、不同音质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不同音质的语音是怎样形成的? 不同音质的声音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共鸣腔形状不同。不同音质的语音的形成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呼出气流是否受阻,在什么部位受阻,二是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三是声带振动与否。 五、发音 (一)发音器官 1、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2、口腔由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舌头和小舌组成。这些发音器官,有些如唇、舌头、软腭、小舌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如上唇、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的发音器官”。
3、发音器官示意图 (1,2)上下唇。(3,4)上下齿 (5)齿龈。(6)硬腭。(7)软腭 (8)小舌。(9)鼻腔。(10)口腔。 (11)咽腔。(12)舌尖。(13)舌叶 (14)舌面前和舌面中。 (15)舌面后或舌跟。 (16)会厌软骨。(17)食道。 (18)气管。(19)声带。 (20)喉结。 9 6 7 5 10 1 8 3 14 13 12 4 15 11 16 2 17 19 20 18
4、“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4、“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舌头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其突出作用是通过它的活动,能与口腔许多部位构成阻碍,阻挡气流,改变口腔共鸣器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素来。例如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接触,能发出舌尖前音t, n, l ,ts,s等,舌根与软腭接触能发出k, h’,x等音素,元音i ,y, a, α,o, u ,e等也与舌头的活动位置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舌头的活动来改变共鸣器形状,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的声音是不可想象的。
(二)、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1、什么是元音?什么是辅音?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元音是指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是指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元音和辅音有四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要受阻碍;第二,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第三,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第四,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2、元音的音质由哪些方面的音素决定的?举例说明。 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共鸣腔里面最主要的是口腔,一般元音的差别正是决定于口腔的不同形状。口腔改变形状不外三个办法(1)把嘴张得大些或者小些。(2)把舌头往前伸或者往后缩。(3)把嘴唇撮起或者展平。舌头和下颚相连,嘴张得大,就是舌头的位置低;嘴张得小,就是舌头的位置高。所以上面三个办法可以归结为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元音的音质就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例如,发音 i 时,舌位较高,靠前,双唇展开,发 y 时,舌位高、前、双唇拢圆。
3、元音舌位图是怎样构成的? 嘴唇不圆,把嘴张得最大,即开口度最大,舌头尽量往前伸,发出来的音像“爱”(ai)里面的一个音,国际音标标为[a]。同样条件下把舌头尽量往后缩,发出来的音像“昂”(ang)里面的前一个音,国际音标标为[α]。 嘴唇不圆,把嘴合拢,既开口度最小,舌头尽量往前伸,发出来的音像“衣”,国际音标标为[i]。如果把舌头尽量往后缩,嘴唇拢圆,发出来的音像“乌”,国际音标标为[u]。 [a] [α] [u] [i] 把四个极点围成了一个四边形,叫做元音舌位图。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如图示: 不圆唇 圆唇 前 央 后 不圆唇 圆唇 不圆唇 y 高 最高 次高 i 圆唇 i u I Y m u 半高 e ω 中 正中 E e o o γ œ 半低 ε כ 次低 v æ а α α a A 低 最低
4、八个基本元音 音标 名称 例词 [i] 舌面前高不圆唇 北京“衣”[i] 英语beat [bi:t] [e]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北京“梅”[mei] 英语red [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北京“列”[liε] 英语fair[fε ]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北京“担”[tan] 英语fly[flai] [u] 舌面后高圆唇 北京“屋”[u] 英语room[ru:m] [o] 舌面 后半高圆唇 北京“喔”[o] [ כ ] 舌面后半低圆唇 广州“火”[f כ ] 英语all [α]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 北京“刀”[tαu] 英语half e e
5、另外的舌面前元音 音标 名称 例词 [y] 舌面 前高圆唇 北京“女”[ny] [A] 舌面央低不圆唇 北京“啊”“马”里面的元音 [ ] 舌面中央不圆唇 北京“的”“了”中的元音 [æ] 舌面次低前不圆唇 苏州“好”[hæ] [γ]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 北京“哥”[kγ] [ ]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 英语but [œ] 舌面前半低圆唇 广州“靴”[hœ] [Ø] 舌面前半高圆唇 上海“干”[kØ] 6、舌尖元音 ι 舌尖后不圆唇 ן舌尖前不圆唇 e v
7、汉语拼音韵母与国际音标对照 韵母 国际音标 韵母 国际音标 韵母 国际音标 α单独或零韵尾 [A] ou [ ou] iαng [iαŋ] o [o] α n [an] uα [ua] e [ ] en [ n] uo [uo] i (单独做韵母) [ i ]αng [αŋ] ing [iŋ] -I (舌尖前)和z c s相拼 [ ן ] eng [ ŋ] uαi [uai] -I(舌尖后)和zh ch sh r 相拼 [ ι ] i α [ia] uei [uei] u [u] ie [iε] uαn [uæn] ü [y] üe [yε] uen [u n] er [ ] iαo [iαu] uαng [uαŋ] αi [ai] iou [iou] ueng [u ŋ] ei [ei] iαn [iεn] ong [uŋ] αo [αu] in [in] üαn [yεn] ün [yn] iong [yŋ] e e e e ę e
韵母 国际音标 韵母 国际音标 ün [yn] iong [yŋ] 8、辅音的发音 (1) 在介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之前,首先要区别几对一般的发音方法: a、清和浊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北京话里没有和清辅音相对的浊辅音,比方它有清音f s ,而没有像英语里的 v z 那样的浊音。 b、送气和不送气 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气流弱的叫不送气。如汉语拼音p[p‘]是送气音,b[p]是不送气音。国际音标写送气音的办法是在不送气辅音的后边加“h”或在右上方加“ ‘ ”。如不送气的是[p] [t] [k],送气的是[ph] [th] [kh]或者[p‘] [t‘] [k‘]。 c、鼻音和口音 发出来的辅音是鼻音还是口音,这是软腭(连带小舌)在起作用。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2)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主要介绍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主要介绍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就是发音器官阻碍气流的部位。发音部位有两点构成。发音部位有十一处,分别是双唇、唇齿、齿间、舌尖前、舌尖后、舌叶、舌面前、舌面中、舌面后(舌根)、小舌、喉。发音方法就是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有八种,分别是塞音、鼻音、擦音、塞擦音、颤音、闪音、边音、半元音。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描写如下: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b [p]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zh 双唇送气清塞音p [p‘]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 ch 双唇浊鼻音m [m] 舌尖后清擦音sh 唇齿清擦音f [f] 舌尖后浊擦音r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z[ts]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j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c [ts‘]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q 舌尖前清擦音 s [s] 舌面前清擦音 x 舌尖前(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d[t] 舌面后(舌根)不送气清塞音g 舌尖前(舌尖中)送气清塞音t[t‘] 舌面后(舌根)送气清塞音 k 舌尖前(舌尖中)浊鼻音n[n] 舌面后(舌根)清擦音h 舌尖前(舌尖中)浊边音l [I] ng 舌面后(舌根)浊鼻音[ŋ] [k] [k‘] [x]
六、音位 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关系怎样?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从语音自然属性的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一般地说,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没有音素,也就谈不上音位。有的音位,总包含着好几个音素,音位是对发音近似并且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数个音素的概括。音位是一般的,音素是个别的,一般总是通过个别来体现。一个音位,在具体的音节中总是表现为具体的一个音素。可以这样说,音位实际上是抽象的,音素是具体的。 2、音位的特点 (1)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2)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如音素[p] [p‘],在不同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英语里,[p] 和[p‘]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假如把port[p‘t](港口)里的[p‘]念成[p],只会使人感到发音不地道,却不会使人误解成另一个词。
3、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的原则 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归纳出来的。归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具体语言或方言中不同音素之间的互相关系。与音位归纳有关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立关系”,二是互补关系。可以依据下列这些原则进行音位的归纳: 1、对立原则: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例如英语存在“[-in]”这样的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p] [b] [t] [d] 等音素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别针)、bin(仓)、tin(罐头)、din(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 [b]、[t]、[d]等音素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 2、互补原则: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如汉语普通话[æ] [a] [A] [α]四个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a/。 3、语音相似原则:处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并归为一个音位。
4、汉语中的bαn、bα、bαn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却是同一个音位?4、汉语中的bαn、bα、bαn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却是同一个音位? 这三个音节中的a,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音素a(舌位前)、A(舌位中)、α(舌位后),由于这三个汉语音节中的,互相交换位置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即音节bαn中的念成A或α在意义上并没什么不同,虽然在听觉上略感别扭,但意义是一样的,因此它们三个音素就归纳为一个音位。 5、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 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其特点与发音的音质有关。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位前后、高低、圆唇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p76页的调位、重位、时位的概念)
6、什么是音位变体?举例说明其类别?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中具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音位变体包括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属于条件变体中的音位,具体出现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与其前后出现的音素有关。例如a音位中的变体A α,A往往自成一个音节或单独跟韵母组合,α出现在的u后面或舌根鼻韵母前面。自由变体是几个音素可以互相替换,不受前后的其他音素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例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不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 ,把普通话的卷舌音发成平舌音,平舌音亦可发成卷舌音,这种变化不许不需要任何音素条件,当然也不区别意义。 七、音位的聚合 1、音位的区别特征 语言里的音位彼此对立,所以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例如北京话的辅音音位,以不送气与相区别。这种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我们叫做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于是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也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组合。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有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2、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 A B C D 1 /p/ /p‘/ /m/ 2 /t/ /t‘/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三行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 /p‘/ /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八、音位的组合 1、音节及其形成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例如汉语wo chifαn(我吃饭)这样一串声音,可以划分成三个音节。大多数音节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位为组合而成,如汉语普通话的“饭”/fan/,英语的cup/kp/(杯子)等。一个音节也可以由一个音位构成,如汉语普通话的“阿”[a]。音节的特性以及音节的分界,可以依据发音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来解释。“肌肉紧张度说”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交替一紧一松,因而在人们的听觉上形成一个个语音片段,这就是音节。在汉语普通话中,往往是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除了儿化,如huαr 花儿) 2、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普通话“电”[]里的[]。韵母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如[]里的[]。韵母又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腹是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起来最响亮的那个元音,它是韵母的核心。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成分。如()这个韵母里,()是韵头,()是韵腹,()是韵尾。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但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最简单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最简单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 结 构 成 例 分 字 n
3、汉语普通话韵母“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o、/为韵母的主要元音的叫开口呼。凡是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叫齐齿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叫合口呼。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叫撮口呼。列表如下:3、汉语普通话韵母“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o、/为韵母的主要元音的叫开口呼。凡是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叫齐齿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叫合口呼。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叫撮口呼。列表如下:
4、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同化,就是两个的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比如books的s发成/s/,可是dogs的s却变成了/z/,这是因为dogs其中的/g/是浊音,/s/受/g/的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 异化和同化的作用相反,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比方普通话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土改”念成“涂改”的音),这是调位的异化。 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叫做弱化。例如汉语的轻音就是弱化音节,其中的元音往往发生了变化:复元音可能变为单元音 (比方“木头”/mu t‘ou/弱化成/mu t‘o/) 弱化音往往会进一步脱落。比方北京话的“你们”/ni mn/常发成/nim/,“我们”常发成/wom/,“豆腐”/toufu/说成/touf/。